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啊胡
2022/09/13阅读:23主题:自定义主题1
测试人员如何更好的理解需求
之前有粉丝问“测试人员如何更好的理解需求?”,一直想出一篇笔记回答这个问题,奈何最近工作实在是很忙(没错,软件测试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钱多事少”,哈哈哈)
这个问题让我联想到之前我面试功能测试岗时经常问的问题,就是“新入职一家公司,如何快速的熟悉需求?” 大家想想自己面试时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我以我自身的经历给几点建议:
-
多用
很多人第一步,都是告诉你要多读文档,但是我觉得第一步是“多用”,把所有相关的功能都“点”一遍,所有你能看到的流程都过一遍(测试环境可以随便玩,生产环境就不要随便动了),然后可以自己整理下流程图,状态流转图,数据流向图等,用思维导图把自己操作的场景都可以记录下来,甚至可以抓包看看上下游数据的传递关系,然后把有疑问的点都梳理出来。
-
多看
第二步,就是多看文档,不止是需求文档,用户使用手册、其他伙伴写的测试点、测试用例、BUG列表等等,甚至是开发的技术方案都可以去看,带着自己疑问,结合自己梳理的思维导图去看文档,如果文档中找到了答案,就补充到自己的思维导图中,然后把有疑问的点继续梳理出来。很多人第一步看文档其实是很被动的,囫囵吞枣,不知道看的目的是什么,所以效率很低,特别是一些小需求的需求文档,都是针对要改动的地方进行特定描述,如果不知道整体的操作流程和上下游操作是很难看明白的,也会很浪费时间,所以很多人很觉得“看了很多文档还是啥都不明白”。
-
多查
有些专业领域知识和名词,如果你之前没接触过,肯定不了解的,比如支付相关的“商户号”,“主体”等等,所以这些你没接触过的名称或者专业领域知识就可以自己多百度,多查,多了解。
-
多问
在“用”、“看”、“查”了之后,能理解的地方也理解了,不能理解的地方,就不需要再纠结了,直接问。当然“问”也是有技巧的,为什么“问”要在“查”后面,就是因为有些东西是可以自己去查的,经常有伙伴跟我吐槽“xxx讲东西好不耐烦”,这里跟大家摆正一个观点,职场中不要想着有人手把手带你,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人,那只能说你很幸运,如果没有遇到,也不用抱怨,只能说很正常,毕竟大家都是在工作,都很忙。所以最好可以自己梳理出来有问题的点,集中统一的去问,并且要自己及时做记录,避免问重复的问题。
这里给大家一点小建议,可以多问几个人,一个人不耐烦了,还可以问其他人,然后记得给帮助自己的人请喝杯奶茶啥的,俗话说“吃人手短”,哈哈哈。
以上就是关于“新入职一家公司,如何快速的熟悉需求?”的建议,然后再聚焦到自己负责的模块上,如何更好的理解产品需求?
-
如果是旧功能的重构,循环上面几步足矣
-
如果是一个新的需求,同样可以循环上面几步,做到对旧功能的熟悉之后,再从产品给出的需求文档的新功能入手,多用、多看、多查,梳理疑问点,在《需求评审》时多问(最好的提问时机千万别错过)
-
在测试过程中也要多问多记录,比如发现了BUG,开发的给出的说法和解决方案等等,包括一个需求上线,如果有线上问题发生,多总结,多复盘(当然要尽量避免背锅,哈哈哈)
-
可以从开发逻辑上去多了解,包括数据库中表的数据流向,缓存,配置,日志等等,这些也是功能测试人员想进阶的必经之路。包括你去做自动化,你做性能,做测开,都是需要的。
以上就是关于这两个问题的建议,如果大家有其他的想法,也可以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
最近都在抽时间完成公司内部自用的「自动化测试平台」的开发工作,也算是初见雏形吧,后面又机会跟大家分享~

作者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