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和他的朋友们
2023/01/12阅读:22主题:自定义主题1
魔王冷饭||#128 魔王讲先上牌桌;职场副业禁忌;囤房格局;北漂;赚钱壁垒

先上牌桌
昨天看见几个电商人在那边聊天,就说现在自己做的比较小,又没有推广费,不知道如何做起来。
这个主要靠踩风口。
每年互联网的小风口是非常多的,踩中一个,就能大赚一笔。
一般分为季节性风口,就是季风。
「每年过年,各种节日,都是季节性风口,那个时候流量会溢出。」
有溢出,就会有机会流到你们手上。
还有,就是「每年的流行趋势变化,产生的热点和爆品。」
比如说,中国奇谭最近火了,很多人在抖音上发个图,配个音乐,就是几百万几千万的播放。
相关的爆品完全可以搞,版权要规避一下。
等等别人意识到版权问题,你都已经红利吃完下架了。
但是「你要踩中风口,必须要提前有准备。」
短视频汹汹来袭,有多少人做起来呢?
没有多少。
因为「你没有准备」啊。
电商你也是要靠内容和素材的,这些你要长期积累。
一旦有风口来了,你就马上能上。
没有准备,大多数风口跟你其实没有关系。
大多数人学东西学不会,他就是老在那里看。
看是学不会的。
你必须把自己卷进去,用一个正反馈循环驱动你。
慢慢的,资源就汇聚起来了。
还有一个,就是多研究「蓝海关键词」。
就是有很多小的市场,别人是不屑于做的。
至少我们这个圈子,很多蓝海关键词外面是拿不到的。
比如说,你可以搞房圈相关产品、随库相关产品。
比如地图你估计是不能印的。
但是你可以卖鼠标垫啊,上面搞上热门楼盘信息,房圈金句。
送一张房价实物地图,你们把学区、商业等关键的标上。
你在电脑上,其实看很多东西不方便的,特别是地图这种,需要有个大地图长期拿在手上看。
很多中介有,但是普通人没有的。
这种产品价格不高,房圈都是穷鬼,也买得起。
这种房价地图,我也愿意买啊。
这就是「软件+硬件结合的思路」。
鼠标垫不值钱,值钱的是设计,是创意。
而房圈,各个地方楼盘,很多本地房V很清楚,你就搜一搜,做成产品就行了。
再说了,有很多人在房圈也混了这么久,你就到处发发广告。
这不比你每天卖几单都不知道的流量要稳定?
这样,你的店铺评级,很多就不操心了。
今天说的思路,就是房圈相关低单价周边消费产品。
这个可以说是一个「长尾金矿」。
量一大,就能赚钱了,不能说发大财,但是让你有个好的开始。
职场副业禁忌
「提问」:牛大,在上市公司上班,有那种证券调研的会联系,一小时1000-1500块,基本就是他们和我了解一下公司业绩,敏感信息可以不聊 咨询了3次,这钱能赚吗?
「嘉宾回复」: 最好不要去赚这个钱。
这其实是一个陷阱。
他们最开始都是说给你一点小钱,调研一些不敏感的信息。
不这么说,你怎么会答应呢?
后面就找你问东问西,然后开出更高的价码,带你吃吃喝喝的。
你很容易被拉下水去的。
很多大公司的员工,比如说游戏发行的,就是被游戏厂家拉下水了。
还是职业前途要紧。
我们搞房子,来钱是很快的,看不上这种小钱。
「如果你要赚现金流,不如跟我们去搞搞互联网捡瓶子,很干净的现金流。」
囤房格局
「提问」:牛大好:二线城市,15个月前办了笔4.5%三年先息后本的抵押500万,只上企业征信。现在有3.4%利率5年先息后本的产品,对接银行没手续费,大概能贷480万左右。转贷顾虑1:需要借钱垫资400万左右,没有做过,不知道正常费用多少?顾虑2:自己名下另有套快还清的老破小,还想着一两年卖掉,还清首付3成,按揭600万左右置换个大的。如果先有了这笔抵押,怕到时候按揭贷不下来。请教牛大,您看要不要转贷?什么时候转贷合适?
「嘉宾回复」: 兄弟,格局要大,转贷什么?
