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as
2022/03/03阅读:106主题:默认主题
生命关怀有奖问答答案解析
二十世纪现代安宁疗护的发源地及创始人分别是(B)
-
A. 美国华盛顿,David Thousma犹太人 -
B. 英国伦敦,Cicely Saunders女士 -
C. 爱尔兰都柏林,Mary Aitkenhead修女 -
D. 台湾,赵可式教授
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安宁疗护机构的名字是(D)
-
A. New Haven Hospice -
B. 圣若瑟医院 -
C. 台北淡水马偕医院 -
D. 圣克利斯托弗安养院
“你是重要的,因为你是你,即使活到最后一刻,你仍然是那么重要,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帮助你安然逝去,但也会尽一切努力,让您好好活到最后一刻”出自:(B)
-
A. 特蕾莎修女 -
B. 英国,西西里桑德斯医师 -
C. 美国,奥巴马总统 -
D. 中国台湾,赵可式教授
公认的现代临终关怀体系的开创者是英国护士西西里·桑德斯(Cicely Saunders, 1918-2005),她于1967年建立在英国伦敦世界上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宁养院——圣·克里斯托弗宁养院(St.Christopher’s Hospice),在那里践行“为生命垂危者减轻一切痛苦”的奋斗目标,探索和帮助无数临终者有尊严地与世长辞。
![]()
以下哪一种对安宁疗护的描述是正确的:(A)
-
A. 积极治疗 -
B. 消极治疗 -
C. 既不积极也不消极治疗 -
D. 高级治疗
安宁疗护是对没有治愈希望的患者进行的积极而非消极的照顾;通过对其疼痛及其他症状的控制,尽可能提升患者和家属的生活品质到最好的程度。
安宁疗护不包括以下哪一点:(C)
-
A. 积极提供疼痛和其他痛苦症状的缓解 -
B. 肯定生命的价值 -
C. 延迟死亡的来临 -
D. 视死亡为正常的过程
世界卫生组织对安宁疗护的期许是:它肯定生命的价值,而且将死亡视为一个自然的过程;它不刻意加速、也不延缓死亡的到来;它在控制疼痛及身体的症状之外,对病患的心理及灵性层面亦提供整体的照顾;它同时强调来自周遭的支持,不仅支持病患积极地活着直到辞世,也协助家属在亲人患病期间及丧亲之后的心理反应都能有所调试。
以下哪一项不是安宁疗护的原则?(D)
-
A. 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 -
B. 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 -
C. 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方法 -
D. 必要时采用安乐死
台湾“安宁疗护之母”赵可式教授认为,安乐死是为了痛苦而解决人,而安宁疗护是为了人而解决痛苦。(A)
-
A. 对 -
B. 错
安宁疗护不是安乐死。台湾赵可式教授指出:安宁疗护与安乐死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为了"人"解决"痛苦";后者则是为了"痛苦"解决"人"。
“安乐死是谁‘安’谁‘乐’?是患者安乐还是家属安乐,或者两者都能得到安乐?这个问题引人深思。”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路桂军认为,所有安乐死被需要之前必定有一个痛不欲生的过程。我们看到很多媒体展示安乐死的场景,患者仍然有疼痛的症状,家属依然很伤心,惜别、拥抱、于心不忍。
“安乐死并不是面对死亡理性最佳选择。”路教授并不赞同患者选择这样的方式,他觉得真正的临终应该是尊重自然规律,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缓死亡;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医疗支持,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对安宁疗护提出的原则。
“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帮助”是谁的墓志铭?(A)
-
A. 特鲁多 -
B. 西格里斯特 -
C. 特蕾莎 -
D. 希波克拉底
在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西方医生特鲁多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这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话至今在全球广为流传,它明确的告诉人们医学人文精神远远高于医学的本质属性。即使现在医疗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好,许多疾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我们仍然要面对医学不可能治愈一切疾病,也不可能治愈每一位患者的事实。
![]()
安宁疗护强调“四全照顾”理念,这是指:(C)
-
A. 全医院、全体医生、全体护士、全体社工 -
B. 全身、全心、全力、全意 -
C. 全人、全家、全程、全队 -
D. 全家、全医院、全社区、全社会
全人:身、心、灵整体照顾。
全家:照顾病人,也照顾家属的身、心、哀伤等问题。
全程:照顾病人直到往生,及逝后家属的悲伤辅导。
全队:由完整的专业团队共同照护(医师、护理师、社工、艺术治疗师、营养师、宗教师、志愿者等)。
一个完整的安宁疗护团队由哪些人员组成?(ABCD)
-
A. 医生 -
B. 护士 -
C. 志愿者、社工 -
D. 理疗师及心理咨询师
能帮助终末期病人尊严死亡的“四道人生”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BCD)
-
A. 道谢 -
B. 道歉 -
C. 道爱 -
D. 道别
赵可式教授总结安宁疗护的“三三四四”:
三善:病人善终、家属善别、活着的人善生;
三平安:身平安,心平安,灵平安之身心灵三平安;
四全照顾:全人照顾、全家照顾、全程照顾、全队照顾;
四道人生:道歉、道谢、道爱、道别。
面对死亡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
-
A. 允许自己和别人脆弱 -
B. 劝病人和家属坚强起来 -
C. 和病痛、死亡对抗到底 -
D. 不要哭,不能表达内心痛苦
为达到有效沟通,在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过程中,以下行为不恰当的是?(E)
