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和他的朋友们
2023/03/11阅读:15主题:自定义主题1
魔王冷饭||#154 深圳公寓;南京楼市123;百万信用额度;通胀必然;战略与结果

深圳公寓
「提问」:牛大好,目前看中深圳瑞玺公寓125平的,看中附近发展和规划,但不知公寓现在是否可以入手?纠结是深圳的公寓,还是在广州买住宅。希望牛大帮忙分析一下
「嘉宾回复」: 买深圳的住宅不好吗?
买广州的也可以。
公寓一般不要买,即使涨了,最后也是「税很重」。
你卖的时候就知道了,百忙一场。
所以,公寓价格才这么低,不是没有原因的。
南京楼市1
「提问」:牛大,今天跑了个江核的绿地海悦二手房,年前挂390的124平,现在已经挂450,感觉砍不到去年的价格了
「嘉宾回复」: 这我不是早就说过了吗?
多看几家,既然是「江核」,就不要急。 房子太多了,总有笋盘。
南京楼市2
「提问」:欧大说观望到五月,南京现在观望可以吗
「嘉宾回复」: 不是你观望不观望的问题,本来现在价钱就已经不好讲了。
我们早就买了。
你反射弧有点长啊。 虽然还是底部。
南京楼市3
「提问」:牛老师,这几天是不是又在跑盘,有什么见闻么
「嘉宾回复」: 不仅仅是在跑盘,是在买入啊。
现在的3月就等于往年的4月,目前动力在逐步减弱。
除了刚需和一些换房的存量客户,大量的中产还是未动的。
加上现在住建部又在说,原则上不支持3套。
估计在5月份左右,动力就会衰减。 一些盘会很难卖的。
KFS也没有恢复元气。
如果不加大政策力度,可能很难说有全国性的大涨。
百万信用额度
「提问」:二十多岁,信用卡100w额度怎么弄?有信用卡教学吗
「嘉宾回复」: 20多岁的年纪,正是可以玩卡的时候。
提额是有技巧的,主要是各种方法刷信用。 具体的技术那是专门的课程,有人在做,我这里没做这种课程。
但是单核提额从战略上来说,是有上限的。
多核才是一个比较快的方式。
比如一个人几十万,几个人就100万了。
通胀必然
「提问」:牛大,通胀必须用一种方式体现出来这句话,可以展开讲讲吗?我理解因为超发,所以造成所有商品价格被动上涨,包括各类房产(一、二线),同时稀释了负债,结果表现为未来房价售出后可以减少负债,获得收益。所以现在应该多囤负债购买资产,这个理解对吗?谢谢!
「嘉宾回复」: 谢谢打赏88。
通胀只是一种现象,你必须在这个现象上建立一个商业模式才行。
「通胀并不会让你自动赚钱,也不会自动稀释你的债务。」
比如说,你借了100万的债,你的债务是怎么稀释的?
你的收入没有随着通胀增长,你的房子没有涨,你债务就没有稀释掉。
如果十年过去了,你的房子没有涨,你还是跟十年前一样,一个月拿1万块,你还这100万的月供还不是和十年前一样很累么?
虽然这100万在十年后已经很不值钱了,但是对于你个人来说,依旧是100万,根本没稀释。
就像原来腾讯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QQ用户。
但是腾讯没有一个商业模式,还是赚不到钱。
通胀在不同的年代,体现是不同的。
1550-1650年,英国是有严重的通胀的。
据统计,其中物价上涨256%,而工资仅上涨145%。
而英国的地租,一般是签的时间比较长,地租的上涨也远远落后于物价。
在社会的三个主要成分劳动者、地主和企业主中,企业主是在通货膨胀的这些世纪里获得极高利润者。
而不是土地所有者和劳动者。
那个时候谁生产货物,谁进行贸易,谁就是通胀的最多受益人。
财富发生了转移。
凯恩斯曾说1550年至1650年这一时期:“近代世界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一个良机。在这些黄金般的岁月里,近代资本主义诞生了。
这段话非常有名,以至于都上了教科书。
而当前的时代,在中国,是以土地作为盐铁来使用的。
所以,房子变成了一个通胀的受益者。
比如说,十年前,你贷了100万,但是你现在房子值1000万。
那你的负债不就是被稀释成十分之一了么?
这个不是靠你的人力得来的,而是通胀的结果。
总之,房「子需要涨、你的收入需要增加,才能真正利用到通胀。」
而不是很多人想的那样,以为盲目的借债,就能赚到钱了。
很多人直接把贷到就能赚到等同起来,贷8000万,就是有了8000万资产,其实资产是0。
如果资产不涨,其实资产实际是负值。
这是通用的会计准则。
战略与结果
今天的命运是过去战略的结果
秦始皇即位的第二年,秦军攻击魏国的卷城,斩首3万。
史书上,就这么一句话而已。
通常人们认为,从秦国和赵国的长平之战后,六国均无力再战。
秦始皇统一中国,好像变得很顺利。
实际上,秦始皇灭六国,在史书上记载得非常简略。
1975年,睡虎地秦简出土之后,人们才知道。
完全不是这样的。
秦国和赵国同时攻击魏国,但是依旧是苦战。
各种动员几乎遍及秦国各处。
因为斩首3万,无疑是一场大战。 魏国依然非常强大。
而在这之前,魏国报复秦国的入侵,秦国大败。 这些秦国大败的情况,史书都没有记载。 所以,让人觉得秦国灭六国好像十分顺利。
如果不是秦始皇的话,可能中国还真不一定就统一了。
战国初期,其实魏国是最强大的霸主。 秦国当时还是边陲的一个不入流的国家。
魏国是怎么元气大伤的呢?
就是围魏救赵的一次打败,然后是马陵之战。
这两场战争,双方的决策者都是孙膑和庞涓。
你如果看具体的战争,当然是说孙膑聪明,庞涓愚蠢,魏王冲动等等。
实际上,魏国的命运,在魏国向东发展,而不是向西发展的时候就注定了。
黄河在陕西和山西之间,是从北到南的,然后在南面的时候拐了一个弯,一直向东而去。
在这个弯的地方,有一个渡口,叫风陵渡。
风陵渡是大大的有名。
所谓“风陵渡口初相遇,一遇杨过误终身”。
风陵渡的对面,就是著名的潼关。
当然,在战国的时候,这些都没有,但是崤函之险,是板上钉钉的。
那个时候,函谷关实际上是魏国的。
只要扼守住函谷关,秦国就等于被扼住了喉咙,无法进入中原。
如果魏国一直攻击秦国,并占据关中平原,后面就没秦国什么事了。
但是魏国贪图河内地的富庶,全力向中原发展,卷入了中原的纷争。
中原富庶归富庶,却是四战之地。
这就给了秦国机会。
魏国既然选择了这个战略,那么后面的失败,就没有太多疑问了。
只是死法各有不同。
为什么说这个事情呢?
现在有很多人暴雷,表面上看,都是什么各种现金流崩盘,房子不涨,合伙人闹分手。
「实际上呢,在很多年前,选择一个城市的时候,在你疯狂扩大贷款,以为贷到就是赚到的时候,命运已经注定了。」
有很多人,搞了一堆房子,尽情挥洒自己的信贷能力,确实好像看起来很有钱。
但是,很有可能,你克勤克俭的结果,是一场空。
因为除掉贷款,你原本就没有什么资产。
城市的选择,商业模式的选择,才是决定你十年之后命运的战略选择。
知识星球
扫码进以上内容“窗口星球”,解锁更多精彩~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