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渊飒
2022/12/14阅读:46主题:默认主题
钢笔圣经中文版(前言+序言+导论)
翻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本译本只供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前言
曾几何时,当手写仍然是一种很重要的交流方式的时候,手写工具也被当作一种值得珍视的私物。人们选择一款自来水笔(形状、款式和颜色)会如同挑选珠宝一样细致用心。钢笔经常被刻上使用者的全名或者首字母,并被当作是使用者个性品质的延伸。这样的钢笔,就像他们的制造者宣称的那样,是伴随使用者终身的挚爱。
然而,二战后,一种新消费导向思潮开始统治西方文化。“计划报废”这一概念日渐深入人心的同时,便利经济取代品质成为日用品的第一要义,商品在设计之初便被定义了有限的使用期限,因此,消费者需要定期购买新的产品。由于这种思潮,产品也不再被期待保用终身。相反,无论商品还是其他人,往往都被视为一次性的和可有可无的,当不再使用时便被随意丢弃。打字机的普及更让漂亮的书法无人问津,而圆珠笔、马克笔或者宝珠笔更能满足人们匆忙中记下东西的需要。
当今社会,由于电脑和文字处理软件强加了一种暴虐的一致性,我们开始意识到曾经珍视的东西在这种一致性中逐渐消失。尽管它被广泛认可,然而不经意间它把我们的自我表达降低成一种同质化,因为我们的字体被转化为电子邮件的标准格式而不再为我们表达感情自我服务。因此,过去的十年里,钢笔经历了看上去难以令人理解的戏剧复兴。
随着传统自来水笔的再次盛行,这一领域的权威书籍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正是这种需求促成了这本书的付梓,接下来的内容将围绕令人印象深刻的有代表性的系列进行说明。本书将介绍墨水笔以及其主要制造商的全面历史,并包含一些罕见而值得投资的款式,是收藏家不可或缺的权威收藏指南。不仅为新藏家提供生动的指导,也为爱笔人士准备了方便查阅的提纲。简言之,这是一本最值得参考的钢笔收藏百科全书。同时,精美的插图会让您直观地感受到墨水笔竟然能是一件如此美妙的书写工具!
Richard Leigh
Page 10
序言
今天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可以让人对昔日的顶尖技术弃若敝屣。然而墨水笔却历久弥新。多变的款式,丰富的颜色和多种不同材质的运用总是让钢笔爱好者欲罢不能。某些年份的经典款式更是受到全球收藏家和投资者的青睐。商家定期推出的新款、限量墨水笔更是丰富了他们的收藏。墨水笔的整个发展历程更是成为了越来越多全球藏家津津乐道的共同话题。
1989年,《墨水笔的古典与现代》(Fountain Pens Vintage and Modern)作为一本记录墨水笔历史的参考书正式出版。这本书的成功令作者Andreas Lambrou大受鼓舞,他决定呈现一部更高质量的作品。
今天,爱笔人士迫切需要一本兼具墨水笔先进制造技术信息、精美插图以及未公布的历史沿革的参考书籍。力求更加详实生动地介绍墨水笔相关知识,作者花费了整整三年时间用于编写《钢笔圣经》 ,新书在原《墨水笔的古典与现代》的基础上新增了部分墨水笔厂商内容,并增加了一些未曾介绍的国家有关墨水笔的相关资料,并成为世界上第一本介绍墨水笔材料和生产过程的书籍。
来自世界各地的私人收藏和厂商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也将一一呈现,您会发现许多从未被世人所知的珍贵墨水笔。高质量的彩页插图和独创的素描图将完美地解析墨水笔。这本关于墨水笔的权威书籍凝结了作者的心血和知识。它将是所有收藏者和爱笔人士的收藏圣经。
希望这本书能对读者有所助益,恳请世界各地的爱笔人士和制造商斧正。
谢谢大家!
