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elly1024
2023/01/29阅读:16主题:前端之巅同款
研报精选230129
目录
-
【行业230129国信证券】新能源车三电产业观察系列二十三:欧美电动车年底销量亮眼,国内销量增速放缓 -
【行业230129中航证券】农林牧渔行业周观点:春节种养殖行情支持板块催化 -
【行业230129信达证券】食品饮料行业2022Q4基金重仓分析:布局复苏,重估成长 -
【个股230129华西证券_盛视科技】盛视科技:“AI+”小巨人,业绩反转在即 -
【个股230129安信证券_英威腾】优秀的工控与能效解决方案提供商,新能源业务前景可期 -
【个股230129天风证券_博汇纸业】金光赋能,供需改善,或迎接盈利大年
【行业230129国信证券】新能源车三电产业观察系列二十三:欧美电动车年底销量亮眼,国内销量增速放缓

核心观点
新能源车: 国内月销量再创新高, 欧美市场销量持续高增长
国内: 2022 年 12 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 81.4 万辆, 同比+52%, 环比+4%。 2022年 12 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 33.7%, 同比+12.4pct, 环比-2.2pct。
2022 年国内新能源车累计销量为 688.7 万辆, 同比+93%。 2022 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 28.0%, 同比+12.3pct。
欧洲: 2022 年 12 月欧洲八国新能源车销量为 34.8 万辆, 同比+62%, 环比+49%。 2022 年欧洲八国新能源车累计销量为 207.8 万辆, 同比+15%。
美国: 2022 年 12 月美国新能源车销量 9.9 万辆, 同比+29%、 环比+23%, 渗透率 7.7%, 环比+0.6pct。 2022 年美国新能源车销量 98.5 万辆, 同比+151%。动力电池: 国内磷酸铁锂电池占比稳步提升
全球: 2022 年 11 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 57.2GWh, 同比+73%, 环比+19%;宁德时代装车量位居第一, 市占率 40.9%, 同比+4.0pct、 环比+3.3pct。 2022年 1-11 月全球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 466.2GWh, 同比+75%; 宁德时代装车量位居首位, 市占率 37.1%, 同比+4.9pct; 比亚迪位列第二, 市占率 13.6%。
国内: 2022 年 12 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为 36.1GWh, 同比+38%, 环比+6%。其中三元电池装机占比 31.6%, 环比-0.6pct; 磷酸铁锂电池装机占比 68.3%,环比+0.9pct。 2022 年国内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 294.6GWh, 同比+90.7%; 其中三元电池装车占比为 37.5%; 磷酸铁锂电池装车占比为 62.4%。 2022 年 12月宁德时代装车量位居第一, 市占率为 49.5%, 同比-6.1pct、 环比-1.2pct。2022 年宁德时代累计装车量位居首位, 市占率 48.2%, 同比-3.9pct。
锂电池材料: 锂盐价格下行推动正极和电解液降价
2023 年 1 月以来锂钴镍盐等原材料持续下降、 磷酸铁供应放量推动价格下行, 碳酸锂、 磷酸铁锂正极报价下降。 锂盐降价推动六氟和电解液价格下行。石墨化加工费、 负极、 隔膜等报价相对稳定。
投资建议: 关注供给格局稳定和新技术受益环节
我们看好新技术布局领先、 供应偏紧环节的企业: 1) 钠离子电池及材料布局领先企业(蔚蓝锂芯, 当升科技, 容百科技, 长远锂科) 。 2) 原材料价格下降、 成本结构优化的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中创新航) 。3) 锂电新技术: 中镍高电压正极(厦钨新能) , 磷酸锰铁锂(德方纳米) ,硅基负极(璞泰来) , 碳纳米管(天奈科技) , 新型锂盐(天赐材料) 。 4)供应偏紧环节: 隔膜(恩捷股份、 星源材质) 。
风险提示: 政策变动风险;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电动车产销不及预期。
【行业230129中航证券】农林牧渔行业周观点:春节种养殖行情支持板块催化

简要回顾观点
行业周观点:《把握产能去化中的生猪板块机会》、《种业业务年度数据强势,有望延续》、《海外禽流感催化,白鸡周期演绎加速》。
本周核心观点
春节期间,生猪价格小幅反弹行情仍低迷,产能去化支持养殖板块演绎。外盘粮食大宗受供需和俄乌局势催化走强,种植板块有望支撑。白羽鸡、鳗鱼等品种价格节前走强,相关标的受益。
1)生猪养殖:春节期间价格反弹,行情仍低迷,去化撑预期。春节期间生猪价格小幅反弹。据涌益资讯,截至1月27日,生猪样本全国均价15.12元/公斤,较节前涨4.2%。整体行情仍显低迷,养殖仍处亏损区间。截至1月20日,生猪自繁自养和外购仔猪养殖利润分别为-317.8、-397.90元/公斤。节后需求收缩,行情或延续低迷,养殖亏损下,产能去化料持续。考虑仔猪腹泻、非瘟等季节性疾病高发、存活率下降,远期供给或进一步收缩,支撑未来生猪行情。建议把握产能去化中生猪板块机会。建议关注:【温氏股份】、【牧原股份】、【巨星农牧】、【傲农生物】等。
