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elly1024
2023/04/13阅读:18主题:前端之巅同款
研报精选230413
目录
-
【行业230413安信证券】传媒:AI+游戏,游戏板块梳理 -
【行业230413国金证券】AI行业研究:阿里“通义千问”重磅发布,生态入口优势有望落地全域智能 -
【行业230413中泰证券】电子行业:苹果MR深度报告:XR iPhone时代将至,把握MR创新成长机遇 -
【个股230413平安证券_吉林碳谷】原丝龙头,迎“风”起量 -
【个股230413西南证券_天佑德酒】青稞酒别具一格,真年份高端醇厚 -
【个股230413西南证券_康缘药业】引领中药创新,产品矩阵持续丰富
【行业230413安信证券】传媒:AI+游戏,游戏板块梳理

游戏内容的每一轮大繁荣都始于硬件终端的升级。客户端游戏的快速发展期对应个人电脑的快速渗透期,移动端游戏的快速发展期对应智能手机的快速渗透期。未来随着VR、AR硬件终端的快速放量,元宇宙游戏(沉浸式内容)有望步入快速发展期。
互联网的变现方式主要有4种:广告、游戏、增值服务、导流。游戏作为互联网重要的变现方式之一,总是能够吃到互联网用户渗透率快速提升的第一波红利。因此,在硬件终端变革之际,建议一定紧抓游戏板块。
AIGC赋能游戏的三个阶段:降本一提质一创收
AIGC加特下,游戏产业有望打破“成本、效率、质量”的不可能三角。大型游戏项目的开发周期以年为单位计,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资源等进行数量与种类都极其繁多的数字内容的开发,包括2D图像、3D资产、游戏剧情、音效、音乐、动作、特效等。因此,游戏行业存在一个难以攻破的“不可能三角”,即难以同时兼顾研发成本、研发效率与产品质量。
AIGC(生成式AI)的广泛应用,能够根据文本生成语音、根据主题生成场景、根据二维图像生成三维模型等,极大提升游戏的策划、音频、美术、程序等环节的生产力,压缩游戏整体项目的研发周期与人员规模,大幅降低游戏制作成本。
2022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2659亿元,研发费用占比15%左右。假设AIGC可节约研发费用30%~50%,则AIGC在游戏行业的应用市场规模为120~199亿元。
【行业230413国金证券】AI行业研究:阿里“通义千问”重磅发布,生态入口优势有望落地全域智能

行业观点
4月11日上午,阿里AI大模型“通义千问”于2023阿里云峰会重磅发布。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基础大模型的核心是能够支撑各行各业,阿里希望能够为客户与合作伙伴提供面向千行百业的专属大模型。阿里巴巴表示,所有产品未来都要接入大模型进行全面的升级,所有行业和所有服务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从M6项目到“通义千问”的发展之路。阿里AI大模型“通义千问”前身系阿里达摩院M6项目,阿里达摩院于2020年6月发布3亿参数基础模型,21年1月模型参数规模达百亿,同年5月达万亿参数,同年10月达10万亿,成为全球首个10万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并落地应用于天猫虚拟主播等40多个细分场景。22年9月达摩院发布“通义”大模型系列,打造业界首个AI底座,且兼顾大小模型的层次化建构体系。
C端应用:构造全域智能生态场景。我们认为,阿里入局AI大模型竞争的核心优势不仅在于算力算法层面的优越性与C端生活场景数据的丰富性,而且在于能够精准把控C端用户的生态入口。阿里大模型“通义千问”有望基于其升级版天猫精灵(智能居家入口)、淘宝(智能电商入口)、钉钉(智能办公入口)、高德地图(智能汽车入口)等,协同合作厂商共建阿里系生态,借助多项生态入口打造覆盖“衣食住行工”的全域智能生态场景。目前,发布会已披露三大场景:智能居家:通义千问×智能家居(天猫精灵等),有望成为具备个性化故事生成、个性化歌单推荐、个性化菜谱生成等功能的智能生活助理。智能办公:通义千问×钉钉,有望实现AI智能生成群聊摘要、AI辅助内容创作、AI自动总结会议纪要、AI拍照生成应用等功能。智能购物:通义千问×淘宝,有望实现对话生成智能购物助手、智能品牌推荐、智能品类推荐、智能活动策划、文字生成图片、以图搜同款、个性化商品生产等功能。
B/G端应用:AGI落地千行百业,AIforX时代将至。阿里生态内A股产业链相关公司或将率先受益:恒生电子(通义千问×金融)、千方科技(通义千问×交通)、南威软件(通义千问×政务)、新开普(通义千问×教育)、光云科技(通义千问×电商)、安恒信息(通义千问×网安)、金桥信息(通义千问×法律)、税友股份(通义千问×税务)、超图软件(通义千问×设计)、卫宁健康(通义千问×医疗)。
投资建议