Keith G. Brown
Page 11
导论Introduction
书法及书写工具简史(从远古到公元1883年)
从远古到现代,书法和相关书写工具都担任着记录和传播人类文明的重任。书写工具记录人类发展的每一个进程并创造了个人与国家的全新关系。它们真实而权威地构筑了商业、贸易、金融、宗教和政体的基石。
史前人类发明了木棒和利石作为武器来保障种族在极端环境的存续。在进化历程中,智慧的积累提升也让史前人类发现锋利的石器要比木棒更加有效,并能用于在岩穴墙上记录他们捕获的猎物。智人用天然的彩色粘土描绘出简单的线条和图画。(Page12)在西班牙的Altamira岩洞发现的猛犸和野牛的壁画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期的人类绘画。这些岩壁上的绘画是三万五千多年前的彩色泥土粉末和动物脂肪混合的颜料绘制而成。这种直接用图片表达思想的方式也被称为 象形文字。
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让原始的图形符号逐步被文字和音节所取代。最早的文字系统是大约五千五百年前苏美尔农耕文化产生的。该文字用于笔画边缘锐利,被后世称为楔形文字。楔形文字被刻在粘土制成的泥版上,随后焙烧成石碑。苏美尔人通过把图像转化为简单程式化的形式并设计新的符号以表达抽象的概念。比如,他们用太阳的意象来表达光和时间。然而,虽然他们运用了超过二千个图形符号来表述这些概念,却依然在表达复杂思想时显得力不从心。于是,苏美尔人又建立了发音规则,这样一个符号就能运用于与之发音相近的多个事物。这种发音规则仍是今天写作语言的基础。
其他重要的文字系统包括:(a)中文,需要从上至下的阅读柱状排列的文字,日文也是如此;(b)希提语,以从右向左的顺序阅读。这种语言是被认为希伯来文和腓尼基文发展而来;(c)印加语,从下至上阅读;(d)埃及象形文字,又叫“神圣铭文”。这种象形文字后来发展为僧侣文字和大众通俗语言。
在公元前1850至1800阿蒙内姆赫特三世(译者注: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期间,埃及派出探险队勘查西奈半岛附近的铜矿及其他资源。探险队来到四海和红海中间的荒漠地带西珥(译者注:Seir为圣经常用地名),并雇佣当地人扩充队伍。埃及人用划线的方式记录雇佣人数、日常花费和西奈半岛的矿产及其他资源的存量。而西珥人有自己的语言,据说,埃及字母表的发明是受到西珥工头给他们的埃及雇主的书面报告的启发。最早出现的纯字母记载就是西珥文。
腓尼基人居住在地中海的东岸,即现在叙利亚沿海的地带。腓尼基人从事海上贸易,在公元前一千一百年到公元前七百年年的这段时间,在地中海地区建立了多个村落。腓尼基人使用字母,人们常把字母的发明归功于他们。虽然部分腓尼基人是西奈半岛西珥人的后裔,但是这种推断可能只是一种臆测。字母包含简单明确的符号,每个字母都对应一个音。这种伟大的发明构成了后世包括希腊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和印度语在内的很多拼音文字的基础。
欧洲最早书法艺术出现于希腊,并逐渐传入西西里岛和亚平宁半岛。到公元前403年,希腊发展出名为“艾奥尼亚体”的24字母实用书写体系。出土石刻和陶器彩绘上的早期古希腊文都由严谨的几何图形构成。后期的手写体字母显得更加圆润和紧凑,可能是为了方便快速书写。
罗马人采用了希腊字母,因此很多罗马字母与希腊字母完全相同,当然也加入了新的字母。(Page13)罗马帝国在西方时间繁盛一时,并创造了自己的字母体系和拉丁语。直至今天罗马字母仍被广泛使用,而且保留了原始的风貌。
