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elly1024
2023/05/08阅读:18主题:前端之巅同款
研报精选230508
目录
-
【行业230508浙商证券】轻工制造22A&23Q1综述专题报告:春光初现,家居造纸底部确立、文娱个护不乏亮点 -
【行业230508山西证券】食品饮料22年年报&23Q1季报总结及中期展望:白酒业绩分化,大众品底部复苏 -
【行业230508国信证券】金属行业5月投资策略:需求改善及加息尾声,看好工业金属和黄金 -
【个股230508国金证券_三未信安】从芯出发,乘风而起 -
【个股230508天风证券_阿尔特】AI赋能汽车设计降本增效,研发+制造双轮驱动扬帆出海! -
【个股230508国金证券_秦川机床】股东变更加速成长,释放利润弹性
【行业230508浙商证券】轻工制造22A&23Q1综述专题报告:春光初现,家居造纸底部确立、文娱个护不乏亮点

投资要点
复盘22A&23Q1的业绩,文娱个护表现有超额,家居造纸底部基本确认。我们认为行业阴霾正在消散,必选消费的复苏伴随线下消费场景开启已在途中,看好全年超额表现、持续推荐优质个股布局;家居造纸潮玩受制于可选属性修复相对缓慢,但伴随地产链条修复、成本回落、消费力复苏,预期23Q2后收入盈利后续改善动能明确。
家居:业绩低点已经确认,布局后续逐季改善
业绩回顾:1)收入端:22Q4定制龙头展现韧性,23Q1志邦增速逆势领跑,智能单品表现靓丽。2)利润端:收入规模效应未体现,高费用率拖累利润表现。3)展望23年:伴随保交楼推进地产数据修复、疫后线下客流和工厂订单回暖,预计经营修复、逐季回暖,部分龙头企业计划推行激励和改革释放成长红利。
投资建议:1)零售家居:短期Q1经营承压,拉长来看龙头在逆势中的多项布局小企业较难效仿,在市场转好环境下预计迎来更强的兑现。当前位置推荐个股的估值性价比突出的顾家家居(对应23年PE为14.5X,下同)、索菲亚(12.6X)、敏华控股(9.9X),同时欧派家居(22X)正经历新一轮组织变革、有望焕发新的成长活力。2)工程家居:Q1兑现优,全年保交付拉动可见度高,择优布局江山欧派(18X)、关注皮阿诺、王力安防。
必选消费:晨光公牛表现优异,百亚明月略超预期
业绩回顾:1)文具&办公集采:晨光股份凭借充分卡位校边店渠道、数字化赋能终端精准营销提高网点转化率等方式,表现优于行业整体。2)电工照明:公牛集团23Q1收入同比+8%,收入增速受疫情、春节假期、渠道库存水位偏高、装修节奏等因素略有扰动,Q2有望提速。3)近视防控:22Q4及23年1月受疫情+春节假期等扰动,2月以来需求回暖,明月镜片、博士眼镜、爱博医疗、欧普康视23Q1收入增速环比均有回暖。4)个护&生活纸:百亚等品牌型企业及豪悦等头部代工龙头表现较优。5)口腔护理:倍加洁及登康口腔23Q1收入增长良好,看好板块长期发展潜力。6)潮玩:泡泡玛特线下场景恢复,线上静待复苏,海外开店新动能。
投资建议:1)必选龙头:3月后需求有序回暖终端动销快速修复,晨光股份依托自身强大渠道力、产品力、及品牌力推动收入增长提速,同时看好经营效率持续提升,关注公牛集团;2)近视防控:近视管理品类需求景气度高,产品渗透率预期随着线下消费场景修复快速提升,明月镜片等相关个股收入及利润端延续快速增长确定性强;3)个护&生活纸:关注百亚股份、中顺洁柔等自主品牌标的在加大营销投入、把握电商及新零售高增渠道、产品持续升级优化、费用投放效率提升、原材料成本回落下收入及利润端均有望高增标的。代工企业建议关注研发能力领先、客户质量优异、可穿脱及超透气新品上市带来增量的豪悦护理;4)口腔护理:口腔护理赛道增长平稳,行业规模随产品升级、渠道线上化拓展、品类日益丰富持续扩容。登康口腔口腔护理赛道龙头预计通过内生外延表现优异,长期成长动能充足,关注倍加洁。5)潮玩:泡泡玛特业绩拐点已现,看好23年修复弹性。
造纸:成本超预期下行、补库周期将至,盈利弹性亟待释放
业绩回顾:1)特种纸:板块综合承压,华旺科技表现亮眼,仙鹤股份符合预期。2)大宗纸:业绩承压,太阳纸业超额明显。
投资建议:展望23Q2,关注细分纸种价格催化、吨盈利边际变化,特种纸盈利弹性即将兑现,回调建议布局,大宗纸底部位置安全边际较高,景气周期起点将至布局正当时。1)特种纸推荐布局特种纸平台型龙头仙鹤股份(23年15X),高景气度的中高端装饰原纸龙头华旺科技(23年12X)。2)大宗纸推荐布局护城河深厚的太阳纸业(23年11X,当前PB为1.3X,处于5%分位),山鹰国际(23年11X,当前PB为0.8X,处于21%分位),关注博汇纸业、顺周期弹性标的玖龙纸业。
