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和他的朋友们
2023/01/12阅读:38主题:自定义主题1
魔王冷饭||#127 魔王讲图文自媒体垂直度;科技加速度;修理思想;房圈困惑;抄底时机;情感号模式

图文自媒体的垂直度
我看很多人都没有入门。
尤其外面有很多人讲,我老是讲一些大道理。
因为具体的技术并不适合在外面讲,并不是说藏着掖着,而是说讲了没用。
越是具体的干货细节,是越没有流量的。
何必去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为什么建这个【轻资产金手指】星球,而且还不贵,因为在这种星球中写,才会有一定的人看。
-
第一个要点是「人群」
你要搞互联网,首先要想到,你是为那群人服务,这个是你想到的一个点。
所以,第一个就是人群、人群、人群。
互联网的生意,就是人群的生意,而且是「人的注意力」的生意。
人群才是你主要的发力点。
有了精准人群,那么就会有人群的喜好,喜好看什么,喜好听什么。
这样你才能产出相应的内容。
你看,就从人群推导出内容了。
所谓的算法,就是根据人群、内容进行流量分发。
比如说对你的内容进行打分,包括点、评、赞、转等等。
平台的算法是死的,人群是永恒的。 平台可以死去,老去,但是你永远做这群人的生意。
根据内容,你就会有一定的产品来解决用户的问题。
你是卖房子的,还是搞抵押的,还是卖牛肉丸的,还是卖蜂蜜的。
这些都是解决用户的问题的。
这就「从人群到内容,再到产品,然后就是变现了。」
你有了内容,平台算法才知道把流量分发到哪里。
不管是搜索引擎,还是微信,还是抖音,原理不同,但是共性是相同的。
甚至在线下也是一样的,你卖什么的就主打什么人群。
别人都不知道你是干什么的,自然没有流量给你。
而且这些流量,有很多人分,你要抢得过别人才行。
所以,我们平常说的垂直是什么意思?
就是明确你到底是干什么的。
账号的垂直度就是代表人群,你做房产的就专门讲房产,讲星座的就专门讲星座,不要讲乱七八糟的。
你就专门讲这个领域。 你多才多艺,跟用户没有关系。
「我看有些人的账号,什么都发,那是你个人的兴趣,对用户根本没有用处。」
还会把关键字搞乱掉。
垂直人群,下面就是关键字,关键字的密度。
你的标题,内容里面要多出现这种关键字,别人才能搜到你。
比如你要天天讲杭州萧山,那么萧山的人自然会看到你,搜到你。
如果一想到萧山就想到你,那么你就有一定的IP知名度了。
中国很大,哪怕一个地方只有300万人,有10%的渗透率,你就有30万粉丝了。
有了垂直度,算法好分发,别人也要搜到,你定位也清晰。
这个就是一整套体系的,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到具体的技术。
比如流量入口,seo等等。
科技让你获得加速度
有人可能抱着这样的目的来的,就是希望进圈之后,我能手把手教你怎么做。
那么你这个想法就错了。
因为你付不起这个价格。
我也知道你们的困难,很多人是老鼠咬铁蛋,无从下口。
注册某个平台的账号,当然容易,但是门槛根本不再这里。
但是互联网这块,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很多人不清楚。
你看李嘉诚当年去学塑料花的制作,还要去意大利工厂偷师学艺。
有人打工十年,实际上是把第一年的经验重复了十年。
「李嘉诚他的目的就不同,他一开始是想知道怎么开塑料花厂。」
就这个区别,让他获得的东西要多得多。
如果你是普通打工,那么你对于所有的事情都是熟视无睹的,各种细节你看见了就像没看见。
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想着自己将来怎么做,那么你就会看各个环节的没有人注意的细节。
很多诀窍,就是在一点点小细节中间,就这个细节,你可能搞5年都搞不出来。
有些你自己想不到的,看看别人怎么做的,也就明白了。
自己从零把所有的细节去摸一遍,这个就是一个不断踩坑的过程。
这个成本非常高,要么几个月,要么几年。
互联网的优势是什么呢?
技术几乎是透明的。
这个和经济规律有关系。
入门课程,没有门槛,所以每个商家必须不断降低价格,直到9.9包邮。
再加上盗版,价格就更低了。
但是这些东西你在公网上搜不到。
你们想入门,就去pdd,x宝,那里面课程多的是。
大家群里面也会分享。
你找几家课程,从头到尾看一遍,就大致明白怎么做了。
这个可以让你减少几个月或者几年的成本,迅速的赶上来。
但是更高的技术,还是会不断更新的。
因为别人会用技术不断的升级来制造壁垒,直到全部扔给你,你都没时间学,那你就永远赶不上了。
为什么大家有时候觉得学一点东西,好像没时间,要学的东西特别多。
其实那未必是你的原因,而是别人在不断制造技术的壁垒。
以武器为例,最开始,一根有弹力的木头,拉一根线,就是一个弓了。
一个人就能做出来。
然后呢,木头的选材,线的选材,这些又有学问。
再然后,弓的制作工艺,也会发生变化。
接着呢,又出现弩、火枪、大炮,这个时候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能搞定的。
这些技术细节就分散在整个产业链里面了。
为什么新行业你进去容易做起来?