最早的书写工具恐怕是原始人类的食指了,他们蘸着植物汁液或动物血来画出简单的线条。第二个阶段是用有色土块或白灰粉制成方便捏握的形状。苏美尔人就是用锋利的物体在光滑的泥板表面刻下楔形文字。
古埃及人则用芦苇毛笔在纸莎草茎杆制成的纸上书写。芦苇毛笔由细的灯芯草制成,尾部被反复敲打成柔软而分散的纤维,这样可以更好的蘸墨并将墨水释放去书写表面。通过不同的方式修剪尾端纤维甚至能写出从细到粗的多种线条变化。
古希腊人发明了一种由芦苇笔,它是由一种茎杆坚韧而内部中空的芦苇制成。笔尖切削方式的不同也让这种芦苇笔可以写出不同风格的字母。此外,如同现代的钢笔尖一样,不同的切削方式能让这种笔产生更丰富的表现效果。希腊的芦苇笔也比埃及的芦苇毛笔更加结实耐用。莎草纸广泛用于书写的同时,希腊人也将蜡涂在的黄杨木、象牙金属制成的薄片上书写。金属、骨质和象牙的笔尖应运而生。
十八世纪前后,古希腊人改进了羊皮纸的制作加工工艺,莎草纸逐渐被山羊和绵羊皮制成的羊皮纸所取代。
Page14
羊皮纸光滑的书写表面让书写精致小巧的字迹成为可能,可能正是羊皮纸的采用催生了羽毛笔时代的到来。羽毛笔由鹅或其他鸟类强韧的飞羽切削出笔尖制成,一次切削笔尖后,羽毛笔能保证很长时间的良好书写感受,远比芦苇毛笔耐用。因此,在公元500年左右的时间,羽毛笔广受欢迎并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可。英格兰约翰王就是使用羽毛笔在拉尼米德林地签署了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
除了在一些东方国家,羽毛笔成为最主要的书写工具,直到十九世纪金属笔尖投入量产。与此同时,人们一直尝试用犀牛角、动物骨等更加耐用的材料制笔。早在十五世纪,金属笔就广为人知,事实上,公元79年被火山埋葬的庞贝古城中曾发掘出类似现代金属钢笔的残片。这种早起的金属笔工艺粗糙却价格昂贵,因此,经济实用的羽毛笔依然在大众中占据不可撼动的统治地位。
羽毛笔搭配优质墨水,有显著的书法变现力。学者惯用简洁的书体以记录电光火石的灵感。普通民众也开始用自由而富有个性的书体。不同的国家也演变出具有民族特性的书体,华丽的意大利体,厚重的德文体,(page15)华贵明丽的西班牙文,优雅精致的法文以及自由随性的英文。
1750前后,读写能力日渐普及,学校和商务人士对简便耐用书写工具的需求日益迫切。虽然在1800年至1835年期间,其他羽毛笔代用品的销量激增,但是钢制墨水笔继羽毛笔后独占鳌头已成定局。一些名贵墨水笔用犀角和玳瑁为原料制作,还有一些以钻石或红宝石镶嵌在金尖上为特色。但是这些墨水笔都没能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金属墨水笔的确切发明人没有定论,自封的发明人却并不罕见。文献记载早在1780年英格兰伯明翰的开口环匠人哈瑞森制造了钢制墨水笔。1803年一个伦敦人怀斯用哈瑞森的原理制造出一批钢制墨水笔,以每支5先令的价格出售,这种钢笔已经推出便受到追捧。1820年,早期著名制笔商约瑟夫·基洛特成功推出了一种富有弹性的薄钢尖。
约翰·米切尔引入了机器制笔的技术,同时期的詹姆斯·佩里也在这一领域颇有建树。乔西亚·约书亚在1828年建成钢笔生产线,生产高品质低成本的钢笔,并为佩里生产笔杆。次年,他在制造的笔尖中加入中缝。随后的1830年,约书亚通过在笔尖和笔项间钻孔、两侧雕刻对称花纹的方式达到了增加笔尖弹性的目的,并正式获得了专利。
page16
