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elly1024
2023/02/24阅读:34主题:前端之巅同款
研报精选230224
目录
-
【行业230224西南证券】医药行业2023年2月投资月报:平衡短期和中长期配置机会 -
【行业230224财通证券】半导体行业深度分析报告:光刻为半导体设备之巅,冰山峰顶待国产曙光 -
【行业230224华西证券】银行行业周报:资本管理监管文件发布;22Q4行业利润增速修复 -
【个股230224西南证券_洋河股份】深度改革成效显著,长期成长动力十足 -
【个股230224申港证券_稳健医疗】医疗+消费驱动“一朵棉花”常盛开 -
【个股230224中泰证券_吉祥航空】双品牌运行协同,精细化管控绩优
【行业230224西南证券】医药行业2023年2月投资月报:平衡短期和中长期配置机会

行情回顾:2023年初以来(截至20230131),申万医药指数上涨5.47%,跑输沪深300指数1.9%,年初以来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8。2023年1月申万医药指数上涨5.47%,跑输沪深300指数1.9%,年初以来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8。2023年初以来(截至20230131),医药子行业调整力度较小,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12.8%),线下药店跌幅最大(-5.6%);1月医药行业子板块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12.8%),线下药店跌幅最大(-5.6%)。
结合短期和中长期配置医药子板块。2022年多数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均在疫情影响下实现了业绩增长。根据我们对63家医药上市公司四季度利润的预测,增速下限超过50%的有20家;增速下限在30%~50%的有6家;增速下限在15%~30%的有9家。2022Q4以来医药板块市场关注度有所提升,截至2022年末,全市场公募基金医药行业持仓占比约为11.6%。我们预计短期内市场将青睐估值修复空间大、政策利好的医药子版块。中长期来看,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疫后复苏将驱动行业增长。展望2023年全年,我们看好高确定性三条投资主线:确定性之1——创新仍是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本源;确定性之2——疫后医药复苏亦是核心主线。确定性之3——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
2023年2月组合推荐:
本月弹性组合:以岭药业(002603)、华润三九(000999)、寿仙谷(603896)、太极集团(600129)、佐力药业(300181)、海创药业-U(688302)、首药控股-U(688197)、迈得医疗(688310),盟科药业-U(688373)、祥生医疗(688358)。
本月港股组合: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和黄医药(0013)、康方生物-B(9926)、科济药业(2171)、微创机器人-B(2252)、海吉亚医疗(6078)、启明医疗-B(2500)、药明生物(2269)、君实生物(1877)。
本月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爱尔眼科(300015)、迈瑞医疗(300760)、云南白药(000538)、我武生物(300357)、爱美客(300896)、智飞生物(300122)、通策医疗(600763)。
本月科创板组合:百济神州(688235)、荣昌生物(688331)、泽璟制药(688266)、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奥浦迈(688293)、华大智造(688114)、诺唯赞(688105)、爱博医疗(688050)。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预期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行业230224财通证券】半导体行业深度分析报告:光刻为半导体设备之巅,冰山峰顶待国产曙光

光刻是半导体生产中最重要的工艺步骤:光刻是半导体器件制造的最核心步骤,直接决定集成电路的性能和良率。光刻机的核心工艺指标包括:分辨率、聚焦深度、套刻精度、曝光功率及单位时间产能等。主流的光刻机均采用浸没系统、可编程光照、畸变修正、热效应修正、对准与表面测量等高难度技术。光刻设备均具有高技术附加值,毛利率超过50%。
成熟工艺领域为主,国内光刻设备市场广阔:中国大陆以成熟制程为主的半导体产线不断扩产,产生了大量光刻设备的需求。2021年ASML有高达27.4亿欧元的营收来自中国大陆(其全球第三大市场);全球光刻设备市场规模超180亿美元,显影涂胶设备市场超30亿美元。国产光刻曝光设备尚处于实验阶段;显影涂胶设备已覆盖浸没式ArFi工艺节点,突破动能强劲。
光刻机上游零部件市场有待发掘:光刻机的运行需光源、照明、掩膜台、物镜、工件台等多个精密系统组合工作,全球光刻零件市场至少约70亿美元(按50%毛利率推算)。相比其他半导体零件,光刻机零件单个价值量高,技术难度大。贸易限制导致海外供应链风险剧增,国内光学企业成为不二之选,技术能力与对应产品的盈利能力有望加速成长。
