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nkai005

V1

2022/08/28阅读:32主题:自定义主题1

【一起上水硕系列】day 8/9/10

【一起上水硕系列】day 8/9/10.md

笔记部分来源: 2022年英国Glasgow大学7月语言班内容.


七夕快乐~卷友们

单词: orally 口述的

crop residue burning 作物焚烧

image-20220804152447431
image-20220804152447431

呵呵. 当然作者意思是表达你有多环保~

别因为今天七夕,就想着你头顶有多绿哦~


今天主要内容是关于 两点

  1. Seminar Preparation
  2. Introductions, thesis statements, Conclusions, lexicaL links

我们先从B部分-研讨会准备开始

Seminar Preparation

Task1 热身 heat-up

首先我们需要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关于环境, 你所在意的点是什么?
  2. 你是个多环保的人?
  3. 谁有责任义务去保护环境?
  4. 世界各国都出台了绿色环保政策 减少碳排放carbon emission投资可再生能源. 我国/你所在城市情况如何?

Question 1 环保要点

这里我查了一些资料, 来自: 瑞文网20220730的环境保护调查报告https://www.ruiwen.com/diaochabaogao/5497348.html,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秸秆焚烧.crop residue burning 为了fertilizer肥料.
    1. -般秸秆的高峰期是每年的5、6月份的麦收季节和10、11月份的秋收季节
  2. 乱扔垃圾drop litter carelessly.
  3. 野芳侵古道, 意思是小路常年没有人走, 已经被花草等覆盖无法使用了
  4. 农村的生活污水
  5. ......

Question 3 责任划分

谁应该对环境负责,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image-20220804153927392
image-20220804153927392

Question 4 环保政策落实

出台的政策呢?我国有退耕还林, 植树造林等~植树造林这十年变化太大了~

前阵子回了一趟家乡~ 原本光秃秃的山上,全是绿色, 很明显是植树造林的树. 大概十年前, 记得买了很多的树苗去乡下种~(遗憾压根不记得种在哪里了...)

Task 2 Exploring your stance

你的立场是下面俩哪一个? 个人有责任保护环境呢 还是 组织等有责任保护环境. 理由+观点

  •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individual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organisations, companies, local and national government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这题明显是钓鱼, AB都不是正确答案. 怎么回答都会被diss.

Task 3 Using texts to support seminar discussion

当然我们得有 工程师思维, 需要有证据或者数据来support我们的观点.

Your seminar discussion will revolve around your response to the statement

你的研讨会讨论 将围绕 你对该声明的回应展开

A will revolve around B A 将围绕B 展开.

比expand高级多了

image-20220804155243932
image-20220804155243932

接下来要看老师给的长文~ 记得要用阅读技巧 .并且做笔记

还记得阅读技巧有什么吧? 还记得如何做笔记吧~

前面文章都有~ 扫一眼不费事~

点击文末跳转或者开头的标签.//懒得放索引卡片了.

以下是关于笔记内容的模板~

  • What is the article, where is it from? Is it reliable? Is it current?
  • Is there information in the text that supports your standpoint?
  • Is there any information in the text that might make you alter your standpoint?
  • Are there any additional ideas in the text that are useful?

我是组A 我需要看 Text D 和 Text A 下面我也会只介绍这俩~我也建议别看别人的..用听力去听他们讨论内容~

Text A Nature-Based Solutions for Urban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Linking Science, Policy, and Practice Communities for Evidence-Based Decision-Making

城市气候变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科学, 政策, 社会实践联系起来, 以实证来做决策.. 2019年的文章.

扫个 题目摘要就行了.

摘要

Nature-based solutions offer an exciting prospect for resilience building and advancing urban planning to address complex urban challenges simultaneously.

In this article, we formulated through a coproduction process in workshops held during the first IPCC Cities and Climate Science Conference in Edmonton, Canada, in March 2018, a series of synthesis statements on the role, potential, and research gaps of nature-based solutions for climate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We address interlocking questions about the evidence and knowledge needed for integrating nature-based solutions into urban agendas.

We elaborate on the ways to advance the planning and knowledge agenda for nature-based solutions by focusing on knowledge coproduction, indicators and big data, and novel financing models.

With this article, we intend to open a wider discussion on how cities can effectively mainstream nature-based solutions to mitigate and adapt to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the future role of urban science in coproducing nature-based solutions.