C端智能家居场景推荐关注国内全屋智能头部厂商萤石网络,智能电商场景推荐关注阿里体系内电商SaaS服务商光云科技;B/G端应用推荐关注阿里生态行业IT标的恒生电子、千方科技、南威软件等(完整推荐组合详见正文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海外基础软硬件使用受限的风险;AI应用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行业230413中泰证券】电子行业:苹果MR深度报告:XR iPhone时代将至,把握MR创新成长机遇

硬件生态双升级+AIGC赋能,XR有望实现快速发展。XR是VR、AR和MR的集合,VR的应用和技术都较AR更为成熟,未来VR向MR混合现实形态升级亦是确定性趋势。受宏观经济和产品定价等因素影响,2022年全球VR出货小幅下滑,但行业成长大趋势不改,根据WellsennXR数据,2025年全球VR头显销量预计达3500万台,2022-25年CAGR达53%,行业成长驱动力主要来自:1)硬件终端升级:轻薄化、分辨率提升、显示屏升级、IPD调节、变焦显示、全彩透视、裸手交互、眼动追踪等;2)内容生态拓展:从游戏向泛娱乐、泛社交拓展打开C端空间上限,教育、医疗、工业等B端领域具备想象空间;3)AI+VR/AR加速落地:AI可降低内容生成成本、优化硬件感知交互效果,4月11日Innovative Eyewear发布首款支持GhatGPT的智能眼镜应用程序Lucyd,将显著提升语音交互效果,结合此前Meta发布的可进行任意图像切割的SAM模型,VR/AR音频/图像/视频多模态交互空间快速打开,推动AI+VR/AR加速落地。
苹果MR发布在即,有望开启XR的iPhone时代。苹果在VR/AR领域已布局多年,2010年开始陆续收购/投资相关技术企业,苹果MR自2016年项目启动至今已打磨七年之久,集齐了多项前沿技术,有望开启XR的iPhone时代,成为继iPhone、iPad、Mac、iWatch之后全新现象级终端,引领XR技术升级新趋势。1)光学显示:苹果预计采用Pancake+Micro-OLED方案,PPI预计达到3400,远高于现有OLED和Fast-LCD方案产品,现阶段Micro-OLED商业化应用主要受高成本制约,随着苹果MR发布以及屏厂扩建产能落地,MicroOLED有望在XR端加速渗透;此外,苹果MR的单目独立+电驱自动IPD调节配置也将加速XR头显IPD调节系统的普及和升级。2)感知交互:苹果MR预计配备15颗摄像头并支持全彩透视,可实现AR和VR模式平滑切换,通过“手势交互+眼动追踪+指环”技术串联实现无手柄操作,此外,面部识别、腿部追踪等交互功能亦是亮点,有望刷新大众对XR感知交互的认知。3)芯片:苹果MR预计将采用双芯片设计,即图像信号处理器(代号Bora)+SoC芯片(代号Staten),SoC芯片Staten预计为M2系列芯片。4)生态内容:苹果MR或具备苹果生态多设备互联功能,将带来更高的生态便捷性和更丰富的内容体验,在娱乐、办公等领域具备广阔应用空间;同时,3DFaceTime会议、AIGC应用、视频生态也是苹果MR生态内容主要亮点。
苹果MR创新机遇,产业链核心标的有望深度受益。首款苹果MR发布在即,第二代平价版苹果MR有望于2024年底发布,性能迭代和价格下行有望驱动出货量迈上新台阶,苹果MR产业链核心标的有望充分受益。此外,苹果作为全球消费电子创新风向标,MR的发布有望刷新大众对VR产品的认知,叠加Meta、Pico、索尼等其他VR品牌在硬件生态端持续升级,VR市场有望加速发展,国内产业链相关标的亦将受益。
建议关注:
1)苹果MR产业链核心标的:立讯精密(整机代工)、长盈精密(结构件)、兆威机电(IPD调节模组)、高伟电子(摄像头模组)、领益智造(功能件/结构件)、华兴源创(Micro-OLED检测设备)等;
2)其他VR核心标的:歌尔股份(声学/光学/整机代工)、龙迅股份(视频桥接芯片)、韦尔股份(摄像头CIS芯片)、舜宇光学科技(摄像头镜头)、三利谱(Pancake光学模组)、隆利科技(MiniLED背光模组)、紫建电子(电池)等。
风险提示:终端需求不及预期,苹果MR创新不及预期,研报使用的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个股230413平安证券_吉林碳谷】原丝龙头,迎“风”起量

吉林碳谷(836077)
平安观点:
国内碳纤维原丝确定性龙头,聚焦大丝束,大规模放量在即。公司拆分自老牌腈纶企业,起步于小丝束原丝,2016年产品转型,2018年开启大丝束规模化生产,现已拥有1K-50K全产品量产能力,业务聚焦大丝束,未来将向75K、100K等更大丝束进军。截至2022Q3,公司原丝产能合计约4.3万吨,大丝束产能近3.3万吨,占比76.9%。据公司发布的业绩快报,2022年营收达20.8亿元,yoy+71.9%;归母净利6.3亿元,yoy+108.1%。
随着15万吨/年原丝扩建项目的12条产线在未来3年陆续投放,公司业绩增长空间大,对国内原丝市场供需结构的影响作用也将进一步加强。