包装:原材料下行利润如期兑现,静待需求改善
业绩回顾:1)纸包装:3C景气下行拖累需求,成本弹性持续释放;2)金属包装:两片罐海外产能盈利优势显著,国内格局缓慢优化。3)塑料包装:石油反周期盈利上行,关注塑料循环包装加速渗透。永新股份连续3个季度扣非净利率提升,喜悦智行Q4毛利率36.92%,环比+9.19pct。
展望23年:包装印刷个股延续分化、原材料成本走弱综合利好盈利改善。
出口:库存有序去化,静待Q2进一步修复
业绩回顾:1)库存有序去化,Q2-Q3或能恢复常态。2)需求端可选环比维持韧性,必选高通胀下环比略有下行。3)细分品类出口具差异,匠心家居、海象新材分别通过强产品力与产能释放后核心客户拓展实现了业绩边际快速修复,23年有望进一步展现α。
展望23Q2:我们认为需求端若能维持相对稳定,伴随Q2-Q3库存有序消化,海外客户恢复常态化下单叠加22年去库形成低基数,整体承压较久的可选品类或能率先迎来边际修复与同比收入端稳健增长,当前无需过度悲观。
电子烟:国内监管落地,海外需求持续成长
业绩回顾:1)国内市场:规范下销售触底,后续存在回暖预期。2)海外市场:稳健成长,英美烟草表现亮眼、菲莫IQOS增速向好。
展望23年:海外景气延续,持续推荐电子烟供应链龙头思摩尔国际,盈趣科技。
风险提示:贸易环境持续恶化,地产调控超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纸价涨幅低于预期。
【行业230508山西证券】食品饮料22年年报&23Q1季报总结及中期展望:白酒业绩分化,大众品底部复苏

投资要点:
22年整体食品饮料板块收入端增速放缓,利润端稳步增长。2022年食品饮料(中信)行业整体实现营业总收入9938.06亿元,同比增长7.70%,实现净利润1813.02亿元,同比增长11.02%,归母净利润1754.37亿元,同比增长11.25%。2022年在多地疫情反复&经济承压之下,整体食品饮料板块收入端表现出较强韧性,实现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利润端,在原材料成本上涨背景下,各企业积极推进产品结构升级&控费增效,助力其增速优于收入端增速。
伴随去年12月疫情封控解除,同时叠加23年春节旺季背景,消费场景逐步复苏,2023Q1行业收入利润均有所增长,利润增速优于收入增速。23Q1食品饮料(中信)行业整体实现营业总收入3003.59亿元,同比增长10.90%,实现整体净利润721.35亿元,同比增长17.35%,归母净利润实现702.74亿元,同比增长17.94%。
白酒板块高端/地产酒表现优异,次高端分化加剧。2022年白酒行业整体面临全国多地疫情反复,消费场景趋势,需求相对疲软,终端动销整体承压的大环境。虽各种扰动因素下承压,但在产品结构优化及区域消费升级助力下,23Q1白酒板块整体实现营业总收入1311.81亿元,同比增长15.39%,实现归母净利润535.23亿元,同比增长19.12%。分价格带来看,高端酒对应的送礼场景基本恢复,业绩表现稳健,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16.53%/+19.73%;次高端业绩出现分化,其中有基地市场备书的次高端酒企表现相对较优,整体次高端酒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10.59%/+12.93%;地产酒在春节返乡潮背景下,消费场景较快复苏,业绩表现较好,地产酒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23.47%/+26.22%。整体来看,在22年底封控解除,春节旺季消费场景逐步恢复背景下,整体白酒行业周期逐步向好,多数酒企采取以价换量,库存得到有效消化。23Q1板块毛利率为80.85%,同比+0.45pcts,高端酒和地产酒表现较优,毛利率同比分别+0.38/+0.53pcts,次高端酒在动销承压下,毛利率亦承压,23Q1毛利率同比-0.63pcts。啤酒板块22年疫情下销量增速放缓,高端化进程持续。2022上半年啤酒行业现饮渠道受到管控,动销有所放缓。6月后伴随华东等地疫情解封,需求端持续回暖,加之夏季多地气温较高推动啤酒终端需求。综合之下,22年啤酒行业整体销量略有承压,但在吨价同比提升助力下,22年上市啤酒企业实现总营收654.98亿元,同比增长7.25%,实现归母净利润58.69亿,同比增长12.95%。23Q1伴随多地封控解除,餐饮等消费场景阶段性修复,助力啤酒行业在去年低基数背景下销量实现高增。23Q1上市啤酒企业分别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195.74/19.81亿元,同比+12.98%/+29.82%。板块23Q1毛/净利率分别为39.38%/10.12%,同比+0.09/+1.31pcts,一季度部分原材料成本上升压力虽有所趋缓,但整体仍处于高位,毛利率略有提升,但在各酒企控费增效背景下,净利率水平稳定提升。总体来看各啤酒企业吨价提升趋势不变,长期看行业仍处于升级过程中。
