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咚咚

V1

2023/02/18阅读:42主题:嫩青

2023人大政治经济学

2023人大802政治经济学部分解析

商业资本

如何理解商业工人工资的性质

  • 基本知识:工资的性质

    工资的本质:劳动力的价值/价格

  • 特殊:商业工人劳动的性质

    商业工人的劳动本身不创造价值,而是实现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因此我们一般说,商业工人获得的工资来自于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 背景知识:劳动价值论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才能够科学地提出剩余价值论和利润以及平均利润理论。

一般利润率 技术进步

“因此,一般利润率日益下降的趋势,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特有的表现。” “一些生产部门出于其本性更加强烈地反对用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

利润率是什么

  • 从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入手,借助利润率范畴来分析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
  •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向利润转化的中介范畴
    • 生产不是目的,生产剩余价值才是目的,因此
      • 用可变资本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做剩余价值率
      • 用总预付资本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做利润率

商业资本如何参与利润平均化

  • 商业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来自产业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
  • 平均化原则:等量资本(商业资本&产业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如何计算一般利润率

  • 一般利润率即平均利润率

为什么说利润水平日益下降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日益提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特有的表现”?

  • 技术进步使得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下降

为什么一些部门“更加强烈地反对由手工劳动转化为机器劳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现机器使用的条件是什么?

  • 相对过剩人口导致工资被压低,使一些部门更愿意雇佣工人,而不是机器
  • 资本主义制度下机器使用的条件是机器的价值低于它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

社会主义部分

资本的本质是什么?

  •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产生的,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 社会生产关系,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劳动的关系。

从公有资本的角度来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公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优势
  • 国有资本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经济为什么能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如何同市场经济相结合?

结合的可能性

  • 劳动二重性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

结合的前提

  1. 宏观经济系统中的微观主体——企业,能够自我协调投资与消费,从而为总供需平衡奠定基础。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企业法人产权制度为主体,以企业承担有限责任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这种企业制度本身就蕴含了国有大中型企业能够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内在机制。

  1. 宏观有效调节,微观积极配合

结合的必要性

  • 生产和消费的对抗性矛盾

当前我国存在的资本无序扩张的表现有哪些?

界定无序扩张: 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分析

预备知识:资本扩张

资本扩张基本方式 方式与特点 目的
产业链扩张 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 整合资源 形成规模经济
市场型扩张 注重横向并购 占有更大市场份额
资源型扩张 占据技术、市场和产业链 产业生态建构
牌照型扩张 机构牌照、业务许可、特许经营等 --

资本扩张:产业角度细分

扩张范围 方法 目的
本产业内 横/纵扩张 规模经济
相关产业 多元融资 --
无关产业 跨界投资 发展转型/便于融资/便于资金腾挪

资本无序扩张的认定

  • 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性扩张 虚拟“泡沫”不可持续
  • 偏离国家政策目标 意图进行监管规避或套利
  • 偏离基本价值准则 任意提升竞争门槛
  • 超经济权利 与其他非经济权力结合
从上述分类中可以看出,需要规制的资本扩张主要是
  • 资源型扩张
  • 无关产业领域的扩张
需要规制的资本扩张行为 原理 特征 影响
价值掠夺 用非价格方式分配资源 资源浪费 国家信用担保的产融不当结合;资本过度虚拟化和金融化,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资本过度杠杆化和债务化,导致“大而不倒”。
不公平利益分配 委托代理问题 市场失灵 市场力量不均导致的资本无序扩张
影响市场主体判断 媒体操纵信息渠道和内容,泡沫化垄断、操纵市场 影响消费者认知、目标选择、规则制定 导致部分行业在资本逐利过程中偏离其社会责任和社会目标

分类:

阅读

标签:

读书

作者介绍

圆咚咚
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