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和他的朋友们
2022/11/22阅读:33主题:自定义主题1
魔王冷饭||#118 魔王答消费主义陷阱;运行机制;商用3D打印;老破小选筹;地产公共化;现金管理;人际交往;职场深造

消费主义陷阱
「提问」:牛老师,如何避免小孩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里呢
「嘉宾回复」: 小孩太小,还听不懂道理。
他要高消费,你就让他在家达到某个要求才给他买。
干家务其实是比较差的选项。
最好是要求他达成某个成就,可以奖励给他。
比如说看完一本书,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计算等等。
这样,你就让他明白两点:
-
1.要什么东西,必须要付出,才能得到。 -
2.有成果,才能有奖励。
这样就能形成正循环。
而不是一味的打骂。
运行机制
「提问」:牛老师,16条您怎么看,会是国家层面的发令枪么
「嘉宾回复」: 当然不是。
你们对于中国的运作机制一无所知。
99.99%的人都完全不理解,书本上讲的全是错的。
商用3D打印
「提问」:3D打印商用有什么问题吗?真的能改变世界?
「嘉宾回复」: 这个思路还是不错的。
但是材料这块需要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了。
比如说金属,光是金属加工,就有锻造、铸造等等,机床有车、铣、刨、磨、钻、插、拉、锻、压等工艺才能保证精度。
因为金属的应力的情况比较复杂。
什么是应力呢? 比如说你一个玻璃杯子,加温度很高的热水,然后放到冷水中,它自己就碎了。 就是热胀冷缩。
可是热胀冷缩你也没让它碎,没给它加力啊。
热胀冷缩就是一种力,然后玻璃杯子各个地方强度不一致,厚薄其实不一致,就碎了。
3D打印目前就是喷出材料成型,缺少的环节太多了。
对于很多要求不高的材料可以这么做。
目前成本和精度都是大问题。
需要长时间改进才能解决。
老破小选筹
「提问」:牛老师,好! 年底想投资一套,请您帮忙参谋一下。
苏州工业园区的老破小顶楼,房龄20年左右,末流的学区,附近有地铁,小2房,64平左右。小区均价2.5w,砍到2w不到,可以投资入手吗?房东着急,我不急。我主要担心老破小又没个学区,将来会很难出手。
还有一套稍微贵点,多10万,学区略微好点的。都是老破小,地段也差不多。我打算先出租用,过几年看行情再出。
您觉得哪个要好点?
「嘉宾回复」: 谢谢打赏88.
在目前这种环境下面,不要着急,还是要多看看。
选筹这块,跟选矿差不多。
「老破小,升值潜力主要看周边的资源」,房子住起来是比较不爽的。
比如说学区、有没有新增地铁,商业是不是发达。
然后,就要价格尽量能压下去,买的时候就留足升值的空间。
必须严格要求,否则很容易赚不到钱。
所以,老破小很多都是在繁华地带。
再有一个,「老破小的租金很重要」,很多都是靠租金赚钱。
我一个老破小卖掉之后,还涨了不少,就是因为周边利好不断。
你现在这个情况是尽量压价的时候,多看看,不要轻易出手买。
地产公共化
「提问」:牛大大,最近关于地产本身逻辑是否变化有一点疑惑,国家试图在走新加坡dmx路线,就是国有资本投资,从而改善国有资产的利率,来改善地方财政。试图去地产的金融属性,和让地产更加公共事业化。我觉得这条路确实有利于金融市场,但似乎这样走不通或者进展太慢了吧?还是哪里不对,请不吝赐教!
「嘉宾回复」: 哪里不对?
量级不对啊。
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说什么学新加坡、学香港的?
新加坡人口只有500万,相当于常州。
中国人口有14亿,相当于新加坡的280倍,而且各地发展不平衡。
难道就是简单的放大280倍?
火箭上天,需要的功率是高尔夫小轿车的100万倍,难道绑着100万台高尔夫就能上天?
280倍的框架和1倍的框架是完全不同的。
这种体量的国家,跟谁学都不行,只能走自己的路。
只是说国有资本投资比自己经营要好一点。
问题是,这个能量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说,你投资一个,投出了一个华为。
华为2021年的利润是1137亿,那假设你拿一半,500亿。
2021年,土地出让收入是8.7万亿,那要弥补这个缺口,你需要投出174个华为。
2021年,美国有124家500强,中国有145家500强。
中国的500强是银行、国家电网这样的巨无霸,那么你要再增加174家500强,就是145+174=319家,占比63.8%。
34个省,每个省平均5个华为这种级别的高科技企业,那现在广州市现在有几家世界500强呢?
5家。
如果每个省的5家都集中在省会,那么就会出现34个广州这种级别的城市。
再从国际上看,中国319家,再加上美国124家,总共就是443家。
除了中美,其它国家都别活了,你才能做到。
想象一下,那这个国力得有多强才能做到?
这么强的国力,你还投什么企业,直接全球收铸币税得了。
哪里有这个万亿级别的填补缺口?
