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可乐。
V1
2022/10/21阅读:27主题:灵动蓝
《别做正常的傻瓜》读书笔记
《别做正常的傻瓜》
Date: October 19, 2022 Status: 理性决策
第一章、十元等于两个五元吗——心理账户对行为的影响
-
正常的傻瓜有心理账户误区,他在心里对每一个硬币并不是一视同仁的,而是视它们来自何方,去往何处而采取不同的态度 -
不做正常的傻瓜,就应当避免人为的设置心理账户,把不同用途或不同来源的钱割裂开来,应当让财富在各个心理账户间相互流通 -
不做正常的傻瓜,应该明白钱是等价的,不应该将同样的钱认为的打赏不同的记号,而要对不同来源,不同时间和不同数额的收入一视同仁 -
采用换位法,换个角度看问题,看自己的选择是否一致
-
视收入来源、收入时间分置不同账户 -
收入来源不同导致消费倾向和风险偏好不同 -
大钱小花,小钱大花
案例:
-
想去看演出,票花了1000块,票丢了之后基本不会选择再花1000去买票;丢了1000块的球鞋,但仍有可能会花1000元去看演出。同样丢失了1000元,但因为设置了不同的心理账户,选择有可能会不同 -
辛辛苦苦打工赚来的钱,会舍不得花,赌博赚来的钱,会花的很随意 -
一次赚500,可能会很快花掉,但一次赚5000,可能就会选择存起来
第二章、你买过没用的东西吗——交易偏见
-
应当仅考虑商品能够带给你的效用和你为此付出的成本,不要考虑是否优惠或者是涨价 -
应当仅考虑能得到的优惠数额以及为此需要付出的成本,不要考虑优惠的比例 -
不可仅关注相对收益,要权衡绝对收益和绝对成本
-
合算交易偏见 -
不合算交易偏见 -
比例偏见
案例:
-
100元的闹钟,花费半小时到隔壁买可以60元买到,很多人会选择去;10000元的手表,话费半小时到隔壁买可以9950元买到,多数人会选择在本店买——比例偏见 -
促销活动200元能买到原价300元的过冬被子,每隔几个月会做一次促销活动,在促销活动刚结束第一天的人会选择不买,在促销活动结束一个月后的人可能会选择买
第三章、坚持到底一定是胜利吗——沉没成本误区
-
应当尽考虑某件事情本身的成本和收益,不需要也不应该考虑已经付出的成本 -
正常的傻瓜往往会因为不愿承认错误,以及把同样的投资根据结果打上不同的标签,而陷入沉默成本误区 -
保本还是出手,取决于后续该物品的价值走向,而非是否能够“保本”
-
当你进行了一次欠缺理性的消费后,应该忘记购买行为和“沉没成本”,只考虑后续需要耗费的精力和带来的好处 -
投资时目光投向前方,审时度势,如果发现不能盈利,那么趁早收手,不要考虑已付出的成本 -
因为沉没成本误区很难去避免,可以通过主动为自己设置一些沉没成本来避免不理性的放弃行为,比如付费学习等行为
第四章、你有自知之明吗——过于自信
正常人往往过于自信
-
鼓舞士气,鼓舞斗志的时候充分自信;具体行事时谨慎且有自知之明,做好充分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五章、你会习以为常吗——适应性偏见
-
正常的傻瓜往往忽视适应性效应,对物质性的东西看得过重。应该意识到自己对物质性的东西的适应性,多花点钱在和精神相关的东西上
-
人们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往往被低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都会慢慢的适应,无论是痛苦还是快乐 -
三类难以适应的情况: -
极端情况:15度的水一会儿就可以适应,但2度的水会越来越难以适应 -
人际比较 -
变化:持续的噪音会容易适应,一直在变化的噪音会难以适应
-
第六章、存银行还是买股票——风险决策
-
期望值理论 -
期望效用理论:边际效用递减,钱越多,增加一元钱可以带来的满足减少 -
前景理论:面对得失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在得到时风险规避,在失去的时候风险喜好(失去的时候更愿意去赌一赌)
案例:
一场疾病将导致600人失去生命,有两种治疗方案:
-
X计划:有200人肯定会得到治疗
Y计划:1/3的概率600人都会获救,2/3的概率无人获救
-
X计划:有400人肯定将会死亡
Y计划:1/3的概率不会有人死亡,2/3的概率有600人会死亡
