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Ivain
2023/01/02阅读:21主题:山吹
For 2023
序
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2023都如期而至。今年春节来得早,再过20天的样子,就过农历新年了。不晓得为什么,年关将至,却没有往年的那种期待和欢喜呢?不禁想起了20年前,那正是SARS最让人风声鹤唳的时候。记忆尤新的是,超市里的物资都买断货,听说食盐对防治非典有效,于是家家户户都囤了不少食盐,柴米油盐也跟着疯涨。
读书的我们,好像也没有要求戴口罩,只是每天入校门的时候用测温枪扫一遍,有遇到发烧的得赶紧报学校知道。处于高三备考的我们,似乎也是感觉没啥大事,确信等夏天来临,病毒就会消去。事情发展得很顺利,到了夏日,已经没什么人再提疫情的事。倒是一直笑话那些家里囤了巨量食盐的人,仿佛都能开个小型盐业公司了。
For 2023
昨晚B站的跨年晚会,太让人失望了。早上起来便花了半日时间听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同时也用python和rMarkdown将2022的所有文章整成了一本电子书。排版用上了TEX,多少有点傲娇感,毕竟专业的排版软件用的不过也是这个。今年好好学学TEX,争取明年能像排版科技论文那样,整理23年的读书笔记,套上漂亮的封面和图片。这新的一年,继续读想读的书和期刊,继续学微积分和神经网络,继续整理一些可以用于亲子编程的材料。当然,独处冥想和情绪调整也是少不了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幸运,当然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难
和这几年的事情比起来,非典真是小儿科了。至少20年前我考上广州的大学,还能顺利地去五山上课,还能住上让师兄师姐羡慕不已的新宿舍。这几年的大学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网课都是他们的家常便饭吧,他们会不会都忘记了在教室里一起上大课,时不时帮没到的兄弟打卡签到的事情呢?现在网课一看人数就知道谁没到,根本没办法帮着点名,再说疫情打紧,逃课的地儿都没,不上课还能干啥?虽然本科一直没找到女朋友,好歹还能时常看到暗恋的女生。上网课的小朋友们,他们的爱情又是怎样的呢,是不是都在网恋呢?可哪有机会一起吃早餐,一起逃课,一起去撒野呢?
想想,我们读书的时候,还是蛮幸福的。
一年又一年的疫情,或许对临近毕业的小朋友们又不太又好了。虽然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遇上了金融危机,很多原本光鲜的企业和职位都消失了,可是蓬勃的互联网和IT产业倒是救了急。中美贸易摩擦,跟着几年疫情下来,连大厂都不好过,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不是那些小厂都活不下来了呢?这帮小朋友的就业难度或许真的是超过我们想象的。即便是运气好,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或许也会公司的前景和未来产生担忧。刚出社会的他们,是不是只能精打细算,抠抠搜搜过日子,有没有对自己为什么读大学产生了疑问呢?
当年的我尚且会怀疑自己,何况是现在呢。
前几年,我们不断画大饼,不断地看好那些新兴产业,大家对全球化已经是习惯得不得了。倘若有谁,说上几句虽然自己造的东西贵也得投入做的话语,绝对会被讥讽,回上一句“买回来就可以”。接着便会被笑话不懂经济学,不懂比较优势。面对增速缓慢,但已在高位的房价,许多的小朋友们还是接了盘,毕竟是刚需。毕竟是觉得经济向好,贷款压力大一点,没关系。没曾想到,华为遭受到了迄今为止最可怕的围剿,很多硬件和软件都遭到了西方的禁售。整个信息产业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加上疫情的蔓延,不少工作岗位都消失了,很多的公司企业都调低了薪水,可是还贷的压力依然在那。
回想当年买首套房的时候,过了一年多的紧日子,何况是现在呢?
回归水平中线,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在篮球场里,有的人一次投中篮板后,似乎“手热”了,接连都会投进。只不过统计发现,接下的几场,很多球员的命中率似乎不那么高了,其实这正是统计学中回归概念的诠释。际遇和投篮一样,都是会在一条水平线上徘徊,有时好,有时差。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自己的水平基线比别人高,也会觉得自己的运气比别人好。
那些优秀的运动员,除了有天赋不说,1万小时的刻意练习少不了,更重要的是这些练习都是科学的,有实时反馈可以持续改进的。长时间,科学,实时反馈和持续改进。这四个关键字,缺一不可。因为这是迄今为止,能有效提高能力水平基线的方法。科学,没有权威,永远都有最新的东西,用科学精神和同行评议的方法不断地否定抛弃此前所谓的“正确的”表述。
面对命运,人是无法抗逆的
这个标题,不是我的原话,而是希腊悲剧想表达的意思。看到美好的事物在眼前活生生的毁坏而无能为力的事情,埃斯库罗斯将它归结做命运。
木心曾说,悲观是一种远见,鼠目寸光的人不可能悲观。悲剧精神为何能净化神经,木心说希腊人承认命运后,心里打定主意,如何对抗命运,所以希腊人恪守“认识自己”的信条。
年末的时候看了一部国产剧《周生如故》,故事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或许也是一部架空剧。虽然横店的痕迹非常明显,时不时还能看到穿帮的水泥堆,但是随着故事的推进,竟然把我震撼到了。忠肝义胆虽值千金,折戟铩羽总在人前,何谓家国情怀?当泪水忍不住留下来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羞耻的,但是想想这些年的人和事,仿佛这眼泪是为自己而流,这并不羞耻。现实中的隐忍,并不会消减人的压抑和难过。
自离家求学起,已经20年。大言不惭的说,我轻狂过,且狂得很。回想起来,我不后悔,毕竟那就是我的青春,那就是我的血性。人至中年,便理解了何为如履薄冰,明白了事出必有因。棋子、弃子,重(二声)用、重(四声)用皆是声调不同,而这一调之差,便好似两重天,如阿修罗场。
结语
其实,时不时翻看自己的读书笔记,还真的能慰藉到自己,这是我此前没想到的。
看着自己以前的纠结,发现今天的我果然还是有进步的。原来自己写的读书笔记和随笔,还是些许用处。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