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网赢

V1

2023/04/30阅读:30主题:绿意

不用努力的“学习”:脑机互联和记忆移植

宋代陆游的名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说的是一个人从年轻开始不断努力,也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可见连古人也感叹知识的积累过程漫长。

重复学习:“0→1”的辛苦学习过程

先古人类,进化要通过漫长的DNA遗传,在发明语言以后的知识依靠口耳相传,而大量的技艺因为一个人的消失而失传。

现代人类有了文字和各种工具,学习过程很先进,通过从儿童到成年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目标是实现知识的叠加效应,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重复学习的行为:每一代人都反复学习“类似”内容,是一种低效率的“复制”过程,而将标准化的“学习成绩”作为判断独立个体能力的标准,对于独一无二的个体来说,并不科学。

而我们更为此付出了惊人时间成本:十几年甚至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基础知识,等到完成高等教育,比如硕士、博士毕业的时候,可能要耗费掉30%的存活时间。

可见传统学习的时间长,效果不稳定,更有赖于你的天赋、智商和勤奋程度,难以实现知识的叠加提升,而更严重依赖于获取教育资源的能力,对于不发达地区的孩子来说,出生的地区就决定了受教育的程度。

我们不免想到,能不能快速获得基础知识,比如通过脑机互联,实现知识移植?从而缩短基础教育的时间、更消除地区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的现象。

脑机互联:“1-N”的高阶段发展

科幻电影阿凡达II,降生不久的孩子,通过“小尾巴”接入“智慧树”以后,直接获取祖先“沉淀”的知识。 而未来脑机互联技术,也可能让我们无需经过十年寒窗,一个小时就能“大学毕业”,直接在1-N阶段的知识阶梯上开展个性化的发展,站在前人的知识高度上进一步拓展自己的认知范围,

分工和协作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就像你要生产,没必要自己发电,更没必要自己先生产机器,将大量的基础工作“外包”,高效快速达成阶段性目标,而未来的人类要发挥自己创造力,“生产”创意,也无需多年的“寒窗苦读”,更有可能将知识的“基础建设”外包,花几个小时和一定价格,购买“基础知识”就好了。

未来

如此,一个人的创造力就会极大释放,提前为社会创造价值,到那时候,大量的“少年科学家”、“少年艺术家”会大量涌现,期待,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类:

设计

标签:

交互设计

作者介绍

非常网赢
V1

高工,浙大交大特聘讲师、知识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