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蛟

V1

2022/11/18阅读:35主题:前端之巅同款

《乡土中国》

今日无人审稿,如若有人愿意帮我有偿审稿,私信联系。

故事的开始

前段时间读完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就想写一些感受,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动笔。

直到半个月前(11月2日),在费孝通先生诞辰 112 周年之际,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公众号推送了一篇文章费孝通饶有洞见的30句话,读懂中国和中国人[1],在品读这些经典的语句时,又把我的思绪拉回了安静的夜里,伴随着费老的文字,感受那熟悉而又陌生的乡土气息。

虽然文中不曾刻画过任何一个具体的人和事,但却总能让我想起那千里之外、二十年前的故乡里的人和那里发生过的事,都不曾逃得出费老的文字。

可见费老对脚下曾经的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曾经的人,有多么深刻的洞悉。

关于书和人

费孝通 1910 年 11 月 2 日出生于江苏吴江市,1933 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燕京大学是 20 世纪初由美国和英国基督教教会联合在北京开办的大学,后来在新中国 1952 年的高校院系调整中被撤销,资产被政府接收,各个学科被划分到清华、北大和中国政法。书的主要内容,来自费老在新中国之前,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任教期间的一些教学观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整理出版的十四篇连载的文章。

一些收获

如果想看书中的经典名句,看上面那篇文章就够了。下面主要是我的一些收获和理解。

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礼俗社会是指没有任何目的,只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形成的社会,就像我们每个人熟悉的故乡,每个人在那里生、在那里活、在那里死。满足基础的生活需求,并没有很宏大的目标。甚至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前,乡土的人民其实并不关心王朝更替、谁代替谁做了皇帝。因为和自己的生活关系不大,该剥削的还是剥削,相比之下风调雨顺,土地里长的庄稼更实在。

而法理社会,是为了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不管是中国曾经的“石油小镇”还是底特律的“汽车之城”,其实大多现在的城市都是这种形态。每个人来到城市里挣钱生活,前提也是必须参与到一件共同的任务里面去,或是研发一款产品,或是建造一个建筑,说大一点,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

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

这个引起了我的共鸣。差序格局表达的是一种以“我”为中心的多级环状格局。典型的如小家和大家,结了婚的人,会有自己的家庭,伴侣和孩子是在自己之外最近的一个环内;其次就是自己的父母兄妹;再外面就是叔伯等。在我的老家,通常能大年三十晚上一起过年吃年夜饭的,都是非常近的血亲;再外层就是白事中,能一起守灵、陪灵、哭丧的;再外面是春节初一挨家挨户去拜年的;等等还可以一直延伸出去。

就这样每个人都有一层层的环,而不同人的环环相扣,构成了中国乡土大地上非常复杂的人情关系网络,也影响着这片土地上每个人的做事规矩。典型的如:受关系远近影响的份子钱的多少。

阿波罗式和浮士德式

书中把男女关系分为阿波罗式和浮士德式。前者强调对差异的理解和接受,后者强调冲突是存在的基础,生命就是要克服阻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没有了意义,把生命看成是无尽创造和不断改变的过程。

由此来看乡土中的传统夫妻关系是阿波罗式的,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来熟悉身边的那个人,他们可能是无言的,但是彼此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可以理解彼此的含义。而长期共同生活的前提是,彼此认定这个人就是与之生活、与之死亡的那个人,一切都需要去接受。

现代关系更多是浮士德的。

四种权力

书中介绍了四种权力,分别是: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和时势权力。

横暴权力

一种能保持多方即便互相看不惯、有利益冲突、内心极度不满,但是却不会演变成暴力冲突的权力。这维持了社会的安定,而这种权力在传统乡土上往往靠的是仁义礼智信等文化的约束。唾沫星子淹死人,就像村口 CBD 就是对村里人的终极审判。

同意权力

一种经过别人同意而获得的权力。这在今天看来,可能并不太好理解。难道所有的权力不都是经过别人同意的吗 ?在传统的乡村中,很多生活上的事是需要通过不同差序中的人帮助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就是同意权力的传递。

长老权力

将长者和老者对后辈强制要求去做事的权力称为长老权力。为什么会存在这种权力 ?因为乡村中生活所需的很多技能是需要通过代际传递的。而在孩童还不理解不懂事的时候,要通过这种权力去让他做。比如:让自己的孩子对自己叫爸爸,让他吃饭,让他去学习生活的技能。以及在社会发展极度缓慢的年代里,子子孙孙的生活并不会和老一辈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他们遇到的问题一定可以在老一辈那里得到经验,而这种经验的可靠性里就包含了长老权力。

时势权力

一种在具体的时势下获得的权力。一旦生活中发生了突变,一种全新的、不曾遇到过场景出现,所有人都没有经验。经过多人的尝试,其中一个人获得了有效的方法时,大家都会相信他,而他也就获得了时势权力。这种权力和年龄无关。如:村里第一个买汽车的人,如果后面有人想买汽车,通常会去征求他的意见。时势权力在时代变革中会非常常见。

升华一下

近百年来,这片土地可以称得上是日新月异。相对比几千年来向土地讨生活的封建社会,今天的变革的确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同时发生的还有这片土地上的社会组织方式、协作方式以及治理模式。

物质的发展会比较快,但文化的演变却处处受着历史的牵绊。尤其是这个时代中,于传统乡村中长大,又走进现代化都市的一辈。眼前是看不懂的雾都,身后是回不去的乡土。

(完)

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乡土中国》?[2] ,是一位研究费孝通的学者受北京大学出版社邀请做的线上分享。

参考资料

[1]

费孝通饶有洞见的30句话,读懂中国和中国人: https://mp.weixin.qq.com/s/ScOgqmjlG9VFmOjFTIjD_A

[2]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乡土中国》?: https://mp.weixin.qq.com/s/HaQGPoKC89KqgBL48R1alw

分类:

阅读

标签:

阅读

作者介绍

陈海蛟
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