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和他的朋友们
2023/04/30阅读:13主题:自定义主题1
魔王冷饭||#170 低素质;社交的阴阳面;选专业;股市投资;信息决策

低素质
「提问」:牛老师好,请问:生活中遇到一些没素质的傻逼怎么办,高铁上喧哗,公众场合抽烟,不打灯并线,遛狗不拴绳,随手丢垃圾……看到这种傻逼就想抽他,但打人违法,他们恶心人不犯法。
「嘉宾回复」: 笑笑就行了。
世界上不是所有人你都能管得了的。 你能管住别人的嘴说什么呢?
遇到这些人,就尽量远离。
因为你的注意力是很宝贵的,应该放在往上爬。
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遗忘,不关心,不关注。
不是看不起,而是看不见。
等到你成功了,自然不屑于这些现象。
社交的阴阳面
「提问」:牛大好,你每次都能直击问题本质,深感佩服。
有个问题困扰我许久,特向您请教。
最近参加一个活动的时候,发现我自己还有一些学历相对还可以的同事,反而比较内敛拘束,而经销商下面的人,学历不怎么样(没有任何歧视,纯粹是陈述事实),反而十分能说会道。其实内心真的很羡慕他们。
是不是受教育越多的人,内心给自己的约束越多。虽然内心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还是放不开,没有办法像他们一样交谈自如。
您认为,这个现象的本质,是我理解的这个原因吗?我又需要如何去做,才能尽快的掌握这样的自如呢?
谢谢牛大!
「嘉宾回复」: 世界上是由阴阳两种力量构成的。
-
阳,就是看得见的,表面的,公开的。 -
阴,就是看不见的,潜在的,隐蔽的。
学历高,学了些什么呢?
书本。
书本只能讲“阳”的知识,可能略带一点“阴”,就很了不起了。
“阴”的力量不代表不好,不代表贬义。
比如,全世界的男女都不一起睡觉了,那人类都没有了。
那男女一起睡觉,这个事情是龌龊、无耻、下流吗?
当然不能这么说。
夫妻俩,结婚十年了,不生孩子,父母着急不着急?
一问,两人真的以为躺一张床上睡觉,自然就能生孩子,啥都没做。
这就是阴的知识。
这样的很多。
但是这个能公开讲吗?
不合适。
因为会增加整个社会的欲望,导致社会总成本提升。
简单的说就是会出乱子。
公开发行的书,是不大可能去讲“阴”的知识的。
中国人甚至有一种写作的习惯,就是有意不讲这些。
比如商朝的人殉,杀人做祭祀的风气很普遍。
每一代商王都是这么做的。
你说周公知道不知道?
知道。
但是他有意不去记录,就是让人忘掉这个事情。
反正最后就归结到一个人身上,就是纣王。
中国人在很长的时间里面,还真把这个忘掉了。
但是这个是不是一个事实存在呢?
是。
学历高的人,就是缺乏“阴”的知识,用“阳”的观念对自己进行了约束,甚至对“阴”的东西讨厌。
混社会出来的,又将“阴”的知识理解为无下限。
这两种对认识世界是不利的。
这是要说的第一点,所以,「有些东西该学的要学,关键是度的把握。」
第二点,就这件事情本身来说,能说会道也并不一定是优点。
最好的销售,并不是那些能说会道的,反而是那种看起来很老实的。
因为能说会道,别人觉得你会骗他。
你的核心诉求其实是:「社交」。
事实上,你真正要学会的是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亲和力等等,了解别人的关键兴趣,关键利益,和别人能玩到一起去。
比如打牌、运动、喝酒等等。
这是“阳”的方面反对的,觉得是不务正业。
但是你和人链接,不就是需要这些活动么?
这个社会上,不是人人的活动只有看书的。
一个读书出来的大学生,可能一个社交技能都不会的。
这就是“阴”的知识。
选专业
「提问」:牛大好,伦敦大学(专业是空间建模与数据分析)与爱丁堡大学(专业是金融计算机),女孩子的话这二者之间如何选择?
「嘉宾回复」: 看这孩子的「出身」和「家庭条件」喽。
条件不错,就选伦敦大学,主要是看中学校,专业没那么重要。
这里面的学校的牌子、人脉关系才是重点,找个如意郎君。
家里有关系或者渠道将来找比较好的就业
条件不好,要靠自己奋斗,就选爱丁堡大学,专业比较重要。
所以要真学会东西,靠这个去拼搏,不学会是不行的。
同时金融计算机这个领域也有不少男的是潜力股。
股市投资
「提问」:牛大好,看过到很多说法,包括欧大也说,股市是不可能赚钱的。
但是身边的的确确是有一些依靠股市收益还不错的人。
既然买房和炒股,都是有亏有赚,考验一个人的认知。
那为什么很多人都不看好股市呢?它和买房本质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请牛大指点
「嘉宾回复」: 股市到底哪种力量站在散户这边呢?
收益不错?亏的时候没说而已。
楼市一般来说,不容易亏的,很多人死于贪婪。
股市赚钱的和楼市真的没法比,也没这么普遍。
信息决策
「提问」:牛大,有时纠结的事情该如何推进?往往信息判断不准确。这个是性格原因吗?
你是如何克服的?
比如跳槽,看到新单位感觉还不错,岗位也会有一定的变化,收入也就提高10%,跳槽后原单位肯定回不去了。有时候很纠结。
比如买新房和次新的二手房之间,价格相差10%,一个期房,一个现房,地段配套一样。又不是必须要买。往前一步需要承担风险和一定的压力,目前还没有看到利益,往后一步就退回舒适区了。可能过多年之后回头看,不过如此。
发现生活中很多这样的情况。明显发现比别人纠结的地方和次数偏多。
这种如何克服解决呢?性格不够果敢,冒险的原因吗?
「嘉宾回复」: 关键是「机会成本」的衡量。
机会成本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你算一下机会成本就行了。
经济学中的成本是指:「放弃的最大代价。」
如果这个可以接受就行了。
这里很有点“阴阳”的味道。
比如你买一套房子,其实从一个侧面讲就是放弃了所有同价位各地段的房子。 这个就是阴面。
比如说你买南京的河西南,那你放弃了南京的江北核心区可能1.5套房子,上海九亭的1套房子。。。。。。等等。
你就想想啊,放弃这些你心疼不心疼啊?
审时度势之后,不心疼,就买。 心疼就不买,可能有更好的选择。
跳槽也是一样的,离开原来单位,你心疼不心疼。
要是本来就混的不爽,就算原来单位给你加钱也不爽,那还有什么犹豫的。
原来单位发展的再好,也和你没有啥关系,就算你没走,依然是混不起来的。
总的来讲,还是你信息不足,你没有足够的见识分辨好坏。
知识星球
扫码进以上内容“窗口星球”,解锁更多精彩~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