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齿铜牙汉尼拔

V1

2023/01/13阅读:59主题:全栈蓝

韭菜的自我修养:一番折腾,90%工资用于还债,完全陷入中年危机 | 2022年终总结

韭菜的自我修养:一番折腾,90%工资用于还债,完全陷入中年危机 | 2022年终总结

前言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随着知识付费的热度上升,这句话逐渐普及开来。但事实上,疫情这三年,不理财,已经跑赢了80%的人。

看视频、读著作,作为开发者,我可以写出高内聚、低耦合的代码,但是作为投资者,我只是众多韭菜中的一茬。

下面,我用一些亲身经历,来复盘一下去年走过的弯路,也给大家提供参考。

关于职场

2021年初,一次极限操作,【在线教育】暴雷前夕,跳槽到了现在的公司。放弃了高薪,接受了稳定。

公司很大,金融翘楚,世界500强;职位很小,总部某个小部门里的前端负责人。

因为疫情,公司营收同比大跌,故开启了“降本增效”模式,削减人力、福利的同时,工作量还略有增加。

1. 裁员

去年公司裁了很多人,我们的业务线因为比较重要,且业务需求一直很多,故没有列入名单,只是象征性的裁了2个外包。

但其他子公司就没这么好运了,整条线都裁掉的比比皆是。

听说去年的预算又缩减了,估计还会继续裁员,早做准备吧,实在不行就找个海外的远程工作。

2. 加班

领导一直说我管理很佛系,事实上,我没法对组员要求什么,他们不爽可以随时离职,只会徒增项目难度。 所以我一直跟组员们强调,当天任务做完了,就回家,没必要在这耗着,甚至为了消除顾虑,还主动提示新同事快点下班,并以身作则,几乎不加班。

对于组员摸鱼,我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请假秒批,只要他能完成任务,我不关心过程如何。 正是这种管理风格,组员们很信任我,工作按时完成,甚至遇到紧急需求,也会主动加班,对比后端组,前端组无论是人员稳定性还是响应时效性,都略胜一筹。

但,领导不喜欢。

领导属于那种比较卷的类型,经常加班到9点后,而我们前端组离领导工位很近,所以经常出现后端组在加班,而前端组空无一人。

还避免不了被说闲话。

所以,我经常被领导各种“说教”,表面“啊对对对”,独自扛下了所有,然后坚决不改。

3. 绩效

第一年,新人进来背绩效,能理解,如今已是第二年了,作为前端负责人,去年承接了6个其他组丢过来的代码库,还大胆使用了 Vue3 技术重构,并带领组员技术升级,结果还是拿着和去年一样的评分,就因为我们前端组加班少。

“过程比结果重要”,似乎是大公司的潜规则呢。

也许有了孩子后,会爱上加班吧,但是目前的状态下,还是早点回家鼓捣一些自己的事情,提升认知,也比牺牲健康,无效加班,然后多那1-2个月的年终奖,要划算很多。

关于理财

为了财富自由,每人都应该努力打造三份收入:

  • 工作收入,作为原始资本积累;
  • 边际成本为0的杠杠收入,如出书、发布视频、编写程序等,作为财富裂变的关键收入;
  • 资本收入,来源于各种投资的收益;

绝大多数人只有工作收入,无论是主业还是兼职,只能单纯的出卖时间,杠杆率太低,并且面临大龄被优化的风险。

第二、第三收入属于被动收入,一份时间,可以被出售很多次,即使在睡觉,也有源源不断的收入,又称为「睡后收入」,所以应该尽量扩大这部分的比例。

以下就是我在知行合一过程中交的学费和心得:

1. 公寓

千万不要买公寓!千万不要买公寓!千万不要买公寓!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尤其是带返租的公寓!