食品板块底部确立,期待边际改善。乳制品板块疫情下需求复苏缓慢,区域乳企表现较优。22年/23Q1乳制品板块分别实现收入1923.77/509.96亿元,同比+7.75%/+5.60%;实现归母净利润105.00/41.57亿元,同比-1.25%/+2.24%。2022年多地疫情反复,消费场景的缺失对需求造成压制;供给端封控区域终端暂停营业,综合之下大部分乳企收入端有所承压。23Q1春节在返乡潮带动下,作为区县市场礼赠首选的常温奶产品,动销超预期。但春节后整体需求处于弱复苏态势,叠加去年同期高基数背景,行业整体有所承压,其中龙头企业着眼全年,更为关注渠道良性发展,一季度实现平稳过渡;而区域乳企受景气新品类带动表现更优。23Q1原奶价格同比略有下降,整体保持稳定;费用端,在收入增速下降背景下规模效应收缩,同时广告费用按照预期收入投放,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整体乳制品板块盈利端承压。展望23年二季度及以后,原奶价格预计整体平稳或略有下降;加之乳企费用投放在总体理性前提下,保持正常节奏,盈利能力有望环比向好。调味品板块消费疲软背景下,企业业绩分化。整体来看,22年/23Q1调味品板块分别实现收入485.80/133.37亿元,同比+5.28%/+4.09%;实现归母净利润77.65/26.66亿元,同比-14.98%/+4.62%。2022年全年调味品板块整体需求、成本双承压持续。23Q1餐饮端需求逐步改善,主动进行渠道拓展及产品品类丰富的企业,营收表现较好,企业业绩有所分化。总体而言去年四季度以来仍是调味品板块基本面的相对低点,疫后伴随需求逐步企稳,受益于低基数,调味品板块有望轻装上阵。休闲食品板块业绩承压,零食专营渠道表现亮眼。整体来看,22年/23Q1休闲食品板块分别实现收入774.20/189.18亿元,同比-1.01%/-3.30%;实现归母净利润43.37/14.81亿元,同比-31.72%/+24.87%。2022年在疫情反复扰动影响下,需求及商超客流影响,板块整体经营承压。23Q1开始部分原材料价格有所下降,成本压力趋缓,盈利能力逐步向好。23年伴随零食贩卖店渠道进一步下沉,其营收规模仍有望保持良好增长。其中率先在该渠道布局的休闲食品品牌有望在该渠道下沉放量期间,不断提升市占率从中受益,业绩表现相对亮眼。
投资建议:今年二季度之后伴随消费旺季逐步到来,同时在房地产相关刺激政策不断出台综合作用下,国内经济有望逐步复苏,消费者收入水平及消费信心逐步恢复,预计食品饮料行业将渐入上行周期。白酒方面,目前板块情绪已逐步筑底,估值性价比凸显,后续消费旺季、低基数等利好因素显现,板块逐步向好趋势明确。1)首选确定性个股,坚守需求韧性及估值优势。优先推荐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重点关注泸州老窖、今世缘及古井贡酒;2)同时关注自身改革品种顺鑫农业;大众品方面,目前整体大众食品板块经历前期的回调,逐步步入合理区间。23年伴随消费逐步恢复,期待其释放业绩弹性。大众品建议重点布局:短期结构升级&成本压力减缓、长期竞争格局优化标的:1)首选短期产品高端化依旧、成本压力趋缓,同时长期竞争格局优化的啤酒板块,重点推荐青岛啤酒、重庆啤酒、建议关注燕京啤酒;2)细分龙头在产品及渠道变革下,有望迎来加速改善的标的:推荐千禾味业、建议关注安井食品以及甘源食品等;3)估值进入中长期合理区间,同时受益行业竞争格局确定性机会的标的,推荐伊利股份等;4)中长期布局业绩压力见底,逐步释放收入利润弹性的标的:建议关注绝味食品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食品安全事故;政策变化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产能投放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国内外疫情反复等。
