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江小南
V1
2023/02/04阅读:20主题:萌绿
【数据结构】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阅读本文,需要对C语言的知识有所掌握,参考我的C语言合集。
1. 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说明:定义注重的是逻辑结构,而基本操作注重运算。
注:数据结构的三要素——逻辑结构、数据的运算、存储结构(物理结构)。
存储结构不同,运算的实现方式也不同。
2. 线性表的定义
线性表是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n(n>=0)个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其中n为表长,当n=0时线性表为一个空表。

L=(a1,a2,…,ai-1,ai,ai+1,…,an)
注意:
-
线性表中元素个数n,称为线性表的长度。当n=0时,为空表。 -
a1是唯一的“第一个”数据元素,称为表头元素;an是唯一的“最后一个”数据元素,称为表尾元素。 -
ai-1为ai的直接前驱,ai+1为ai的直接后继。 -
位序从1开始,区别于数组下标从0开始。
特点:
-
表中元素的个数是有限的。 -
表中元素的数据类型都相同。意味着每一个元素占用相同大小的空间。 -
表中元素具有逻辑上的顺序性,在序列中各元素排序有其先后顺序。
3.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InitList(&L):初始化表。构造一个空的线性表L,分配内存空间。
DestroyList(&L):销毁操作。销毁线性表,并释放线性表L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ListInsert(&L,i,e):插入操作。在表L中的第i个位置上插入指定元素e。
ListDelete(&L,i,&e):删除操作。删除表L中第i个位置的元素,并用e返回删除元素的值。
LocateElem(L,e):按值查找。在表L中查找具体给定关键字e的元素。
GetElem(L,i):按位查找。获取表L中第i个位置的元素的值。
Length(L):求表长。返回线性表L的长度,即L中数据元素的个数。
PrintList(L):输出操作。按前后顺序输出线性表L的所有元素值。
Empty(L):判空操作。若L为空表,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说明:
-
在后面的实战中,就会使用这些函数做具体的操作。 -
修改之前需要先查找。 -
&符号的使用在C语言合集中有讲解。
4. 小结

作者介绍
江
江小南
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