去年是房地产集体暴雷的一年,之前各公司为了提高资金周转率,研发了各种庞氏骗局,返租公寓就是其一。

其运作模式为:先以较低的总价(通常是周边商品房1/3的价格)吸引客户,配合“低首付政策”,让“韭菜”觉得几万块就能拿

下一套地铁口附近的“高端”公寓。然后再许诺交楼后,用高于附近30%~50%的租金,再租下公寓,按季或者更长的周期,将房租打到卡上。

而我负债的50%,都是因为买了这套公寓……踩的坑分别为:

  1. 低首付并不低:根据政策,公寓属于商业房产,需要50%的首付率,故开发商可以安排第三方贷款公司,将40%的款项以「不记录征信」的方式贷给韭菜,通常是2-3年期,年化单利5%左右,到期一次性本息付清。所以可以做到首付10%,拿下公寓。重点来了,如果你在约定的交楼时间,还没有还清这笔贷款,开发商就不会安排交楼程序,也就拿不到房产证。
  2. 房贷利率高:不要相信中介说的什么和四大行有合作,能拿到5%左右的利率,事实上,他只会把你引到能吃回扣的银行,我的利率是6.15%,十年。
  3. 交楼周期长:开发商通常提前2年开始卖楼花,如果这套公寓是拿来出租的,那么算上装修,就会有2年多的空窗期,但贷款是按照合同签约开始计算利息。扣除月供,实际上前5年基本不赚钱。
  4. 租赁方不靠谱:酒店返租,其实就是开发商注册的一个皮包公司,通常在交楼前几个月成立,然后需要韭菜先交几万块的装修费,美其名曰统一风格,这装修费基本需要租1年才回本,又是一把好镰刀啊。而且这种酒店,故意拖长租金给付周期,相当于支付了很少的利息,就拿到了一大笔资金,属于“高息”揽储了。并且通常在3-5年内就会宣布破产,长期合作?不存在的,都宣布破产了,租赁合同自然也就失效了。
  5. 羊毛出在羊身上:哪有什么返租,只不过是把他们未来支付的房租,算在了总房价里,并且租赁方可以随时申请破产,玩的就是高息揽储的庞氏骗局。如果真心喜欢公寓,就直接买那种不返租的,或者二手市场看看,总价比返租的低的不是一星半点。
  6. 有能力最好开车去:如果只是市内还好,就怕远郊、跨市那种,中介虽然说免费接送,但如果你全程下来都不买,那可能会做出把你扔在半路的举动。而且自己开车,时间也能自己掌握主动权,看到不满意的项目,根本无需废话,直接走人。

我买的是二线城市的公寓,虽然在地铁口,但离市中心很远,21年中签的合同,合同约定22年12月31日交楼,但是“首付贷”不还清,就无法办理交楼,于是我又从其他消费贷弄出了资金,来还“首付贷”。

庆幸的是,在酒店给我打电话,表示想租我的公寓,提出了装修费方案时,我果断的拒绝了,因为已从其他渠道,了解到了返租模式核心玩法。

哪有租房还要房东自己付装修费的道理,蛋壳都没这么狠。

后面,专门就这件事请教了老丈人(在商界混迹多年),他给的建议是:尽快出手,赔本也要出手,及时止损,因为这些贷款还会继续吞噬现金流,而收益又如此的低。

公寓不是散户能玩的,能在上面赚钱的,只有规模到了一定程度才可以。因为这间房可以租低点,那间房可以租高点,这样能保证总体收益大差不差。

如果只有一间,租户遇到点问题,可能要请假专门处理,即使是开车,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

如果我没有买这套公寓,我的人生会宽敞许多吧(可能)。

2. 币圈

绝大部分虚拟币没有任何价值,但是会加速镰刀挥舞的速度。

之前“狗屎币”(DOGE、SHIB)大热的时候,赚了1000%多,但钱来得快,去的也快,后面又投了一些山寨币,基本把盈利赔光,尤其是 KISHU,亏掉了80%的利润。

2021年5月,随着一系列的文件出台,导致虚拟币市值大跌,即使后面转了主流币,还是把本金赔掉了70%。

最近 LUNA 币和 FTX 交易所相继暴雷,市场对币圈的信心已经降到了冰点,BTC 更是从最高点,缩水了2/3,更别提其他山寨币了。很多号称有项目、技术支撑的山寨币,沦为了彻头彻尾的骗局。

靠运气赚的钱,迟早在认知外连本带利的赔掉。

3. 股票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段永平

什么老鼠仓、抬轿子,经历了币圈的大起大落,A股那点伎俩也不算什么了。

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我的个股只买“大白马”,减少交易频率,长期持有,分红再投资,相信复利的奇迹。