因为那个时候技术点还很少,你学的很少。
现在这种课程这么多,其实说明了很重要的一点。
个人来做的机会还很大,有很多人做。
等到技术壁垒建立起来了,你想学都学不会,而是只能做其中的一个打工人,负责一个部分。
所以,入门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做这个入门培训工作的人太多了。
难的事情,是「把你自己卷进去」。
你自己开始做了,慢慢就会想李嘉诚那样去思考,为什么这样不可以,为什么那样可以,慢慢就学会了。
这个不像传统行业,就那么几个秘方,藏着掖着。
这个世界上,转移最快的就是技术,所以这就是互联网的最大优势之一。
让你快速获得极高的加速。
修理思想
课程确实是别人的,你要看你能不能“修”。
「修的东西是自己的,是自己原创的」。
这就是提供了「增值服务」的能力,比倒卖盗版强多了。
这个就是原创能力的第一步。
先修小的,再修大的,将来你自己出课程,你也就知道怎么搞了。
所以,课程是别人的,总结确实自己原创的。
这个不违反主流价值观。
房圈困惑
「提问」:牛哥,我突然间没信心了,我在二线,22年急跌整体下去20%,加上两年5的利率,差不多30%蒸发了。
人生那么短,多一套又怎么样?我以前克勤克俭,是认为将来有更大的回报,现在出租1%,总价不涨反跌,我图什么,为什么不让自己过得好一点?
23年工资收入又不会大涨,房价也不见得会大涨,没有预期,何必让自己负债这么重呢?目前现金流够5年,但我不想买了,我想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的想法。
「嘉宾回复」: 目前的形势,大涨反而是非常确定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时间点会涨。
其实你也不是想过得好一点,你主要是怕落后。
一旦涨起来,你又要嫌买少了,别人赚得比你多。
你现金流够的话,就花点钱消费,过几天好日子,也就放松了。
那样的日子,也就那样。
主要是心理上崩得太紧了。
到时候放松了,又会屁颠屁颠的回来。
我太了解你们这帮人的心态了。
抄底时机
「提问」:牛大,摇到杭州申花红盘,有245 199 175三种面积,纯投资是上最便宜的大户型么?怕以后流动性出问题。不过这板块200方以上房子挂牌才30套。近两年这板块行情次新豪宅跌的很少,反而刚需跌的多。而且新房选房趋势就是大户型先被干完
「嘉宾回复」: 谢谢打赏88.
你想想现在是什么形势,刚需一般不敢动,等着降价。
买房的都是一些什么人,当然是有钱人啊。
你看现在居民存款暴增几万亿了,不是没有钱,是不拿出来消费。
有钱人买,当然是大户型被秒光,而且现在这种形势,价格很多有优势。
等到房价一涨,有钱人和普通人的差距又来开了,壁垒又加深了。
「现在实际上是各行各业有钱人入场的好时机。」
这种不是常态,平常肯定是刚需户型的流动性比较大。
大户型的流动性肯定是不好的。
至于你说的大户型的价格,你要看是不是便宜的,便宜的就好。
「你现金流要是能撑住,就搞个大户型。」
因为我们和普通人不一样,我们囤着,然后把钱用较低的利率泵出来。
这个流动性不就有了么?
所以,房子可以囤着不卖,但是钱却可以流动很多次了。
「回报率=资金数量*周次数。」
比如说,你每次回报是10%,你周转4次,就有40%的回报了。
你流动起来,整个回报率就上来了。
这个就比普通人囤在那里不动,要效率高得多,赚得多得多。
不过提前要搞好流水,抵押特别伤流水。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普通人也搞不了,只有我们能搞。
情感号收入模式
「提问」:牛书记,情感号的主要收入模式是哪几种?为何收入高。
「嘉宾回复」:
-
1.自媒体广告,类似咪蒙那个模式。
这个做大了收入很高。
-
2.卖书卖课讲座 -
3.付费问答,付费连麦,直播 -
4.红娘撮合服务。
情感是大领域,很多人都想找个好对象。
现在城市让人变得陌生,需要情感交流服务。
粉丝量大了很赚钱的。
知识星球
扫码进挨踢牛魔王“窗口星球”,解锁更多精彩~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