钢制笔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传统不便的羽毛笔依然止步不前。钢尖高成本的缺点也因更高的书写效率和长久的使用寿命得到弥补。机械化的笔尖制造始于19世纪30年代,主要集中在新工业中心伯明翰。得益于读写能力的普及和广告业的发展,钢笔产业日渐兴旺,各式各样笔尖的笔尖销往世界各地。其中一个厂商甚至能提供超过四百种型号,其中不乏肖像纪念款和以当时著名人物和地名命名的特别款,如匹克威克(译者注:狄更斯作品匹克威克传的男主角)、奥尔和威弗利(译者注:苏格兰作家瓦尔特·司各特的小说)。
虽然大多数钢笔尖都设计得相当朴素,这一缺陷是精确定位的笔握制造商所填补。这其中不仅包括广受职员学生欢迎的简单木质设计,还有奢华的象牙、贝母和金银材质。珠宝商和工匠还为上流人士设计了精美雕花的金丝珐琅作品。一些精品甚至使用了早已被钢笔替代的羽毛笔造型。
钢笔尖的生产包含复杂的工序,原材料分割、切缝钻孔、增强硬度、冲压标记、雕花和成型,最后通过打磨调整和划线检测。
这些所谓的钢笔尖其实是蘸水笔尖,笔尖的设计被不断改进,目的只有一个:让书写者在每次蘸墨后能写更多的字。一些笔尖因此加入袋状或匙形的沟槽,以便蘸墨时能短暂贮存少许墨水。当笔尖的墨水用尽时,贮存的墨水会从沿着沟槽流向笔尖。另一种类型的贮水槽是靠旋转“笔翼”以达到增加贮墨的目的。某些其他款式附带配件,看上去像连接的对笔,理论上贮墨装置以或高或低的那个笔尖的形式存在。
所有这些努力不过是在显示人们的迫切希望:一种能自行贮墨的钢笔,这种希望在1883年纽约的路易斯·爱德森·华特曼先生制作出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墨水笔后得以最终实现。
page 17
美利坚合众国
主要制造商及简史
墨水笔是最私人的物品的之一。品味需求虽千差万别,但是即使最挑剔的顾客也能在大量现代的产品找到所爱。仅仅一百多年前,性能稳定的墨水笔还非常罕见且不为人知。
路易斯·爱德森·华特曼,在1883年于纽约开创了现代墨水笔的发展史,至今被誉为现代钢笔之父。几年内,随着墨水笔的可靠性被广泛认可,并成为不可缺少的随身物件,纽约成了企业家和投资者活动的中心区。
墨水笔制造商的数目虽还不多,但数百家企业涌入墨水笔制造领域,他们从批发商处采购零件,然后在租赁的车间组装。这种类型的厂商难以尽述,值得一提的有下面几家:
纽约麦克纳墨水笔集团(MACKINNON PEN CO.,NEW YORK):在1875年推出铱金笔尖,宣称其为世纪商务笔。
沃伦·兰卡斯特墨水笔厂(WARREN N. LANCASTER FOUNTAIN PEN,BALTIMARE,MD):成立于1879年并于1903年获得新型自吸墨式墨水笔专利。到1917年,该公司生产一系列自动吸水的安全笔。
约翰霍兰德金笔公司: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生产钢笔,1894年推出售价2.4美元的一款金笔,据说每次上墨能书写50张英式大页纸。
考氏墨水公司:1885年开始生产多种墨水,也是日本最早引进的产品之一。
保罗·沃特·布鲁斯伯格:1890年生产所谓“完美贮墨钢笔”,号称业界龙头,款式五十余种,销量超过二百万支。
纽约鹰牌铅笔公司:1891年推出鹰牌墨水笔,这种笔的笔杆内含玻璃瓶以储存墨水。
芝加哥鲁特集团:1899年推出的售价2.5美元的鲁特墨水笔,他们创造了一种行销模式:提供了一周免费试用的服务给潜在客户。
纽约鄂瑞琪集团:1884年成立,到1920供应“独立”、“君克”和“法尔坎”三款自来水尖笔,同时有名为“独立”和“麋鹿”的拉杆自来水安全笔问世。
page18
纽约林肯墨水笔公司:1896年推出实金笔尖硬橡胶雕刻笔身的林肯墨水笔,售价1美元。到1898年该公司还生产各种墨水笔配件,两年后,公司被费雷泽和盖耶集团收购。