2)种植种业:春节期间外盘粮食大宗行情整体走强,关注一号文件和种业振兴相关政策落地给种业板块带来的催化。截至1月27日,CBOT玉米、小麦、大豆连续合约较当周一分别涨2.5%、3.8%、1.4%。消息面上,俄乌局势在春节期间持续催化。德国政府25日发布通报称,德国将继续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决定向乌方提供“豹2”主战坦克。此外乌克兰谷物协会主席表示由于农户削减播种面积,预计23年该国玉米产量不会超过1800万吨(21年产量4211万吨),小麦产量不会超过1600万吨(21年产量3218万吨)。种植行情有望带动种业景气,叠加生物育种产业化推进,关注种业板块机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我们认为,随着23年一号文件和种业振兴相关政策落地,种业板块或得到进一步催化。建议关注:【大北农】【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
3)白羽肉鸡、鲲鱼行情节前走强,关注相关标的。白鸡方面,据博亚和讯截至1月20日,白羽肉鸡均价8.50元/公斤,周环比涨2.04%;鸡苗均价2.92元/羽,周环比涨1.01元/羽。鱼方面,据中国鱼网,截至1月13日,中国大陆日本和美洲(2.5P)流通均价为95元/公斤、74元/公斤,周环比涨18.8%、6.5%。建议关注:【圣农发展】、【益生股份】、【天马科技】等。
【行业230129信达证券】食品饮料行业2022Q4基金重仓分析:布局复苏,重估成长

食品饮料跑输大盘1.7pct。2022年10月1日到12月31日,SW食品饮料指数上涨0.2%,万得全A指数成分上涨1.9%,行业跑输万得全A指数1.7pct。分子行业看,2022Q4,SW白酒、啤酒、乳品、预加工食品、调味发酵品、休闲食品分别下跌2.2%、上涨7.7%、下跌3.5%、上涨9.1%、上涨2.3%、上涨20.5%。
基金2022年年报中食品饮料行业重仓市值占全行业比例环比-0.88pct。截止2022年12月31日,机构重仓市值3.12万亿,食品饮料重仓市值4895亿,占比15.7%,环比-0.88pct。
食饮行业前20大基金重仓个股占比95.9%,环比-1.1pct。基金2022年报中,Top1-4“茅五泸汾”重仓占比68.6%,环比-1.8pct。Top1-10占比87.4%,前五个股并无变化。较三季报来看,年报排名上升比较明显的有舍得酒业(18->10)、百润股份(16->13),而排名下滑明显的有华润啤酒(9->11)、青岛啤酒股份(12->16)、海天味业(15->18)、梅花生物(17->20)。
一线名酒重仓有所波动,水井坊和舍得酒业加仓明显。基金2022年报重仓白酒4092亿元,占食饮行业83.6%,环比-0.4pct。茅五泸汾全国一线名酒基本是各大机构标配,2022年年报重仓持股数有所波动,贵州茅台环比-4.6%,五粮液环比+1.5%、泸州老窖环比-0.5%、山西汾酒环比-9.2%。全国次高端标的的重仓持股数走势分化,酒鬼酒环比-3.1%,水井坊继2022Q3大幅减仓后、2022年年报中重仓持股数环比+583.6%,舍得酒业2022Q3减仓后、环比+96.1%。徽酒整体有所减仓,古井贡酒环比-4.1%,口子窖环比-6.4%,迎驾贡酒环比-48.2%。苏酒方面,今世缘和洋河分别环比+2.5%、-5.9%。
啤酒重仓第二,重庆啤酒重仓市值占比提升。基金2022年报中重仓啤酒253亿元,占食饮行业5.2%,环比-0.2pct。从机构对重仓啤酒标的的仓位来看,青岛啤酒居首,A+H股合计135亿元,占啤酒53%;重仓持股数方面,青岛啤酒环比-7.4%、青岛啤酒股份环比-26.9%。其次是华润啤酒、重仓70亿元,占比28%,重仓持股数环比-9.0%。重庆啤酒位居第三,重仓42亿元,占比16%,重仓持股数环比-8.5%。
需求不振,乳品标的减仓明显。基金2022年报中重仓乳制品195亿元,占食饮行业4.0%,环比-0.8pct,占比持续走弱。受疫情对商超等购买场景的影响,机构对乳品业绩预期偏低,减仓明显,重仓持股数方面,伊利股份环比-15.4%,蒙牛乳业环比-22.3%,中国飞鹤环比-49.4%。
休闲食品获大幅加仓,机构布局超跌标的。基金2022年报重仓预加工食品53亿元,占食饮行业2.1%,其中安井食品继前三季度大幅加仓后,2022年年报重仓持股数环比-1.7%。调味发酵品重仓81亿元,占食饮行业1.6%,环比+0.4pct;重仓持股数方面,受原料糖蜜价格下跌的催化、安琪酵母环比+21%,海天味业环比-8.2%。休闲食品重仓53亿元,占比食饮行业1.1%,环比+0.4pct,绝味食品继中报、三季报大幅加仓后、重仓持股数环比+7.8%,机构底部布局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连锁标的。
风险因素:新冠疫情反复、食品安全风险
注:文中2022代表基金2022年年报数据,截止日2022年12月31日,环比变化是相对2022年三季报计算而得。
【个股230129华西证券_盛视科技】盛视科技:“AI+”小巨人,业绩反转在即

盛视科技(002990)
核心逻辑
我们认为,公司是智慧口岸龙头,“AI+行业”的躬身践行者,技术与行业Know-How的融合形成其核心竞争力。
与初创AI技术公司相比,公司拥有高粘性客户群体、销售渠道、行业Know-How、完整解决方案等多方面优势,具备行业壁垒。
与其它涉足口岸行业的ISV相比,公司技术研发能力更强,研发投入更大,产品更新迭代速度更快,具备技术壁垒;同时,核心技术的自研保障公司发展不受制于人,也有利于提高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附加值。
