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xinsd
V1
2022/07/20阅读:12主题:绿意
肝胆外科疾病,存在误诊和/或漏诊、误诊,医疗机构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
肝胆外科疾病,存在误诊和/或漏诊、误诊,医疗机构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案情经过:
-
52岁男性患者,腹部CT平扫,提示肝右叶低密度影,建议 CT增强检查,增强 CT显示,首先考虑又肝后下端血管瘤,请协和临床,注意随访。 -
两年后,该院 CT 增强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5日后以肝血管瘤收入院,行“肝 DSA术+肝血管瘤栓塞术”,考虑肝右叶巨大血管瘤,手术顺利。出院诊断,肝血管瘤。 -
一月后,患者到其他医院就诊,超声诊断:肝肿大,肝内偏强回声占位性病变,诊断为“肝占位性病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考虑肝脏原发恶性肿瘤伴肝内多发转移可能性大(混合肿瘤?),无外科手术指征,介入化疗,风险较大,效果不佳,告知患者家属。出院后患者到另外医院就诊,肝穿刺病例诊断:癌,考虑低分化胆管细胞癌,一月后患者死亡。
医疗过错:
-
患者在医方行上腹部CT平扫和增强检查,提示肝右叶低密度影,考虑右肝后下段血管瘤,放射科未考虑早期肝癌可能性大,属于误诊。
放射科误诊
-
临床医生完全依赖放射科诊断,没有综合患者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对患者做出临床诊断;
临床医生误诊
-
放射科考虑的诊断错误,但是放射科提示结合临床,注意随访,但是临床医生未结合临床,未随访;
继续误诊、误治
-
7个月后CT提示腹部肿瘤明显增大、性质待定,建议进一步检查,临床医生认为引起足够重视,未进行必要的肝脏 MRI、穿刺活检等明确诊断,也没有请肝胆外科或影像科会诊,延续肝血管瘤的错误诊断,继续误诊、误治。
贻误治疗时机
-
患者出院后遵医嘱门诊复查,超声提示肿瘤有所增大,边界不清,仍未重视,未建议患者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或定期随访,继续误诊、贻误治疗时机。
责任承担:
-
患者死亡原因系肝癌晚期致肝肾功能衰竭所致。早期肝癌手术治疗生存率较高,医方的医疗过错延误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是患者疾病发展至晚期,短期内恶化死亡的主要原因。
-
作者介绍
xuxinsd
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