当然是两个都要。
《雪中悍刀行》里面,徐凤年就说了,为什么不能两个都要?
这个类似的问题我已经回答过好多次了,还有很多人搞不清楚。
因为你是冲着做大去的,随着你的做大,你的贷款成本会一直升高。 资金的成本是一级一级增加,低成本资金,中成本资金,高成本资金。
8%已经是高成本资金了。
那么你现在4.5%,3.4%,其实都是低成本资金。 只是一个先来,一个后来,其实你做大的过程中,两个你都会要的。
如果你资金压力不是很大,当然是准备还清老破小,然后再搞一套,把这个贷款搞了。
转贷,一般是资金成本高,贷款规模比较大,那种转贷会节约很大的资金成本。
你就这几套,完全不用考虑,扩大才是你的正确方向。
北漂
「提问」:牛大好,读完博到北京工作生活半年了,没有发现这个城市的魅力。
感觉房很贵,吃的玩的也贵,到处乱糟糟的,去哪都很远,规划很粗放,如果要买房养小孩压力也特大。整体上没啥活力,也没啥吸引人的东西,就挺无聊的。服务意识一般,啥都凑合,人们还都喜欢大声嚷嚷,不懂尊重别人。听说北京适合搞政治的人,我本人也不在此列。唯一好的是好医院多。
相比之下,上海的开放精致、广州的繁花美食、深圳的蓬勃生机、长三角的灵活细腻,似乎都比北京要更让人更有亲近感,也更向往。
我知道我见识有限,但北京的好处藏的太深了。
请问:北京是不是不适合背景普通的人作为开局城市来发展呢?谢谢!
「嘉宾回复」: 你观察的挺仔细的。
这个世界本质还是一个铁血世界,拳头硬的人说了算。
但是拳头太多了,大家也不得不达成一个妥协,这就形成了秩序。
其实北京的秩序和规范肯定是非常好的。
没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这个确实是这样的。
但是北京也是非常适合普通人生活的,里面各种乐趣也非常多。
我在北京也住过2年多的时间,我没有觉得不方便。
各种资源汇聚的比较多,机会也比较多。
所以,「能留在北京,还是留在北京发展。」
至于说其它城市,你在我们这个圈子,你还怕搞不到其它城市的房子?
到时候,你要休息,玩,可以去其它城市。
发展尽量还是在北京,很多人想进还进不去呢。
坚定信心,砥砺前行
坚信自己行,只是现在很多东西不懂
说实话,现在要找到一个赛道,兼具道法术器一整套体系,并不容易。
因为有一整套体系,你才能去学,才能以后进步,有一个长期的成长。
互联网的道,就是信息论,摩尔定律,IT产业的一些定律等等。
这套东西是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的,其严密程度,比物理、化学还坚不可摧。
法,就是各种应用,不管是平台公司,还是各种业务形态,比如媒体广告,电商,游戏,视频等等。
这些行业,本身就有自己的方法,运作多年,「只是需要互联网化」。
内容的生产,都是有一套具体的方法的。
比如拍视频,影视行业已经搞了很多年,在互联网上就是将其「轻量化,短视频化。」
这些东西也是可以学会的。
术,就是各种小技巧,这个就太多了,而且每年都有。
抓住一个,至少能很快赚到一点小钱。
但是很多种技巧,就能让你赚比较多的钱。
器,就是工具。
互联网有很多免费的工具,数量非常惊人,而且我们还可以开发。
这个比你投资开工厂,买设备成本低多了。
什么人容易成功呢?
就是那种坚信自己行的人。
只是你现在很多东西不会而已。
等你学会了,你就行了。
所以,不要有什么犹豫,先学,先干起来再说。
这里面的纵深还是非常大的。
数量就是绝对壁垒
今天早上,看见两个电商老板在群里聊,说要更大的流量,就要付费推广。
每年的大量成本就是给淘宝的推广费,自己赚的很少。
我因为早上去挂水,就没有说话,我们可以就这个话题写一篇。
这个文章,肯定是没有什么流量的,就内部看一看,内部探讨一下。
我们有很多人去干一件事情,还没开始干,就觉得很困难。
举个例子,最简单的,看一本书《资治通鉴》或者看一系列视频教程。
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觉得自己不行。
其实错了。
你不是不行,而是数量太大了,你被吓到了。
这个就是一种壁垒,让你还没开始干就知难而退了。
那更别说买房买好多套这种事情。
你不敢进去,别人当然就躺在里面赚钱了。
讲历史的大V,赚钱也挺多的,而且很多老板爱听。
淘系电商有句话,「叫做3天干到类目第一。」
怎么干?