投资建议:在光刻配套设备与零件方面,建议关注苏大维格(300311.SZ)、茂莱光学(688502.SH)、芯源微(688037.SH)、精测电子(300567.SZ)、盛美上海(688082.SH)、美埃科技(688376.SH)、炬光科技(688167.SH)、福晶科技(002222.SZ)等。
风险提示: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下滑,光刻设备需求不及预期;贸易保护主义因素导致国内晶圆厂扩产放缓;光刻设备与组件技术难度大,相关研发进度可能慢于预期。
【行业230224华西证券】银行行业周报:资本管理监管文件发布;22Q4行业利润增速修复

重点聚焦
1)2月18日,央行与银保监会公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2)2月15日,银保监会发布2022年四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
行业和公司动态
1)本周,杭州银行、成都银行披露2022年度业绩快报。2)2月13日,基金业协会公布2022年第四季度公募基金保有规模统计数据。3)本周,光大银行通知可转债到期兑付,招商银行拟发行资本债券,浙商银行配售新股、中信银行发布配股预案,郑州银行收购村镇银行,长沙银行竞拍完成,部分银行高管变动等。
数据跟踪
本周A股银行指数下跌2.18%,跑输沪深300指数0.44pct,板块涨跌幅排名22/30,仅长沙银行(+6.11%)涨幅为正。公开市场操作: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共18400亿元逆回购和3000亿元MLF到期,累计进行16620亿元逆回购和4990亿元MLF操作,净投放210亿元。
SHIBOR:本周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走势上行,隔夜和7天SHIBOR利率分别较上周五上升25BP、24BP至2.16%和2.20%。房地产:本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套数和销售面积分别同比-0.7%/-1.9%,环比13.8%/12.5%,商品房销售环比回升。转贴现:本周票据市场利率走势略微上行,国股足年和城商足年转贴现利率较上周五分别上升9BP、6BP,分别报收2.11%和2.28%。
投资建议
本周银保监会发布四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农商行驱动板块利润增速修复,行业的息差延续下滑,但整体资产稳健增长、资产质量指标稳健;监管方面,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布,围绕差异化资本监管体系核心,进一步完善和精细化风险资产计量方法,信息披露要求更为详尽,有助于提升银行体系抵御风险能力;板块来看,20家披露业绩快报的上市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业绩表现稳健。板块目前估值对应静态PB仅0.53倍,维持“推荐”评级。个股层面,继续推荐:招商,宁波,成都,杭州,无锡,常熟,青岛银行等。
风险提示
1)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信用成本显著提升;
2)中小银行经营分化,个别银行的重大经营风险等。
【个股230224西南证券_洋河股份】深度改革成效显著,长期成长动力十足

洋河股份(002304)
推荐逻辑:1、受益于消费升级、品牌意识增强、“少喝酒、喝好酒”观念广泛传播,高端、次高端市场持续扩容,公司具备深厚的名酒基因和全国化的品牌形象,将充分受益行业扩容。2、公司的品牌、产品、渠道得到全面理顺,品牌建设卓有成效,渠道改革成果显著,此外,公司聚焦M6+核心大单品,志在将其打造为全国性百亿大单品,产品升级节奏显著领先于竞品。3、公司持续夯实省内基本盘,深挖“新江苏市场”,持续推进全国化,市场空间不断扩大;积极推进双沟品牌复兴,十四五期间志在百亿目标,为公司带来显著增量成长;“双名酒,多品牌”发展战略下,明确“洋河、双沟、贵酒是公司三大核心增长极”,增长动力十足。4、在全国消费复苏趋势明确、升级节奏不断延续、改革红利正待释放、双沟品牌复兴带来显著增量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公司增长势能强劲,“量价齐升”带动公司业绩弹性持续释放。
行业马太效应明显,名优白酒份额持续提升。1、高端一线名酒充分打开价格空间、完成消费者培育,随着消费者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市场加速向名优白酒集中,高端、次高端赛道持续扩容,未来三年复合增速约17%、21%。2、在位居全国前列的人均收入水平支撑下,苏酒消费升级引领全国,省内仍有50%以上的中低端消费,可升级空间依然广阔,省内龙头将充分受益结构升级和份额集中红利。
深化改革别开生面,二次腾飞动力充足。公司实现品牌、产品、渠道三个维度上的全面理顺,改革成效显著,积聚起的发展势能强劲。品牌端:洋河具备深厚的名酒基因,高举高打进行品牌建设,深挖梦想文化,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产品端:公司新品培育能力突出,聚焦M6+、手工班(大师版)、苏酒头排酒等新品培育和推广,有效引领产品结构升级,近五年吨价提升超50%,盈利能力显著增强。渠道端:公司围绕“一商为主,多商配称”的原则进行经销体系改革,合理控制各区域经销商密度,优化经销商质量,提升渠道利润,严控市场秩序,有效激发渠道活力,终端推力显著增强。
