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成

V2

2023/04/21阅读:32主题:默认主题

钢笔大厂的产品特点一览

钢笔大厂的产品特点一览

我下载了一份关于钢笔的统计文档,里面收录了不同品牌钢笔的长度及重量信息,稍作统计如下。为了增强分析的可视性,我将派克笔厂现在仍然在产的较为经典的 Duofold International 系列作为参考,用红色十字线来表示,并且对大笔厂产品的重量分布也稍做统计,本文的可交互分析图可见我的前端笔记本

Fountain pen database / Chuncheng | Observable (observablehq.com)


数据来源

我下载了一份关于钢笔的统计文档,里面收录了不同品牌钢笔的长度及重量信息,稍作统计如下。为了增强分析的可视性,我将派克笔厂现在仍然在产的较为经典的 Duofold International 系列作为参考,用红色十字线来表示。各大笔厂(曾经的)产品的重量分布也稍做统计,均如下图所示。

Untitled
Untitled

分品牌统计

先把问题说在前面,由于下载的数据看上去不是很齐全,因此下面的分析可能包含一些疏漏。另外,我其实挺关心万宝龙家的 144、146、149 系列为代表的大班产品线,但这个数据中并没有包含这些内容。

派克

Parker 曾经是世界驰名的钢笔品牌,但从其产品的参数分布来看,脱帽长度和重量分布较为稳定,集中在 14g 和 12cm 这个区间,这既说明这个区间是书写握持较舒服的区间,同时也说明大厂的战略往往偏向保守才好长治久安。

较为令人意外的是,其生产的 Sonnet 系列竟然与 Duofold Internationl 系列具有十分相似的重量和尺寸,令我感到意外的点是前者是金属覆漆材质,而后者是树脂材质,这也说明钢笔这类产品的使用体验不宜通过材质进行过于简单的和先入为主的量化。

当然,Sonnet 系列由于其尴尬的问世时间而假货横行,导致这个系列的口碑一直不好。假货很便宜但即用即扔,真货虽然好使也好看,但价格是真的贵。这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悲剧事件。

Untitled
Untitled
Untitled
Untitled

威迪文(水人)

提到钢笔就不能不提 Waterman(水人),因为传说钢笔这种东西就是该公司发明的。该公司的产品线同样丰富,而且目前派克公司的钢笔业务也与他们合并,在钢笔笔尖或笔身铭文 标代表 Parker Pen,而 标代表 Parker Warterman。

另外,由于 Parker 初始为美国公司,而 Waterman 却是一家法国公司,这导致合并前后该公司笔尖的“含金量”有所上升。这是因为欧洲法规规定贵金属的金要达到 18k,而美国规定要达到 14k,这导致美国公司时期生产的笔尖多采用 14k 金合金,而进军欧洲的产品线均采用 18k 金合金。

与 Parker 相比,Waterman 的产品线就显得丰富得多,令我比较意外的是他们比较有名的一块产品 Charleston,中文译名为“查尔其顿”。我一直先入为主地觉得它是个轻飘飘的,带个有特点的金属环的塑料笔,但从数据来看我错了,它的重量甚至达到了 20g,甚至比 Sonnet 系列更重。这可能是金属环的原因,甚至由于这个独创的金属环,在书写时,它的重心其实是正好落在手心虎口位置的。这样一来,即使它不轻,但想必握持感很好。我甚至有了些好奇。

Untitled
Untitled
Untitled
Untitled

犀飞利

接下来,来到钢笔界的传奇厂家 Sheaffer,中文译名为犀飞利,挺中二的一个名字。直观看来,其产品线覆盖面更广,但很遗憾,他们目前的规模已经不复当年。在下图中标记出的是他们最著名的产品线 Targa 系列(中文译名为塔格,该命名是为了蹭塔格车赛的热度,真的是继续中二)。

它采用直筒覆漆、镀贵金属笔身和独特的嵌入式笔尖造型,造型十分好看。但毛病也是有的,那就是嵌入式笔尖容易渗墨,表面漆面工艺不够扎实,容易开裂。它与派克的 Sonnet 系列使用同样的金属笔身,但由于它的身躯更大,导致重量更大。

Sheaffer Targa

Untitled
Untitled
Untitled
Untitled

百利金

Pelikan 是一家德国制笔公司,其商标是一只鹈鹕,因此也被戏称为“鸟笔”。其产品的特点是型号既丰富又单一,说它丰富是由于其尺寸和重量从下图中左侧一直覆盖到右侧,各个尺寸和重量的产品都有;说它单一是由于它的笔尖系统可复用性强,大致可以分为 M1000、M600(现代)、M800、M400/200 三种,笔尖系统虽然生产周期横跨数十年,且笔尖形态各异,但这些差异完全不会影响它们的可替换性。

该品牌的另一个优势是独特的差动活塞储墨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活塞行程长(储墨量大)和旋转圈数少的优点。虽然钢笔这个物件可能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这些创新仍然极大地提升了钢笔的可用性。

其中主流偏高端的 M800 系列的重量达到了 20g,其重量与之前介绍的 Charleston 相同,都处于这个比较奇葩的生态位。但该笔款的重量其实是由于它的差动活塞是黄铜材质的,这导致书写时其重心靠后,有可能带来一种奇妙的书写体验。

The Pelikan M800: A Modern Day Titan

Untitled
Untitled
1000-austria-pamphlet.jpg
1000-austria-pamphlet.jpg

百乐

本文的最后是一个日本笔厂,从重量上看,它的产品线与 Parker 其实较为接近。如果你看过他们的产品就会发现其产品线的规划与鸟家相近,而笔尖和笔形与龙家相近,属于学人精的类型。但值得一说的是,目前市面上最流行的入门款进口钢笔之一 78G 就是他家的产品,这个东西是真的轻,脱帽重量甚至不到 10g。当然,在 30g 的位置,也有他家的产品,那是像圆珠笔一样的,笔尖能弹出来的 capless 系列钢笔,其通体金属,机械机构十分复杂,导致很重,并且握持感十分奇怪。

Untitled
Untitled
Untitled
Untitled

分类:

后端

标签:

后端

作者介绍

张春成
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