【行业230508国信证券】金属行业5月投资策略:需求改善及加息尾声,看好工业金属和黄金

工业金属及材料行业分析:看好二季度需求推动价格上涨
下游需求复苏,环比改善。4月工业金属需求继续改善,虽然面临金属价格内强外弱,进口增加、出口减少,但工业金属去库存速度不亚于往年,因此国内表观需求数据亮眼,我们测算铜、铝、锌在4月份的表观需求增速均在10%-20%之间。但随着4月下旬需求端的高频数据走弱,导致需求预期偏弱,工业金属价格表现不佳。我们继续看好房地产竣工端对有色金属需求的拉动作用,并认为这种需求具备持续性。叠加去年低基数因素,需求增速继续上行。同时工业金属库存均处于历年同期偏低水平,继续去库导致现货紧俏,工业金属价格有望突破震荡区间继续上行。
黄金行业分析:加息终点预期走强,金价创历史新高
5月4日,美联储公布5月FOMC会议声明,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25BP至5.0%-5.25%区间,符合市场预期,为200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前瞻指引中,删除了预计一些额外的政策紧缩可能是适合的表述,变化为委员会将持续跟踪数据并评估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在新闻发布会中,鲍威尔也表达了当前的政策是紧缩的,实际利率约为2%,明显高于中性利率。虽然目前并没有完全排除进一步加息的可能,后续还要看数据变化,但因为银行风险事件的发酵以及债务上限问题,5月为本轮紧缩周期最后一次加息的可能性提升。目前市场预期年内即会出现降息。CME工具显示6月不加息概率为90%,降息25BP预期为10%;7月大概率开启首次降息。美国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初值1.1%,预期1.9%,前值2.6%。分项来看,美国私人消费对实际GDP的环比拉动率为+2.5%,私人投资对实际GDP的环比拉动率为-2.3%。
新能源金属行业分析:锂价止跌企稳的信号逐步显现
4月锂价触底反弹:国产电碳价格在2022年11月中旬快速达到最高点将近60万元/吨左右的价位之后,进入快速调整的阶段,一直到4月末触底后有所反弹。亚洲金属网数据显示,国产电碳价格在4月26日达到今年的最低点16.75万元/吨,27日、28日连续两天价格都有所上调,最新报价在14.75万元/吨,锂盐价格止跌企稳的信号逐步显现。
4月钴价继续下探:MB标准级钴最新报价15.75美元/磅,今年年初至今下跌约28%,4月下跌约14%;国内电钴最新报价25万元/吨,今年年初至今下跌约20%,4月下跌约11%。4月,国内电钴市场前期刚需接单后,下游企业原料采购积极性并不高,刚需采购为主;国际MB钴价震荡下行,钴原料主流供应商系数下调至53%-56%左右,短期内钴原料价格已跌至底部区间。
4月镍价有所分化:LME镍月末报价2.43万美金/吨,较月初上涨2.79%;沪镍月末报价18.23万元/吨,较月初上涨4.68%;国产镍铁(10%min)月末报价1110元/吨度,较月初下跌0.89%;国产电池级硫酸镍月末报价3.175万元/吨,较月初下跌9.93%。4月镍价先扬后抑,基本面偏弱格局下主要是由宏观情绪主导价格走势。
稀土行业分析:需求弱势运行,价格承压下挫
稀土指标有序增长,进口矿供应持续恢复。2023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2.0万吨和11.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18%,较2022年指标一半均增长14%。考虑到稀土的战略资源定位,总量指标管控或将长期存在,其增长将与市场需求增长以及环境承载能力密切相关,弹性有限。2022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中国稀土矿进口量有所下降,全年缅甸及美国稀土矿进口量折百REO为5.6万吨,同比下降11.6%。从2023年1-3月进口矿数据来看,美国和缅甸进口稀土矿折百REO进口量为1.99万吨,同比增加45.0%,稀土供应持续恢复。缅甸矿进口大幅增加,主要因关口运输正常,辅料、人工入缅重组。4月,据相关报道,缅甸佤邦政府发布红头文件,2023年8月1日后矿山停止一切勘探、开采、加工等作业。缅甸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克钦邦,部分在佤邦地区,若后续停产,对行业供应存在小幅扰动。