「分红再投资,是熊市的保护伞,牛市的加速器」---《投资者的未来》

这也是我去年唯数不多挣钱的项目了,连续七年收益率超过7%,平均年化11%左右。

如果当时那笔钱,没有买公寓,而是买了房地产龙头股,持有到现在,早就回本了。

4. 基金

关于基金,巴老爷子说过:以绝大多数基金经理的投资收益率,连大盘都跑不赢。

所以,我也只是定投指数基金,只是由于负债率比较高,暂停了几个策略,只保留了沪深300。

大盘还是3000点附近徘徊,所以,去年基金整体并没有挣钱。

5. 车

为了方便提亲、扩宽视野、体验新能源和新技术,去年年初趁着特斯拉涨价前,购入了Model Y,后面涨到最高点的时候还庆幸买的早,省了好几万,结果前不久就来了背刺,比当时还低了 2~3 万……

车这个玩意,尤其是纯电车,看似省了油费,实际上,一年的用车成本还真不一定比油车便宜。

第一年车险 9600 元/年,小区停车位 300 元/月,也就是,这车即使不开,固定成本约为 36.16 元/天,为啥保险那么贵?因为是尊贵的特斯拉车主(韭菜)啊!!

如果开车的话,因为停车位没法自己装充电桩,只能用第三方的,平均 1.5元/度,外出的停车费、高速费、罚单就另算了,按一年5000公里算,用车成本基本在 16000~20000 元。

如果现金流不充裕,又是程序员这种不吃资源的岗位的话,真心不建议在一线城市买车,除非有其他必须的理由(比如提亲)。

6. 其他

因为平时喜欢玩游戏,偶然间发现有款游戏饰品也能租赁(没错,就是CS:GO),于是在去年6月的时候,砸了约 10万,收购各种刀 和枪皮,后面(10月)涨得太凶了,稍微减仓了一些,把那种冷门刀都卖了,主要留下了蝴蝶刀和爪子刀(有把「M9刺刀-渐变大理石」和「蝴蝶刀-虎牙」在续租期间,被买断了,心痛了好久)。

如果不算饰品本身的涨幅,光是租金,近似年化收益率都达到了10%左右。这些租金又被拿去买饰品,算是分红再投资吧。 只是后面知道的人越来越多,都想当包租公,大资本也有意搞垄断,饰品涨得狠凶(热门皮肤涨幅高达50%~500%),拉低了租金平均收益率。

投资就是这样,先入场的能吃肉,后面的就只能喝汤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和大学室友怎么都冲不上去的官匹AK段位,在元旦的时候,不经意间冲上去了(多亏了一年来在完美C+被反复蹂躏)。

关于婚姻

人生只有三次改变命运的机会,第一次是高考,第二次是就业,第三次是婚姻。

重要性依次增加,前者的努力影响后者选择范围,而后者如果没选好的话,又能反过来否定前者。

而婚姻,本质上就是合伙开公司,是两个家庭的资源重组,所以「门当户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如果是自由恋爱,顺其自然的步入婚姻殿堂,这自然是最完美的结局。

但如果是相亲,无论是网上还是线下,都要慎重选择,毕竟这是要过一辈子的人,能一命通关的就尽量不要二婚重开吧。 我和老婆是在以前的公司认识的,她产品,我开发,之前真没想到过会在一起,毕竟是司花。

后面需求对接多了,我的一些特性也吸引了她的注意,加上偶尔私下帮她改需求,越走越近,只是碍于公司环境,没有点破。 离职后没了顾虑,才确认了关系,经过两年多的磨合,今年总算领证了。

婚姻要互相包容,比如她喜欢出去玩,我喜欢当宅男,所以妥协后就是:平时她不管我玩游戏,每半个月市内约会一次(我和她的公司都是大小周),每两个月来一次短途旅行,每半年来一次长途旅行。

「要想找到一个优秀的配偶,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配得上Ta」---查理·芒格

盘点

经过去年的一顿骚操作,负债组合为:深圳房贷+公寓商贷+消费贷+信用卡分期,月供高达工资的90%,加上其他生活支出,要不是还有第二、第三收入,以及老婆分担了一些,估计都要申请个人破产了。

最贵的学费莫过于买公寓了,还是在房价最高的时候上车的!

好在这些债务大部分都是短期的,咬咬牙撑过去也就是了,只能说现在吃亏,也好过老了之后被骗养老金要强。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回顾2022,展望2023,我正在参与2022年终总结征文大赛活动

分类:

阅读

标签:

阅读

作者介绍

铁齿铜牙汉尼拔
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