与ICT、互联网巨头相比,公司在口岸行业同样具有行业Know-How、完整解决方案等优势;同时,口岸相关需求具有行业特征,且行业市场空间相对有限,巨头一般采用生态合作模式进入该细分市场,公司积极融入巨头生态,提供具备行业特征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从口岸到特殊监管区,从国内到海外,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公司公告,2022年9月公司已完成海口秀英港、新海港、南港项目合同签订,合计金额超5亿元,工期375天,将在2023年完成交付。
公司在海南标杆项目的成功经验,有利于公司拓展“特殊监管区”业务,进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1年,公司携手华为共同打造的5G智慧港口联合解决方案已成功在阿曼上线运行,未来海外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公司财务表现稳健,业绩反转在即。
疫情前公司营收快速增长,2016-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49.61%;疫情导致部分项目延迟,2020-2022年营收增速放缓;疫后随着通关人数增加,下游需求释放,营收有望快速恢复高增长。
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在疫情影响下仍保持较高水平。我们认为,随着后续营收恢复高增长,利润弹性大。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2-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3.01/21.06/27.60亿元,同比增长15.4%/61.9%/31.1%;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3.93/5.39亿元,同比-23.9%/188.2%/37.1%,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53/1.53/2.10元,对应2023年1月20日33.32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62.8/21.8/15.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导致全球经济下行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盈利水平下降,核心技术突破进程低于预期,公司核心人才团队流失风险,拟收购事项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
【个股230129安信证券_英威腾】优秀的工控与能效解决方案提供商,新能源业务前景可期

英威腾(002334)
公司依托自身核心技术能力,全面布局工业自动化及能源电力两大领域。公司2002年自主研发出第一代变频器产品,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业务逐步拓宽至工业自动化、网络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自成立以来公司坚持研发驱动的经营策略,研发费用率长期保持在10%以上,研发技术团队的规模与开发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21年以来公司各项业务增长势头良好,2021/2022Q1-Q3收入达到30.1/2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6%/36.0%,2023年1月17日公司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6-3.0亿元,同比增长43%-65%。
国内工业自动化发展向好,公司相关业务稳步增长。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国产替代加速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国内工业自动化市场整体保持较快增长。公司是国内最早进入低压变频器领域的厂商之一,在伺服系统、电机、控制器等产品上形成了长期的技术布局以及深厚的渠道积累,国内市场份额位居前列。与此同时,公司是国内少有的在海外进行工控业务布局的企业,低压变频器广泛应用于100多个国家以及各类应用领域,在国产品牌中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在印度、东南亚、美洲、欧洲等海外区域的市场份额保持快速增长。
下游需求持续爆发,公司光储及新能车业务快速放量。1)光伏及储能: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叠加海外电力价格高企,户用光储市场需求持续超预期,公司逆变器产品体系齐全,渠道布局初见成效,光储业务快速放量,2022H1实现收入9070万元,同比增长167%。2)新能车:2018-2019年受国内补贴退坡影响,公司新能车业务产生较大亏损,2021年起随着C端需求放量,国内新能车市场已步入自发驱动的高速增长阶段。公司重点布局新能车电控领域,与东风、吉利、长城等头部车企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22H1新能车业务实现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速高达137%。