首创新技术,开拓新客源,降本增效逐步兑现。1)公司独创三元水相悬浮聚合工艺和以DMAC为溶剂的湿法两步法原丝生产技术,打破海外长期垄断的技术壁垒,助力大丝束原丝大规模、低成本生产,在纺丝速度和一级品率上也均有明显突破。2)公司背靠吉林市国资委,深耕吉林&宝旌系客户资源,并积极开拓宏发系客源,下游客户扩能计划持续推进,公司作为原丝龙头,具备庞大的需求增量空间。3)技术创新+规模效应,公司的单位材耗、能耗和制造费用均降至相对低点,叠加供应紧张推动原丝售价上行,2020年至2022Q1-Q3大丝束原丝毛利率从31.25%升至40.15%,未来公司将以提高纺速、扩大规模等方式进一步降本。
行业核心驱动力:风电起量领航,氢能开启增势,高端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1)T300级碳纤维产能大规模释放,价格下行至经济平衡点,全面替代玻纤成为风电叶片主流用材,以价换量逻辑兑现,打开利润空间;2)政策驱动,氢能产业加速布局,应用场景逐步打开,车载储氢瓶市场或将成为碳纤维需求的新增长极;3)航空航天领域用材具高技术壁垒和进入壁垒,海外国家出口限制推动了我国高性能碳纤维自研技术的持续突破,未来国产碳纤维有望在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进一步打开国产替代空间。供给端:石化企业大规模扩产,原料丙烯腈供应充足;原丝环节,根据各厂家产能规划和下游需求情况,预期今年仍将维持紧平衡状态;低端碳纤维因多家新进入者投产在即加上原厂家扩产,预计供应充足,而中高端技术壁垒高,可量产企业有限,产能释放较慢,预期供应仍较紧张。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15万吨/年扩产项目预计在近3年内分三期陆续投产,产能规模持续领先,规模化放量带来的利润空间可观。同时,终端风电市场需求释放在即,下游碳纤维厂商产能不断扩大带来较大的原丝需求增量,或将对原丝价格形成一定支撑。综上,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0.8、29.8、40.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3、8.8、11.2亿元。对应2023年4月12日的PE为22.4、16.2、12.7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项目进度不及预期。若公司大规模扩产项目未能按计划投产放量,或将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影响。2)碳纤维需求难释放的担忧。若终端风电市场难起量,碳纤维需求短期难见起色,或将延续相对低迷的状态。3)原丝和碳丝供给过剩的担忧。若市场上原丝新建和扩建项目大规模放量,导致供过于求,原丝和碳纤维价格将面临下跌的风险。4)竞争加剧的风险。新进入企业的项目投产放量,以及下游客户开始自产原丝,或将对公司业绩和市场地位形成一定压力。
【个股230413西南证券_天佑德酒】青稞酒别具一格,真年份高端醇厚

天佑德酒(002646)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受益于消费升级、品牌意识增强、消费者偏好多元化,高端、次]高端市场持续扩容,白酒细分品类持续丰富,公司是青稞酒细分品类龙头,且具备坚实消费者基础,将充分受益于消费结构升级和口感多元化。2、2019年以来,公司深度调整品牌、产品、渠道,大力推进真年份认证,强化高端品牌定位,发力产品结构升级,聚焦次高端、中端;公司省内市场占有率在45%左右,品牌基础坚实,百元以下产品营收占比为55%左右,结构优化空间广阔。3、区域布局聚焦青海、甘肃市场,受益“兰西城市群一体化”建设,基地市场显著拓宽;省外重点布局陕西、河南、北京等战略市场,不断提高品牌渗透率,成长空间持续扩张;公司省外营收占比在25%左右,具备一定消费者基础,全国化布局将持续拓宽成长空间。
行业马太效应明显,名优白酒份额持续提升。1、高端一线名酒充分打开价格空间、完成消费者培育,随着消费者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市场加速向名优白酒集中,高端、次高端赛道持续扩容,未来三年复合增速约17%、21%。2、青海经济复苏弹性十足,旅游消费蓄势待放,青稞酒作为青藏文化代表,将充分受益旅行消费复苏;此外,青海省内大众消费向100-300元价位、商务消费向500元价位快节奏升级,市场扩容空间广阔。
品牌、产品、渠道深度调整,结构升级蓄势待发。公司在品牌、产品、渠道三个维度上深度调整,积聚起的发展势能强劲。品牌端:高举高打进行品牌建设,积极打造青稞酒品类差异化特色,通过真年份认证赋能品牌塑造,品牌高度持续提升。产品端:公司新品培育能力突出,核心品牌升级有序,聚焦国之德真年份G6、岩窖、人之德等新品培育和推广,有序推进产品结构升级,产品线不断拓宽,价格带覆盖全面。渠道端:甘青市场持续推进全控价深度分销模式,市场掌控强势有力,渠道推力持续增强;省外重点开拓新疆、宁夏、西藏等环青海市场,积极布局陕西、河南、北京等战略市场,持续扩展市场覆盖面,积极拓展成长空间。