-
A. 沟通过程中主动聆听对方的倾诉 -
B. 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问题 -
C. 能够及时观察到对方的情绪变化 -
D. 能够根据对方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 -
E. 当对方沉默时,采取搞笑的方式活跃气氛
疼痛是客观的,病人说痛时医护人员要综合评估才能相信他的表述。(B)
-
A. 对 -
B. 错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对疼痛程度的评价应相信病人的主诉,应尊重患者的评价和表达的自身疼痛程度,任何人都不能主观臆断。
癌症如果没有侵犯到痛觉感受器,病人就不会有疼痛的感觉。大约有20%以上的癌症病人不会感到疼痛。(A)
-
A. 对 -
B. 错
每年将近三四百万新发癌症患者中有25%的患者有各式各样的疼痛,进展中的癌症患者约有一半存在疼痛。在癌症的中晚期或终末期时,癌痛的发病率高达70%~80%。
安宁缓和治疗过程中,如何让患者得到善生、善终、善别?(ABCD)
-
A. 生命伦理思辨与抉择 -
B. 与患者和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 -
C. 尊重患者和家属符合伦理的抉择 -
D. 了却病人的心愿及答复患者、家属的余生期待
临终病人最后消失的感觉是?(B)
-
A. 视觉 -
B. 听觉 -
C. 味觉 -
D. 嗅觉 -
E. 触觉
通常认为听觉是逝者最后消失的感知。
世界安宁疗护日是?(C)
-
A. 10月10日 -
B. 10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
C. 10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
D. 10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每年十月份的第二个周六是 “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起。2021年的主题是“缓和医疗,人人享有”。
![]()
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包括并且不限于?(ABCD)
-
A. 始终有“不确定感” -
B. 未消化的恩怨情结涌上心头 -
C. 害怕成为家人的负担,害怕失去自控能力而任人摆布 -
D. 突然之间被淹没,无法承受的感觉
医疗团队对临终病人的生存期可以预估出大约的数字,但在病程中仍可能因为并发症与突发性意外(如严重感染、败血症、大出血等)加速死亡。(A)
-
A. 对 -
B. 错
医疗团队对临终病人生存期的预估通常以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来计算。(B)
-
A. 对 -
B. 错
医疗团队对临终病人的生存期可以预估出大约的数字,如以年来算、以月来算、以周来算、以天来算、可能随时会死亡。
你知道以下哪个医疗机构没有开设安宁疗护病房吗?(D)
-
A. 北京市海淀医院 -
B.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
C.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D.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
北京市首批安宁疗护示范基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北京老年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北京市隆福医院、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市顺义区中医医院。
![]()
癌症病人得知诊断后的心理状态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按顺序分别是:(A)
-
A. 否认期,愤恨期,妥协期,抑郁期,接受期 -
B. 否认期,抑郁期,妥协期,愤恨期,接受期 -
C. 否认期,妥协期,愤恨期,抑郁期,接受期 -
D. 否认期,愤恨期,抑郁期,妥协期,接受期
否认期:病人不承认自己的病情恶化的事实,认为可能是其它人搞错了,但是,又总想在医务人员那里得到证实,因此,可错要在护士面前打听医师对自己疾病的预后判断。
愤怒期:渡过了否认期,病人知道预后不佳,但不理解病情为何恶化到这种程度,常想:“为什么偏偏要让我病到要死呢?”病人表现非常愤怒,敌视周围的人,不接受日常的护理或治疗,对于平时热情照料他的医务人员也发脾气,或训斥他的亲属与朋友。
妥协期:病人由愤怒期转入协议期,心理状态显得较为平静、安详、友善,往往许愿“要是我好了一定更好地工作”,也感到以前自己做的工作太少,做得不好,深表后悔。
抑郁期:病人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疾病垂危,表现有极度伤感的情绪,考虑自己死后对家庭与子女的安排,要求留下遗言。许多人很急切地要见到自己的亲人或朋友。
接受期:病人对于面临的死亡完全有了准备,表现平静、安溢、悠然,同时,病人也很虚弱、衰竭。
这是1964年美国精神病学家罗斯首次提出的。但有的病人可能不会经历上述特定阶段,也可能交替体验其中几个阶段。
以下对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缓和医疗三个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ABC)
-
A. 安宁疗护(Hospice care)又称临终关怀,是指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 -
B. 缓和医疗(Palliative care)是一种提供给患有危及生命疾病的患者和家庭的,旨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及面对危机能力的系统方法。通过对痛苦和疼痛的早期识别,以严谨的评估和有效管理,满足患者及家庭的所有(包括心理和精神)需求 -
C. 安宁疗护是缓和医疗的末期阶段,随着在缓和医疗初期以治愈为目的的治疗能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有限,以缓解症状为主的治疗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最后进入安宁疗护阶段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