投资建议:公司属于困境反转型企业,工控业务经营稳健,国内及海外市场稳步扩张,随着经济转暖后续业务发展有望加速。此外,公司新能源业务已跨过2018-2020年的经营低谷,人才大批引入带来渠道及产品快速扩张,新能源业务实现翻倍式增长,2023年有望扭亏为盈,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1.71/55.74/71.16亿元,归母净利润2.70/4.06/5.16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目标价12.00元,对应2023年23倍PE。
风险提示:产业政策变动、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迭代风险、模型假设及测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误差等。
【个股230129天风证券_博汇纸业】金光赋能,供需改善,或迎接盈利大年

博汇纸业(600966)
博汇纸业:白卡纸龙头企业,产品矩阵丰富
公司专注浆纸一体化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白纸板、文化纸、箱板纸、石膏护面纸等,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经营模式。
公司主营白纸板按其下游用途一般分为四种类型:烟卡、食品卡、社会卡、铜版卡,具体包括:烟盒、食品、液体食品、饮料、保健品、药品包装盒、化妆品盒、珠宝首饰盒、电器包装盒、衣服吊牌、手提袋、高档书的包装、精装书的封面、名片、证书等。公司在山东淄博和江苏盐城拥有两大生产基地,以“客户至上”为核心,为下游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与客户形成生命共同体。
公司22Q1-3收入138.5亿同增16%,主要系通过精细化管理及环节过程管控,优化成本结构、挖潜增效,管控吨纸原料及能源单耗,部分减轻原料成本上升影响;22Q1-3归母净利6.1亿同减68.04%,主要系原材料价格较21年同期有所上涨,盈利能力减少所致。2021年公司共生产机制纸313.5wt,销售机制纸313wt。白纸板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白纸板收入125.08亿(占造纸业务收入77.18%),同比增加13.63%。
白卡纸:供需结构持续向好,行业景气度有望走高
白纸板景气度上涨,供需关系有望改善。白纸板根据原材料不同分为白卡纸(以纸浆为主要原材料)和白板纸(以废纸为主要原材料)。自2016年起中国白卡纸产能持续走高,产量逐年攀升。2020年中国白卡纸产能达1122wt,同年产量933wt,同增3.2%。产能利用率呈增长趋势,2020年已达83%。
白卡纸行业集中度高,CR4集中度达85%,扩产计划持续推进。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后,白卡纸龙头企业纷纷新增产能,随着前期项目纷纷落地,供给侧压力放松,2023至2024年白卡纸产能或将进一步扩张,产量有望持续推进,长期看若消费水平持续回暖,白卡纸行业供需结构将进一步改善,景气度提升。
需求端有望迎来反弹,库存+原材料激发市场活力。白卡纸市场价回落,有望促使需求量上升。白卡纸表观消费量与产量呈同步趋势,需求端表现良好。2022年12月国务院印发扩内需纲要,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提振投资与消费。顺应政策的调整,我们认为从长远来看纸价有望保持在合理区间,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下游产品维度广泛,白卡纸市场容量较高。在“限塑令”、“禁废令”和消费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市场趋向青睐使用以纸浆为原料的纸制品,白卡纸和白板纸的市场边界逐渐融合,升级替代效应明显。2021年药品、香烟以及食品包装占我国白卡纸消费的50%,下游产品广泛的维度为白卡纸市场提供了较高的市场容量。
公司管理模式先进,金光集团赋能博汇飞速发展
管理模式先进,技术研发优势显著。管理模式先进,人才机制完善。公司以“文化&MBOS”、“数字化转型”、“组织和人才”、“科技创新”的“四轮驱动”战略引领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公司具有行业内领先的技术及研发能力。公司技术部负责公司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引进和消化,并设立研创科、纸工艺组、知识产权组三个研究室。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承担白纸技术、文化纸技术、添加剂技术等基础与发展的研究任务。
金光集团完成收购,行业龙头飞速发展。自2019年末金光集团发起对博汇纸业的要约收购后,公司营业效用显著回升。2020年博汇纸业营收实现较快增长,增长率达43.56%,同时归母净利回弹至8.34亿,同比增长523.50%,2021年增长趋势持续,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04.50%,处历史高位。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分别为9.27亿、12.96亿以及15.40亿,EPS分别为0.69、0.97、1.15元。我们选取造纸行业太阳纸业、仙鹤股份、五洲特纸、华旺科技作为可比,据可比公司均值,给予博汇纸业23年13~15xPE,对应目标市值168亿-194亿元,目标价12.6-14.5元/股。
风险提示:业务经营风险;环保风险;政策风险;行业竞争风险
关注@水母公社,后台留言"研报+日期"获取全部PDF文件🗂️
作者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