未来路径:经营质量显著提升,品牌振兴路径清晰。1、公司聚焦次高端和中端,国之德真年份G6主动引领、承接商务消费升级,人之德卡位省内主流消费价格带,积极打造价格标杆,持续推进产品结构升级。2、西北旅游经济持续向好,消费复苏空间广阔,公司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竞争优势突出,将充分受益行业复苏红利。3、公司深度调整成效显著,费用结构持续改善,积聚起的经营势能强劲,规模效应下利润弹性十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在75%左右。公司聚焦产品结构升级,稳步推进全国化布局,业绩弹性将持续释放,给予公司2024年28倍估值,对应目标价20.1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个股230413西南证券_康缘药业】引领中药创新,产品矩阵持续丰富

康缘药业(600557)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主力品种奠定基础,热毒宁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有望成为过10亿品种,金振口服液保持双位数高增。2)强化非注射剂业务布局,培养二线梯队潜力品种,预期2023年非注射剂产品同比增速不低于23%。3)研发实力雄厚,在研管线丰富,1-2项中药Ⅲ期临床项目有望在2023年获批。
打造热毒宁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金振口服液三个核心大品种,为公司销售规模稳定增长打造强壮根基。1)热毒宁注射液:专人专做,提升急诊、呼吸等成人科室市场份额,2022年该品销售规模恢复性增长,销售额有望迅速恢复至10亿规模;2)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牢固确立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作为首个特异性PAF受体拮抗剂的新药品牌地位,强化与其它银杏类制剂品种的学术阶层区隔,并整改低消化医院,未来该品有望成长为10亿规模大单品;3)金振口服液:充分利用独家基药品种、儿童药品的优势加快医院终端开发工作,重点开发高端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县区级综合人民医院。2022年首次销售规模达10亿元,未来该品有望保持双位数高增长。
强化非注射剂业务布局,培养二线梯队潜力品种。2022年颗粒剂、冲剂的收入同比增长104.5%,主要系杏贝止咳颗粒、散寒化湿颗粒销售额上升所致;凝胶剂的收入同比增长417.7%,主要系报告期内筋骨止痛凝胶销售额增长所致。根据公司股权激励目标,即以公司2022年非注射剂产品营业收入为基数,2023年非注射剂产品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3%,公司将非注射剂产品收入增速设置为解锁条件之一,表明公司对非注射剂销售额增长的信心。
研发实力雄厚,在研管线丰富,为公司未来长期发展奠定基础。2022年公司持续加码创新研发,研发费用为6.1亿元,同比增长21.2%,研发费率为13.9%,研发费用率远高于可比公司。公司创新研发实力强劲,截至2022年末公司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71件,拥有中药新药54个、化学药新药9个,在国内中药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上市中药新药中,银翘清热片获批首个1.1类新药、苓桂术甘颗粒获批首个3.1类新药。截至2022年末有19个在研项目,其中有15个中药项目(1项获批注册批件、3项Ⅲ期临床、8项Ⅱ期临床、1项Ⅰ期临床、2项上市后临床研究);3个化药项目(1项申报临床、2项Ⅱ期临床);1个生物制品(Ⅰ期临床)。1-2项中药Ⅲ期临床项目有望在2023年获批。
盈利预测:公司是优秀的现代化创新型中药企业,主力品种持续放量,新药研发逐步兑现,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7/8.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5.9%/28.5%/16.9%。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预期风险;疫情复发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关注@漫游随机,后台留言"研报+日期"获取当日全部研报🗂️请注意当日研报集合需次日生成
作者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