从当时到1920年,威迪文、派克、犀飞利和永锋四巨头引领墨水笔制造领域。一战后,民众生活逐渐回归正常,战后美国工业空前繁荣,大多数墨水制造商转向生产高质书写用具,并使用更加吸引眼球的材料。最典型的例子是威迪文的波纹设计。派克也在同期推出的硬橡胶红色豆腐(派克世纪)。犀飞利推出终身保固的平衡系列,同期开始尝试使用塑料制作笔帽和笔管。到了1924年,塑料墨水瓶终于全面占领市场,墨水笔的颜色也空前丰富起来。
其他大大小小的想要在此领域有所建树的新厂商,齐尔顿、约翰 汉考克和勒鲍夫等,大多依靠新奇取胜,比如与众不同的上水方式或者独特的配件。
对于许多美国人来说上世纪二十年代是黄金时期,虽然并非十全十美。禁酒令导致了空前上升的犯罪率。1929年10月29日股票市场崩盘,投资者惊恐中用脚投票,抛售了一千六百万份股权。当大萧条来临之时,无忧无虑的生活彻底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民众为凋敝的经济买单。到了1931年,国家昔日的荣光恍若隔世,曾经不可一世的民族到了时代的十字路口。许多公司破产倒闭,齐尔顿和勒鲍夫两家马塞诸塞州的实力厂家也未定幸免。卡特墨水笔厂惨淡经营,最能没能熬过大萧条的1939年。
20世纪20年代末,大多数公司将他们的墨水笔重新设计新式造型。大萧条让墨水笔制造领域去芜存菁,到30年代时,新的上水结构和材料大量涌现,最大化墨水容量和观墨窗深受追捧。派克发展制造真空系列,犀飞利则专注于透明笔管的皮碗活塞墨水笔,其他厂商难以望其项背。
30年代即将过去而二战的硝烟尚未燃起,大多数厂商式微,部分甚至已经倒闭。犀飞利和派克依旧引领着整个行业,领头羊卓越的创新能力顺应时代的潮流。
即使如此,1920年到1940年的这二十年依旧是墨水笔发展的黄金时代,这是今日永恒经典的产生时期,包括派克世纪和真空,威迪文的涟漪和贵族,永锋的多来西和犀飞利的平衡系列。
20世界40年代初,美国及其他参战国处于战争紧急状态,大多数公司要首先满足军方订单。到1945年后,产量恢复到正常水平,墨水笔产业集中度空前提高。
威迪文,在30年代已风光不再,苦苦挣扎,到50年代寿终正寝。永锋凭借地平线系列勉强维持收支,最终集团的墨水笔业务被派克于1957年收购。曾经的“四巨头”格局变成了楚汉争霸,他们各自根据公众需求生产新的产品线,款式、上墨系统不断推陈出新,而热塑注模法的发明大大降低了墨水笔部件的生产成本。
page19(21)
50年代经济开始复苏,美国社会丰裕富足,股票市场再创新高。太空时代在1957年不期而至,苏联率先发射人类一颗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美国紧随其后在1958年升空了探索者一号对地贪色卫星。60年代空间技术迅猛发展,原子能发电技术同时产生。80年代,信息时代来临,电脑不再是大公司专有的巨型设备,个人电脑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
20世纪50年代,圆珠笔由于对墨水笔的价格比较优势而大范围占领市场。大约20年后,公众的视线又重新转回高质墨水笔,这种趋势到了80年代依然有增无减。无论欧洲还是美国,新市场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是制造领域。高质墨水笔的流行,伴随着恋旧情怀,催生了昔日经典钢笔的第二个春天。
一些款式由于他们优良的血统被人们喜爱,如40年代到80年代的经典之作派克51和派克61,犀飞利的TM和PFM,还有永锋的地平线。毋庸置疑,现代的杰作,比如派克75和犀飞利Targa也将成为未来的永恒经典。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