未来路径:双沟品牌复兴注入活力,二次创业路径清晰。1、公司对双沟的生产、销售、管理进行独立化运作,依托双沟品牌复兴为公司注入新的发展活力。2、通过新产品培育、渠道改革、股权激励、组织变革等动作,开启洋河二次创业新征程,深化改革成效显著,实现二次腾飞路径清晰。3、公司持续聚焦高端、次高端,有序推进产品升级,积极布局高端化和深度全国化,成长空间依然广阔。随着渠道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二次创业稳步推进,预计未来三年公司利润端复合增速在21%左右,前景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21%左右,公司聚焦高端和次高端,改革成效显著,业绩弹性将持续释放,给予公司2023年30倍估值,对应目标价221.4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个股230224申港证券_稳健医疗】医疗+消费驱动“一朵棉花”常盛开

稳健医疗(300888)
投资摘要:
公司是通过“winner稳健医疗”与“Purcotton全棉时代”两大主品牌实现医疗及消费板块协同发展的医疗大健康龙头企业。公司凭借丰厚的技术积累,以“棉”为核心,不断拓展产业边界,业务覆盖医疗卫生、个人护理、家庭护理、母婴护理、家纺服饰等多个领域。公司自主研发全棉水刺无纺布后切入消费领域。医疗板块品牌为稳健医疗,疫情期间疾控防护品收入激增拉动公司业绩跳涨。消费板块主品牌为全棉时代,日用消费品营收及毛利率稳定增长。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为李建全一家,上市即发布股权激励计划体现业绩增长信心,22年可达到业绩考核目标,实施股权激励。
全棉水刺无纺布:为公司打造全产业链布局。全棉水刺无纺布的优点包括节能省时,降低成本等。全球全棉水刺无纺布市场规模稳定增长,目前国内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全球占比逐年增加,且中国是最大的消费市场。公司是全棉水刺无纺布全球第一梯队生产商,创新的后漂工艺具有能耗低、提产能等优势。公司自研自产的全棉水刺无纺布也是公司其他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帮助公司提升毛利率,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同时也可供货给其他企业。
医疗板块:疫情催化品牌影响力,公司不断扩大产品线布局。公司在医疗领域主要深耕于低值医用耗材市场,目前我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增速远高于全球。目前国内行业渗透率远不及国外,且行业集中度较低,有较大成长空间。人口老龄化及消费水平上涨也将催化该行业持续发展。公司同竞品公司振德医疗、奥美医疗相比,毛利率较高,且通过不断收购丰富产品线,打造行业龙头。疾控防护品短期需求仍在,长期看好龙头企业在疫情催化下提升的品牌影响力。手术室感染控制产品向一次性组合包趋势发展,该领域空间较大,参考北美渗透率,我国一次性手术包仍有三倍成长空间,稳健医疗与振德医疗是国内主要的生产商。公司通过并购隆泰医疗成为高端伤口敷料细分赛道龙头,目前该行业消费及生产主要集中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公司注重产品研发,专利数量多,研发费用率高。公司产能充足,拥有高效生产管理体系,产能利用率达80%以上,同时布局智慧工厂,提高生产效率。渠道端以线下收入为主,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境外收入以OEM业务为主,国际大客户稳定,营销覆盖全球。公司注重品牌建设,多方位提升影响力。
消费板块:全棉时代以棉为核心,高品质为产品带来高口碑。公司消费品品牌全棉时代以“医疗背景、全棉理念、品质基因”为核心竞争力成为民族棉制品品牌。国内棉柔巾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单价持续增长,公司在该行业是国内的绝对龙头,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参与制定《柔巾》国家标准。全棉时代依靠高品质维持高单价,市占率稳居第一。公司持续布局棉柔巾生产线提高产能。国内卫生巾行业稳定增长,向高端化趋势,公司通过持续研发,注重产品品质,打造国内高端卫生巾。国内成人失禁用品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市场渗透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较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且人均消费额远低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目前行业集中度较低。随着人均预期寿命增长,老龄化加重等因素,我国市场有较大成长空间。公司推出“轻肤理”品牌,首创将失禁等级融入产品设计,具有市场竞争力。公司有纺消费品切入万亿级母婴市场,包括成人服饰、婴童服饰、婴童用品。公司注重高品质、高安全性,符合消费者需求,凭借优质面料和相对合理价格获得消费者认可。