钢铁行业分析:减产预期提升,盈利有望改善
需求弱势运行。此前,市场对“金三银四”保有较高预期,但四月来钢材表观消费量保持弱势运行。4月,五大钢材表观消费量周均值为1003万吨,2021、2022年同期分别为1194万吨、1004万吨;其中,中厚板需求相对较好,4月周均表观消费量为152万吨,2021、2022年同期分别为137万吨、141万吨。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指出,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
减产预期提升。从统计局数据来看,1-3月,我国粗钢累计产量达2.6亿吨,同比增长6.1%,对应1818万吨。若后期执行平控甚至压降政策,粗钢产量存在较大下降空间。短期,限产预期仍在博弈。因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钢材价格大幅下滑,且下滑幅度大于原料端,行业盈利再度恶化。截至4月28日,钢厂盈利率26.4%,环比下降16.0,同比下降36.4%。受制于盈利情况,钢厂检修意愿提升。行业盈利存在修复空间。短期来看,需求能否改善决定黑色产业链价格方向,而供给端减产力度将决定钢厂盈利空间。目前,在亏损状态下钢厂减产预期提升,成本端利润有望向钢厂端让渡。同时,钢铁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持续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在经历过原燃料价格的大幅上涨、需求断崖式下降等挑战后,盈利韧性得到持续验证。而目前大量钢铁股吨钢市值已远低于市场重置成本,随着各项刺激政策的推出,钢材消费信心修复,有望带动估值修复。
推荐组合:洛阳钼业、锡业股份、赤峰黄金、紫金矿业、中矿资源、金诚信、宝钢股份。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外货币政策边际放缓幅度不及预期;全球资源端供给增加超预期。
【个股230508国金证券_三未信安】从芯出发,乘风而起

三未信安(688489)
投资逻辑:
扎根商用密码行业,全产业链布局。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商用密码基础设施提供商,主要产品包括密码芯片、密码板卡、密码整机和密码系统,覆盖密码全产业链。公司积极拓展下游市场,2022年来自合作厂商和最终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0.9%和18.3%。公司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密码系统业务收入占比逐年提升至2022年的42.1%,带动公司毛利率提升至2022年的75.47%,2018-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CAGR约为34.5%,净利润CAGR约为72.8%。2023Q1收入为0.36亿元,同比增长32.71%,净利润-0.04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收窄58.94%。
东风已至,商用密码行业持续快速发展。2019年发布的《密码法》及2021年发布的《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驱动商密行业快速发展,信创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亟需密码技术护航,数据安全风口下商密需求加速释放。根据2023年1月发布的《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预计2025年数据安全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CAGR超过30%。此外根据赛迪数据,预计2023年我国商用密码市场规模将达到937.5亿元。公司位于产业链中上游,根据Market Research Intellect数据,2020年公司在全球密码硬件安全市场中位列第九、国内第三,综合实力获得国际认可。