不同的描述方式可能导致不同的选择结果
第七章、损失100元和得到100元,那个对你影响更大——损失规避
-
正常的傻瓜在失去一件东西时,其痛苦程度要比得到同样一件东西所经历的高兴程度更大 -
应当控制自己,不要频繁的查看自己的投资账户 -
正常的傻瓜因为在改变现状时的损失规避,所以往往会满足于现状 -
把一件事情描述成“得”或“失”,可以有效的改变人们的选择 -
应学会使用换位法来平衡损失规避效应对心理的影响
-
投资中有两大钱理性的心理账户问题(得失不对称性):
-
较短时间内评价一个账户的盈亏 -
把股票账面上的损失和出售价格下跌的股票变现后的损失放入不同的心理账户
-
-
赋予效应
在得到时觉得不怎么值钱,一旦拥有后再放弃时就会感到重要:商家的无条件退货,让顾客先买回去,但顾客得到后,退货的概率较低
-
安于现状
-
语义效应:对于同一件事,既可以从正面强调它带来的好处和利益,又可以从反面阐述如果没有它会招致的损失或成本
第八章、损失100元和没有得到100元,哪个更让你痛心——忽视未得收益
-
正常的傻瓜往往注意到了一般意义上的损失,却对未得收益不够敏感 -
正常的傻瓜经常由于忽视未得收益而对知识产品和物质产品持有不同的态度
第九章、谈判中应该让对方先开价吗——定位调整偏见
-
正常的傻瓜往往受定位效应的影响,并且不能做出充分的调整 -
如果要在谈判中争取到报价的有利位置,应该遵循: -
争取先开价 -
开价越极端越好 -
在开价钱先提醒对方所开之价是荒唐的
-
第十章、你的孩子会长多高——违背概率定律
-
正常的傻瓜在做决策的时候,总是一看到某个信息很具有代表性旧主观的认为这个信息正确的可能性很大 -
正常的傻瓜往往误解了概率规律,以为好运气和坏运气是交替产生的 -
正常的傻瓜往往因为忽视中值回归而对事物的发展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
正常的傻瓜对越明显,越突出,越容易搜寻,越容易想象的东西印象越深刻,所以就以为他们占的比例比较大
-
违背集合规律 -
忽视先验概率 -
赌徒谬误 -
忽视中值回归
第十一章、多一定比少好吗——联合评估与单独评估
-
在单独评估时,正常的傻瓜往往会受到极端个别案例的影响,而忽视基于大样本的更科学可靠的统计数据。不做正常的傻瓜,你就不能忽视统计数据,应该尽可能地寻找可比较的参照信息,降低重要因素的评估难度,从而使你的决策更理性 -
正常人在单独评估时,往往会被那些易评价但不是特别重要的特征所影响,从而做出失误之举 -
推销自己或产品时,应考虑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强弱关系,原则为: -
我强敌弱,联合 -
敌强我弱,单独 -
都强,单独 -
都弱,联合 -
难评价特征上我强敌弱,联合 -
难评价特征上敌强我弱,单独
-
第十二章、抓住老鼠的一定是好猫吗——结果偏见
-
结果偏见:结果论,忽视过程 -
后视偏见:在事后以为自己事先就可以预测到事情的结果,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
-
后视偏见的三个坏处: -
事情发生后觉得当时的预测是对的,难以从经验中学习 -
时候觉得早就可以预测事情的发生,难以用公平的眼光评价他人 -
更多的以结果来衡量他人的表现
-
-
一个好的领导应该利用机制去监督和控制过程,并且要有能看得懂过程的能力和耐性 -
如何纠正后视偏见: -
事情发生之前写下预测,留下证据,事后对比,帮助分析和了解事实 -
面对有后视偏见的人,先告知一个假的坏结果,等他有所反映后,再告知真正的结果
-
第十三章、钱越多越幸福吗——财富与幸福
-
好事一起享受不如分开享受 -
坏事分开忍受不如一起忍受 -
大好事小坏事分开经历不如一起经历 -
大坏事小好事一起经历不如分开经历 -
好事晚说不如早说 -
坏事早说不如晚说 -
静止的好事不如变动的好事 -
变动的坏事不如静止的坏事
第十四章、选择越多越幸福吗——选择与幸福
-
小奖不如不奖 -
小罚不如不罚 -
好事有选择不如无选择 -
坏事没选择不如有选择 -
大中之小不如小中之大 -
有用的不如无用的 -
说要的不如想要的 -
公开的不如不公开的
作者介绍
百事可乐。
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