
非常网赢
2023/03/08阅读:23主题:绿意
一门外语就是一个新世界,罗塞塔石碑的秘密!
说到外语就难免想到翻译,翻译这个工作意义巨大,掌握了一门语言,就等于开启了一个世界!
今天我们讲讲,人类是怎么通过一块石碑,破译古埃及文字!而那块石碑还在大英博物馆!让我们现代人远隔5000年以后是还能了解古埃及的文明!
拿破仑:失败的远征和偶然发现的石碑
1798年,拿破仑进入埃及,开展了金字塔战役,并迫使英方支持埃及军队的投降,尽管拿破仑失败于远征,却无意中获得了重大的考古发现。当时兼任法兰西科学院院长的拿破仑将军也将法国几乎全部的科学和艺术精英(包括一百多名科学院院士)一起带到了埃及(当年的亚历山大也有类似的举动,带着包括亚里斯多德在内的大批学者来到埃及,并且建造了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
有一天,一个叫皮埃尔·弗朗索瓦·布沙尔(Pierre-Frangois Bouchard,1772-1832)的下级军官在散步时,走到一座古神庙的遗址,无意中发现了一块破碎的古埃及石碑(见图1.2),上面刻有三种语言:除了古希腊文,还有两种他不认识的文字。布沙尔意识到这块石碑对破解古埃及秘密的重要性,便把这块石碑交给了随行的科学家让·约瑟夫·马塞 尔(Jean-Joseph Marcel,1776-1854),后者拓下了石碑上的文字。
罗塞塔石碑:破译古埃及文字
这块石碑,因为它上面刻着古埃及的两种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古埃及拼音文字)及对应的希腊文字,这些文字记录的是同一内容:公元前196年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加冕一周年的诏书。
在此前大约一百年,埃及已经被来自希腊北方城邦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亚历山大死后,他的部将托勒密(Ptolemy I Soter,前367-前283)自立为埃及法老,开始了埃及历史上的托勒密王朝,希腊文成为了埃及的官方语言。而与此同时,埃及原有的文字也在使用,因此就出现了一碑三文的现象,而于希腊文依然是通用的现代语言,三种文字同时“出现”的石碑,相当于现代人类拥有了一块“对照”翻译文献。
于是,罗塞塔石碑便是开启以象形文字记载的古埃及文献秘密的金钥匙。到了1822年,法国语言学家商博良(Jean-Francois Champollion,1790—1832)通过古希腊文,破解了石碑上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含义,尼罗河流域五千年文明的面纱就此揭开。
这块石碑以其发现地罗塞塔(Rosetta)命名,现在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顺便提一句,正因如此,罗塞塔也成为了翻译的代名词,世界上很多翻译软件,包括Google的翻译项目,都命名为罗塞塔。

罗塞塔石碑,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作者介绍

非常网赢
高工,浙大交大特聘讲师、知识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