顺势而为,自研芯片抢占发展高地。公司自研密码芯片XS100于2022年9月完成第一批量产,一方面实现了公司现有产品的芯片国产化替代和性能提升,保障公司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和供应链安全,另一方面公司发力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安全等新兴领域,拓展自研芯片应用场景及外售市场,有利于增强公司在密码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打开成长空间。公司于2022年11月23日以78.89元/股的发行价发行1914万股,募集资金总额约15亿元,投向密码产品研发升级项目、密码安全芯片研发升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后续产品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5/1.83/2.28亿元,对应EPS1.95/2.38/2.97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E分别为57、47、38倍,给予2023年65倍PE,目标价126.75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芯片推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
【个股230508天风证券_阿尔特】AI赋能汽车设计降本增效,研发+制造双轮驱动扬帆出海!

阿尔特(300825)
深耕全流程整车研发设计,研发+制造+出海多轮驱动
公司是中国的最大独立汽车研发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来,公司专注于整车及平台全流程研发;2014年,基于多年为主机厂研发的know-how,公司开始从设计向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延伸;2023年起,公司紧抓新能源出海机遇,打造技术+供应链出海模式,研发+制造+出海驱动的成长路径清晰!看点一:电动智能浪潮推动汽车设计行业量价齐升,AI赋能有望降本增效电动智能浪潮推动车型迭代加速并推高单车型研发投入,汽车设计量价齐升。公司整车研发设计覆盖全产业链,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比近90%。客户方面,公司已为80余家客户开发近400款车型,已服务自主品牌如一汽、东风、北汽、吉利等,新势力如小鹏、蔚来、合众等,合资品牌如东风本田、一汽大众等。AI有望赋能公司降本增效,公司已利用midjourney等工具辅助研发,据我们测算,在AI赋能下,公司乐观情况下人均创收有望由69.68万元提升至89.34万元,净利率有望由15.54%提升至26.55%。
看点二:核心零部件制造+智能化平台布局,产品逐步进入收获期
公司基于整车研发设计know-how向零部件制造延伸,DHT变速箱总成(耦合器)已实现量产,并为上通五量产供货;V6发动机已为北汽BJ80配套,下一代产品发力混动商用市场。此外,公司紧抓智能化趋势:2022年8月,公司自研SOA开发者平台上线;聚焦L3以上智驾解决方案,已向客户提供ACC、AEB等车型智能化升级服务;动力域控等产品于2023年起将陆续完成研发并进入量产期。2023年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加入AUTOSAR高级合作伙伴的独立汽车设计公司,汽车软件开发实力获国际认可。从整车设计到零部件制造,公司有望驶入成长快车道。
看点三:技术+供应链出海模式,打造业绩增长新引擎
海外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相比国内尚处起步阶段,但政策频出、转型目标明确。公司坚定Tier0.5定位,打造技术+供应链出海模式:22年11月公司投资日本上市公司大和工业,为公司提供国际业务平台;23年2月子公司与某国内领先上市主机厂签署合作意向书,就某新能源车型海外市场适应性开发等展开深度合作;4月公司与马来西亚征阳集团签署合作框架,拟在新能源汽车品牌研发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公司旨在助力更多自主品牌及供应链企业出海,有望形成业绩增长新引擎。