婴童服饰毛利率高于竞品公司,疫情期间仍能保持营收正增长。公司注重研发,持续创新产品,提升客户使用感。消费板块以线上渠道收入为主,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吸引巨大的用户流量,打造私域空间。线下以直营店为主,店效稳定增长。私域流量迅猛发展,平台会员数量逐年高增。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EPS分别为4.1元、4.7元、5.28元,当前股价市盈率分别为17.62倍、15.36倍、13.6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带来的业绩波动风险、客户开拓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盈利预测中假设偏离真实情况的风险。
【个股230224中泰证券_吉祥航空】双品牌运行协同,精细化管控绩优

吉祥航空(603885)
吉祥凤凰,梦旅生花。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为中国四大上市民营航空公司之一。公司于2015年首次登陆A股上市,合作关系遍布全球,并于2019年实现与中国东航“股权+业务”的战略合作。公司为中国首家运营787宽体机的民营航司,旗下有全服务航空吉祥航空以及低成本航空九元航空。公司坚持独具特色的差异化竞争策略,通过吉祥航空与九元航空的共同发展,运用双品牌及双枢纽运营的发展战略,成功实现高、中、低端旅客市场全覆盖。
双品牌运营,发挥协同效应。1)时刻资源增长,基地优势明显。与2018年比,2022年夏秋、冬春航季公司国内时刻资源累计涨幅分别达48.56%、33.80%。2018-2022年公司时刻总量占全行业比重维持在3%以上。2022年冬春航季,吉祥航空在主基地上海虹桥、浦东时刻占比分别为9.80%、12.98%,居民营航司第一;在辅助基地南京禄口机场时刻占比10.86%,仅次于三大航;在九元航空主基地广州白云机场时刻占比3.82%,高于春秋航空。2)国内航线网络:九元吉祥相互补充。吉祥航空本部航线主要以上海始发至国内省会城市和主要交通枢纽城市为主,九元航空航线多涉及新一线、二线城市机场,两者相互补充。吉祥航空在一线城市时刻占比30.80%、新一线城市时刻占比24.96%;九元航空在新一线城市时刻占比23.09%、二线城市时刻占比33.26%。3)国际/地区航线: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2019年公司发力国际(含港澳台地区),运力占比18.38%,同比增速54.47%,远高于公司整体运力增速。国际航线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2019年冬春航季,公司国际(地区)通航点19个,并加密多条从上海、贵阳、无锡、南京等地出发的前往日本、泰国的航线。
十七年茁壮发展,精细化管控绩优。1)营收增速行业领先。2015-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五年复合增速20.30%,位列行业第一,远高于行业的9.00%;2015-2019年平均ROE16.72%。从收入结构看,2019年97.18%的收入来自客运业务;从收入来源地看,80.36%的收入来自国内航线。2)机队规模持续增长,飞机日利用率高。公司机队规模八年内实现翻倍,截止2022年底公司机队规模为110架,公司机队机龄为6.13年,为中国上市航司中较为年轻的机队,且近年来飞机日利用率始终高于行业平均1-2个小时。3)精细化管控绩优。表现一:公司客公里收入高于春秋航空,单位ASK扣油成本远低于三大航平均。2015-2022年中期,吉祥、三大航平均、春秋的客公里收入分别在0.40-0.47元、0.48-0.54元、0.31-0.37元之间波动。2015-2021年,吉祥、春秋、三大航平均的平均单位ASK扣油营业成本分别为0.23元、0.20元、0.31元。表现二:单位ASK燃油、维修、职工薪酬成本略高于春秋航空。2015-2021年吉祥、春秋、三大航平均的平均单位ASK燃油成本分别为0.091元、0.082元、0.114元;平均单位ASK维修成本分别为0.015元、0.015元、0.027元;平均单位ASK薪酬成本分别为0.07元、0.05元、0.08元。
盈利与估值。基于以上假设,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2.39、147.44、186.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38.48%、103.68%、26.17%,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63、5.94、18.39亿元。考虑疫后需求复苏确定,公司在恢复较快的国内市场运力占比较高,预计2023-2024年将迎来业绩弹性释放,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市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假设有效性风险、汇率风险、油价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风险。
关注@水母公社,后台留言"研报+日期"获取当日全部研报🗂️请注意当日研报集合需次日生成
作者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