我直接放翻译了..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为韧性建设和推进城市规划提供了令人兴奋的前景,以同时应对复杂的城市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通过在第一届IPCC城市与气候科学会议期间举行的研讨会上的合作制作过程制定了这篇文章

2018年3月在加拿大埃德蒙顿举行的气候适应和缓解会议上,就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气候适应和缓解方面的作用、潜力和研究差距发表了一系列综合声明。

我们解决了关于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融入城市议程所需的证据和知识的环环相扣的问题。

我们阐述了如何通过知识合作、指标和大数据以及新型融资模式,推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规划和知识议程。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打算展开更广泛的讨论,讨论城市如何有效地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主流化,以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以及未来城市科学在合作产生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方面的作用。
 

主要就是三点

  1. 这篇文章如何制定, 依据是什么?S2
  2. 阐述了什么? 解决了什么?S4/5
  3. 准备做什么? S6

resilience, 恢复力,弹性


Day 8 内容&上课笔记

a.How closely does the paraphrase resemble the original in terms of its language, i.e., does the paraphrase use too many of the original words or phrases? b.How closely does the paraphrase resemble the original in terms of its sentence structure, i.e., does the paraphrase copy the sentence structure, but replace words with synonyms? c.How closely does the paraphrase capture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转述的策略


o Read and re-read the original text so that you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 Try expressing the ideas out loud, without looking at the original, and then write it down.

o Try making notes of the main ideas by highlighting the keywords and writing your paraphrase from the notes only. 

\- Keep the important content/concept words.

o Find synonyms to replace the original words

o Play around with the grammar, lexis and Word Class.

\- Change nouns to verbs or verbs to nouns and see how that affects the structure.

\- Use synonyms

Try re-ordering the information (but be sure to keep the same meaning)

上面是教材里和视频里内容, 下面我主要写Colin的内容.

两个内容

  1. lesson B的三个转述的优缺点

    1. 转述的注意点
    2. 不要改变原意
    3. 不可以总结(总结和转述区别是是否忽略细节),也就是不可以忽略细节,每一个信息点都得有
    4. 要使用同义词替代非专有词.technic term
    5. information structure.
    6. voice

    (主要就这5点, 因为上课表现不同, Colin会改变答案..如果说出来的答案他就不会再强调了.真好~)

  2. 教我们图表的转述

我大致讲一下~ Colin 给了我们一个task让我们课上去做, 大致就是如何使用图表来转述成自己要的信息.

2018年China温室气体排放
2018年China温室气体排放

比如我们是transport

  1. 在转述图表内容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不能只用number, 也就是只表明数字, 还需要用一些figure.//确实比较难理解但这是原话...
  2. figure在这里指的是百分比, 你需要列出来总数但是还必须给出更详细的说明.
  3. 让读者知道你的数字在整体里有多么的大还是小.不能使用直接并且主观的话, 比如"小""很严重"这种词太主观, 而应该 使用百分比等来 客观表示小/大

最后注意引用, 引用是写姓...

在references里: 名会首字母缩写其余用点表示. 姓提前.


Article D 全球变暖: 驱动力和缓解

下面内容是Xmind生成的, 最后放了mind map

全球变暖: 驱动力和缓解

1. 介绍全球变暖和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导致了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的增加也就是导致了全球变暖

地球大气是由: 氮气,氧气, 氩气组成和其他一些混合气体组成.

  • 永久气体(我们叫惰性气体)基本保持不变,其他的如CO2, 甲烷, N2O, 等百分比一直变化.

"温室气体可以吸收和再辐射红外辐射能力" (引出下一部分)

2. 热量保留机制

光谱分为3部分: 红外波段,可见光波段, 紫外波段

  • (其余的不用了解了,需要计算)只需要知道光照进来, 气体会对光进行反射和吸收.

红外波具有较高的能量(因此后面大多讨论这个)

讲完了热量保留那么肯定接下来改说, 人类/自然活动是如何导致的全球变暖(原理是热量保留机制)

3. 自然事件

地球的温度在, 米兰科维奇周期(一个漫长的周期1万年)里是基本不变的. 他通过三个方式导致全球自然冷却和变暖(这里要知道, 这是自然冷却和变暖,无人为参与情况下是稳定的)

  • 这部分实际上是解释了并不是地球慢慢的自然变暖

(不是自己变暖那是不是太阳活动呢?)

  • 1978年的长期估算,发现太阳活动有影响但是影响非常小10%, 并且只是下层大气温度变暖,上层确实变冷模式.

    • 那不就是没关系么?(再找找其他原因)

(难道是火山喷发?)开始列数据, 火山喷发出的二氧化氮和水蒸气确实是温室气体,难道这就是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

  • 然而和人类排放的相比, 火山爆发的排放是人类排放的百分之一.(引出人类活动和主要结论)

结论: 自然时间确实影响气候,但是和人类比影响太小并且太慢了.