公司加速布局技术+供应链出海模式,研发+制造+出海多轮驱动,成长路径清晰。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16.78、24.53、34.6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5、3.54、5.9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5、0.71、1.19元。考虑到公司整车设计业务有望受益AI赋能降本增效,技术+供应链出海有望在2023年实现突破,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27倍PE,目标价19.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技术泄密风险,股权分散风险,海外收并购风险,测算具有一定主观性
【个股230508国金证券_秦川机床】股东变更加速成长,释放利润弹性

秦川机床(000837)
投资逻辑
大股东变更明确发展目标,积极推进改革实现降本增效:20年4月法士特集团成为公司大股东,带动公司实现多项积极变化。1)明确主机/高端制造/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占收入规模50%/20%/20%/10%的“5221”战略,聚焦核心优势产品;2)通过人员聘用/绩效考核制度调整提升人效,22年人均创收42.56万元,19年仅为34.8万元;3)推进多项改革措施,22年销售+管理费用率10.92%,相比19年下降3.13pcts,净利率7.95%,同比增长1.45pcts。
23年制造业景气度有望回暖,公司有望释放利润弹性:改革措施降本增效+规模化效应释放,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51.38%/83.68%,22年制造业景气度较低,公司收入同比下降导致利润没有继续保持高增长。展望23年,制造业景气度有望逐步修复,公司收入有望重回增长,伴随改革措施持续深化,继续释放利润弹性。
定增融资12.3亿扩张核心业务,大股东认购加大投资。22年10月公司非公开发行预案获证监会受理,拟融资12.3亿元用于机床、零部件等核心业务扩张,大股东法士特集团拟认购发行股票的35.19%,认购金额原则为4.33亿元,加速公司核心业务成长。
公司齿轮加工机床、螺纹磨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加码五轴机床布局:
根据公司公告信息,公司齿轮加工机床市占率超60%,螺纹磨床市占率超过70%,外圆磨床市占率25%,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磨床、齿轮加工机床22年国内合计进口额约88亿元,未来进口替代仍有较大成长空间。同时公司拟通过高档工业母机创新基地项目加码五轴机床布局,预计达产后新增五轴机床产能235台,对应新增收入7.47亿元。
布局滚动功能部件、RV减速器等零部件产品,国产替代前景广阔:
公司以齿/轴类加工主机为基础,向滚动功能部件、乘用车零部件、RV减速器等领域不断开拓,拟定增项目中零部件类产品预计合计新增收入9.2亿元。以滚动功能部件为例,根据我们测算在国内机床行业应用市场空间184.36亿元,市场被NSK、上银等企业占据,在政策加速“自主可控”推进背景下国产替代前景广阔。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预计公司23至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32/4.41/6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28X/21X/15X,考虑公司大股东变更后经营向好,有望释放利润弹性,给与公司23年40X估值,对应目标价14.75元/股,首次覆盖给与“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机床国产替代进展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变化、定增募投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关注@漫游随机,后台留言"研报+日期"获取当日全部研报🗂️请注意当日研报集合需次日生成
作者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