烟草吧,烟草去年1.2万亿的纳税,那你看烟草要多么普遍才能达到这个?
你要增加7.25个烟草这种国民级的消费才能做到。
还公共事业,等着给你送房子么?
现金管理
「提问」:请问牛大,怎么做现金管理?手上有N年的月供,现金怎么放置在可靠安全的地方?
除了货基以外,还能放在哪里?在需要的时候,比如齐天大笋时,立等可取,不希望非工作日一下子卡住了,问,如何现金管理?
「嘉宾回复」: 借钱给O神。
如果他能按时还钱的话。
人际交往
「提问」:牛大好,请教您一个人际交往的问题。不可否认人和人的交往决定性的是我们能给对方提供什么价值,但是前期的情绪价值也很重要,因此会聊天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没有像您一样渊博的学识和阅历,如何通过一些聊天的技巧给对方提供一些情绪价值呢? 谢谢牛大!
「嘉宾回复」: 聊天技巧有个毛用,关键是你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房产布局
「提问」:牛哥 这两天在回看你的文章 布局的原则: 一般建议,一线一个仓位,强二线一个仓位,西部一个仓位,形成梯次布局。 其实根据每个人的资金情况,生活的地方的情况不一样,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但是梯次布局的思想是相通的,无非是从一线往下走,还是从三四线往上走。
按照这个原则,我把自己在广州的房子替换到二线,西部是否可以? 目前广州海珠一套:1000w 黄埔一套:450w 从化一套:130w
不考虑房子的贷款情况出掉从化,换成重庆。 出掉黄埔,换成南京 这种思路是否可以? 这样是否合适?
「嘉宾回复」: 三套房搞什么布局?
全部广州算了。
只有大城市才有房地产,为啥去买三四线的房子?
10套以上,一个城市房票贷票挖掘完了,资金装不下了,才能谈布局的事情。
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鱼雷艇、潜艇有这些才能谈得上布局。
三个舢板要什么布局?
到最好的,鱼最多的水域捕鱼就完了。
职场深造
「提问」:【背景信息】 1.最近萌生了去读个mba的想法。起因是大厂工作乏味,想找个契机,gap2年,或者不脱产,目标是调节一下生活,也扩大一下圈子。 2.有三个目标,清、北、港大mba。 3.之前办过hk身份证,还差2年申请永居。如果在大厂干不下去,也在想去hk gap1年读个书是不是也便于融入那面。 4.小娃生在hk,长线看去那面生活学习也是个思路。 5.资产上,2020年那会市值A8.7不到,一半负债,现在不知道跌成啥样了也没重算。现金流还能覆盖不到3年月供。
-----牛大,在渔村互联网大厂混了快20年,以上是背景信息,人生后面的路看不清楚。在考虑读个mba是否靠谱。烦请指点和建议。
(btw没找到打赏选项,请告知我再补上)
「嘉宾回复」: 别想了,职场是没有所谓gap年的。
一旦走了,回来就难了。
乏味?
哪个大厂都乏味。
我昨天在群里讲了,github的前CEO说过,科技公司的员工有2-10倍的冗余。 这个在业界,很多人都知道。
既然有这么多冗余,就不可能每个人都干的不是乏味的工作。
事实上,绝大部分人干的都是乏味的工作,换一个厂也是。
当然,有一段时间,我去上班,也觉得毫无意义。
是薪酬不高么?是升职无望么?都不是的。
为什么你会感到枯燥乏味呢?
「因为没有创造性。」
人毕竟是人,没有创造性的工作做的久了,自然觉得枯燥乏味。
解决的办法,不是读什么MBA,而是要靠自己。
你看过我写的工业革命第三篇么?
很多人看了,未必能理解。
就是普通的火,从温度、到燃烧、到热,一步一步深入,而且到最后很深奥。
这个玩意一辈子都研究不完,现在热力学也不能说完全没问题了,问题多的很。
你要找一个领域,可以和工作相关的,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一步步去研究,逐步深入,将来就能称为这方面的绝对专家。
其实西方的科学,最早就是无用之学,是贵族打发时间用的。
有一个欧几里得的学生,问欧几里得,学几何到底有什么用?
欧几里得说过,给这位先生一枚金币,让他走,他居然问学几何有什么用?
就算工业革命初期,科学的用处都不大,后来是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建立起来的。
现在用处就大了,比如说电动车行业,最初就是几个人发表了几篇关于锂电池的论文,就确立了电动车在内的一系列行业。
「文章和文章是不一样的,有的文章的力量就是有这么大。」
一篇互联网八卦文章,当然毫无用处,一篇锂电池的论文就是能确立好几个行业,让人发大财。
你选一个领域,就能享受研究的乐趣,自然就不乏味了。
有的人研究足球、有的人种花养鱼,你完全可以选一个有意思的领域。
等你功力到了一定程度,脑子里面疑问很多,财务也不紧张了,再去有针对的学习进修,恐怕要好得多。
知识星球
扫码进星球,解锁更多精彩,尊享VIP服务~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