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江小南
V1
2023/03/23阅读:36主题:萌绿
【数据结构】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
1. 二叉排序树(BST)
1. 定义
二叉排序树,又称二叉查找树(BST,Binary Search Tree)。
一棵二叉树或者空二叉树,或者是具有如下性质的二叉树:
-
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关键字均小于根结点的关键字。 -
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关键字均大于根结点的关键字。 -
左子树和右子树又各是一棵二叉排序树。

对二叉排序树进行中序遍历,可以得到一个递增的有序序列。
二叉排序树可用于元素的有序组织、搜索。
2. 查找
左子树结点值 < 根节点值 < 右子树根节点值
若树非空,目标值与根结点的值比较:
-
若相等,则查找成功; -
若小于根结点,则在左子树上查找,否则在右子树上查找。 -
查找成功,返回结点指针;查找失败,返回NULL。
普通循环实现方法:
// 二叉排序树根结点
typedef struct BSTNode{
int key;
struct BSTNode *lchild,*rchild;
}BSTNode,*BSTree;
// 在二叉排序树中查找值为key的结点
BSTNode *BST_Search(BSTree T,int key){
while(T!=NULL&&key!=T->key){ // 若树空或者等于根结点的值,则结束循环
if(key<T->key){
T=T->lchild; // 小于,在左子树上查找
}else{
T=T->rchild; // 大于,在右子树上查找
}
}
return T;
}
递归实现方法:
// 二叉排序树根结点
typedef struct BSTNode{
int key;
struct BSTNode *lchild,*rchild;
}BSTNode,*BSTree;
// 在二叉排序树中查找值为key的结点
BSTNode *BSTSearch(BSTree T,int key){
if(T==NULL){
return NULL; // 查找失败
}
if(key==T->key){
return T; // 查找成功
}else if(key<T->key){
return BSTSearch(T->lchild,key); // 在左子树中找
}else{
return BSTSearch(T->rchild,key); // 在右子树中找
}
}
说明:使用普通循环最坏空间复杂度为O(1)。使用递归最坏空间复杂度为O(h)。
3. 插入
若原有二叉排序树为空,则直接插入结点;否则,若关键字k小于根结点的值,则插入左子树,若关键字k大于根结点值,则插入右子树。
// 在二叉排序树插入关键字为k的新结点
int BST_Insert(BSTree &T,int k){ // 注意取地址符,因为要修改地址
if(T==NULL){
T=(BSTree)malloc(sizeof(BSTNode));
T->key=k;
T->lchild=T->rchild=NULL;
return 1; // 返回1,插入成功
}else if(k=T->key){
return 0; // 树中存在相同关键字的结点,插入失败
}else if(k<T->key){
return BST_Insert(T->lchild,k); // 插入到左子树
}else{
return BST_Insert(T->rchild,k); // 插入到右子树
}
}
说明:新插入的结点一定是叶子结点。
使用递归插入的最坏空间复杂度为O(h)。
// 二叉排序树的构造
void Creat_BST(BSTree &T,str[],int n){
T=NULL; // 初始时T为空树
int i=0;
while(i<n){ // 依次将每个关键字插入到二叉排序树中
BST_Insert(T,str[i]);
i++;
}
}
4. 删除
先搜索找到目标结点:
-
若被删除结点z是叶子结点,则直接删除,不会破坏二叉排序树的性质。 -
若结点z只有一棵左子树或右子树,则让z的子树成为z父结点的子树,替代z的位置。 -
若结点z有左、右两棵子树,则令z的直接后继(或直接前驱)替代z,然后从二叉排序树中删除这个直接后继(或直接前驱),这样就转换成了第一或第二中情况。
注意:这里说的直接后继或直接前驱是二叉排序树经过中序遍历得到的序列。
z的后继:z的右子树中最左下的结点,该结点一定没有左子树。
z的前驱,z的左子树中最右下的结点,该结点一定没有右子树。
5. 查找效率分析
查找长度——在查找运算中,需要对比关键字的次数称为查找长度,反映了查找操作时间复杂度。
示例:
平衡二叉树:树上任一结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的深度之差不超过1。
2. 小结

作者介绍
江
江小南
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