在产品、运营、客服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付费推广」。
电商从淘宝赚的钱,并不是电商都能踹兜里的。
这个付费的钱,就是用来建立壁垒的钱。
「你不付费,你就排不到类目第一,就别想赚钱。」
难受的是,你这个所谓壁垒是假的,每年都要投,不投排名就掉下去了。
你们做电商的是不是这样的?
赚钱,其实是靠壁垒,就是巴菲特所说的护城河。
你不要总看着觉得有门槛。
对你有门槛的东西,对别人也有门槛。
你翻过了门槛,你就进入里面,比较轻松的赚钱了。
壁垒无处不在。
学历,就是一种壁垒,当然主要是进大公司、体制内等地方打工的壁垒。
你没有本科学历,你就进不去。
事实上,据我对大公司的了解,里面很多工作,高中生就能干。
这个里面有一部分就是赚的壁垒的钱,还有一部分是赚的能力的钱。
大多数人都赚的是壁垒的钱,因为别人进不来大厂,你进了,你就赚了这个钱。
但是学历的壁垒太薄了,大学生的数量太多了,学的东西又跟不上时代。
从总体上说,收入比一般人高,但是发财是毫无指望的。
我看到抖音有个暴富的网红在直播间讲自己多么有钱。
有什么别墅,劳斯莱斯库里南,迈巴赫等等。
我对此嗤之以鼻。
因为他这些所谓的资产根本没有什么壁垒。
别墅稍微有点用,但是主要就是炫富用的。
他为什么这么讲?
因为普通人喜欢听这个,这个观念,就是普通人眼中有钱的概念。
这些资产都是没有壁垒的。 相反,房子的壁垒就很深。
就是你构造一次,可以保持长期竞争力的东西。
你觉得买房困难,但是对于别人来说更困难。
预计将来,普通人家很难搞到一套改善住房的。
因为壁垒越来越大。
另外一个,就是绝对的数量。
这里并不是说,你对房子不精挑细选,而是说总体的规模非常大。
王耀武有句话说,就算是3万头猪,G军三天也抓不完。
这就是绝对的数量。
比如说,你每天写了300万字。
别人就算一天写2000字,天天写,达到你这个程度,也需要 4年。
这个4年,就是实打实的差距,怎么追都很难追上的。
罗永浩搞锤子手机,搞了很多创意和软件,每次开发布会都吹上天。
罗永浩创业失败之后的总结,就是说小公司的东西很容易被别人抄袭。
他毫无办法,最后终于顿悟到,「巨大的代码量才是壁垒,而不是什么研究出来创意和技术。」
代码量在这里,送你抄袭,你都要抄很多年时间。
在这个时间内,我就早把钱赚完了。
这个道理他失败了才明白,这个本来就是软件行业的常识了。
所以,你要多想想,你每天做的事情,建立了什么壁垒。
技术壁垒,团队壁垒,品牌壁垒,数量壁垒、资产壁垒等等。
中国是一个对于壁垒情有独钟的国家。
伍子胥说: 凡欲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从近制远者,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 廪,治兵库。
城墙建立起了,你就能长治久安。
中国的火炮和西方的火炮,初衷是不一样的。
中国的火炮最开始是打人的,而不是攻城的。
因为中国的城墙,底部有20米厚,最上面的也有5米厚。
西方中世纪的,很多没有城墙,或者城墙很薄。
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号称无坚不摧,也只有2米左右。
中国的城墙很多是用土做的,可以吸收动能,可能会被实心炮弹打得千疮百孔,但是就是不倒。
所以,火炮在中国早期发展不起来,对城墙没用。
当然,我们知道了,所以的壁垒都不是永久的。
知识星球
扫码进挨踢牛魔王“窗口星球”,解锁更多精彩~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