4.人为排放

水蒸气:(全球变暖2/3是水蒸气导致的)

  • 原因. 水蒸气生命周期短, 所以可以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 但是温度如果持续增加,平衡就会被打破, 主要原因是, 水蒸气使CO2引起的变暖翻倍

CO2(1950年来增加了30%)

  • 原因1. 人类不光通过一系列活动增加了CO2含量, 还破坏了自然界的CO2平衡(伐木)
  • 这需要大概数百年来恢复,但是科学家认为CO2不是很重要, 因为他的作用要和湿度结合, 他的影响没有水蒸气大

甲烷CH4(第二大因素)

  • CH4排放量增加了一倍多在过去150年.并且甲烷吸收和再辐射能力是CO2的10倍.
  • limitation: CO2在空气中的浓度是CH4的200倍, 并且CO2的寿命也比CH4(10年)大

N2O

  • 这玩意最恐怖的地方是, 他能在大气中存在114年,作为N循环一部分他只能被细菌,化学反应/紫外线移除
  • 他的升温能力是CO的300倍,但是浓度比CO小很多

5.(温室气体增加后)后果

温度上升(实际上用一个直接结果总起这一部分)

    1. 影响生物正常生命活动
  • 2.极端天气
  • 3.海平面上升

海洋及生物影响

    1. CO2被海洋吸收, 形成碳酸, 改变海洋的酸碱性,ph值降低. 影响水生物的生命.
    1. 80%的温度被海洋吸收, 水温上升,体积变大, 海平面上升.并且溶解氧会变少, 许多物种濒临死亡,比如: 珊瑚, 藻类

极端天气风暴和飓风

  • 温度平衡被破坏就出现了风暴和飓风.

降水干旱和洪水

    1. 干旱地方越来越干旱, 湿润地方越来越湿润
    1. 空气中存水时间会更长
    1. 降水会变得 越来越短,但是越来越强.
    1. 洪水(国内这两年非常多)
  • 5.干旱区域增加,并且这是无法预测的

热浪

  • 过去(1950-1981)只有0.1%的地区发生过.但是1980以后极端高温就更普遍了.

6. 缓解和适应

(提出了三个解决方案)1. 无动于衷,

  • 那么自己这一代过的很开心,但是终会人类灭绝.

2. 减少

  • 非常昂贵并且不太可能会这么用.(实际就跟汽车加速度一样,首先先减少加速度,然后才能减速,然后再停止,然后再恢复)

3.适应

  • 利用不同领域的特性去适应

解释6.

1. 停止从源头排放温室气体(这其实是一种替代,原文确实不好理解,看了例子才懂)

2. 开发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然后就是提到了CO2, 然后侧面的说车发动机原因很大, 所以下一段开始说如何改进车,然后提到了转换率, 所以下一部分又开始说工业转换率

(总之这篇文章真的值得细品,可以用这个结构来写SSE)

7.结论

(这文章的结论一一对应了上面每一部分的解释. 顺序也一样 same information structure)


Day 9 内容&上课笔记

Cohesion

  1. 不要使用Therefore, because 这种单词, 这些在IELTS 很常见.但是在学术写作中会导致文章的flow被阻断.
    1. 要更自然的过渡.
  2. 并且这种过渡方式, 非常口语化, 用缓慢的语气重读这些单词, 来告诉大家后面要注意了,我要给一些信息.
  3. emphasis, 在学术写作中不需要, 学术写作只需要给信息给证据.平滑的得到结论.(很重要,这是和中式思维不一样的地方)
image-20220805185607814
image-20220805185607814

这是段与段的cohesion的一个例子(这个之前一般叫Coherent). 用单词的不同词性.来link

要做到这个就需要扩大单词量.

https://thesaurus.yourdictionary.com/problem

https://www.eapfoundation.com/vocab/academic/awllists/

以下是两个词汇网站

之后就是discussion了~

Colin提到, 未来必然会把学术词汇背完的~早背~


最后提一下

day 7 是 总结和名词化

day 6 是 feedback.

上周day5是图书馆搜索.

建议看我上个月笔记... 本身当时课程内容就比这个详细一些~

尤其是feedback, 上月是有明确评分标准的, 每一项如何评分, 这个月没有~所以一定一定看一下

分类:

后端

标签:

后端

作者介绍

Shinkai005
V1

公众号:深海笔记Shink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