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和他的朋友们
2022/10/23阅读:25主题:自定义主题1
魔王冷饭||#114 魔王答流量衰减;动力源;行情预测;信息服务业;专业选择;自媒体变现

流量衰减
「提问」:牛大,想向您请教,为什么最近流量大减?我在头条写写故事,以前的流量比现在的流量至少多5-10倍,而且现在我的粉丝数慢慢上去了,应该比以前多才对,为什么平台给我推荐的流量越来越少?
不仅是我,中部的V流量也很少,以前他们号称一小时不到1万展现,文章就废了,现在一天都只有几万展现。
鉴于头条不能够买流量,我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问:
-
1.流量衰减的这么厉害,原因是什么?
-
2.我该怎么办?
「嘉宾回复」: 你搞错了一件事情,因为「所谓关注你的,并不是你的粉丝,而是头条的粉丝,是平台的粉丝」。
你肯定以为,你的粉丝越多,阅读量越大吧。
嘿嘿。
在社交流量出现之后,很长时间内,都是按照人来找内容。
这种情况下,关注你的人,都会推送,那么你的阅读量就会越大。
头条出现后,尤其是抖音出现后,这种逻辑变了。
它是按照推荐算法来工作的,你的关注人数,只是算法中很小的一个权重。
「好处是,这样很小的号,只要质量优质,就能一下子爆火。」
问题是,你的粉丝数就没多大用了,就算你粉丝再多,你的内容质量一旦下降,那么阅读量还是上不去。
但是,这种所谓的“优质”是怎么评判的呢?
就是你在「多个等级的流量池竞争」的结果。
总之,就是「爱看的人多,你的内容就优质」。
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总是一些「最新热点」,以及「段子」,「娱乐化内容」占据流量的大头,深度的内容没多少人看的。
长期来说,对于平台是好事,但是对于读者的认知并没什么帮助。
现在头条的流量已经到顶了,那么这么多的人分流量,你们每个人分到的自然就少了。
怎么办?
一个是私域,一个就是垂直,这才是长期的方向。
短期来,多看看算法推什么,才能拿到短时间的流量。
头条,就是一个打工的平台,能赚多少就赚多少
动力源
我今天在群里面讲了V8发动机的事情。
其实最低配,V6发动机就能搞起来了。
V6的话,大概是每年能增加1个大学毕业生一辈子收入的动力。
再说一些细节。
比如说,你贷款,工资流水其实是月供的2倍。
为什么这样要求呢?
因为你除了月供,你还要生活,所以,留一半的工资是为了生活。
这个标准是针对什么的呢?
是针对工薪阶层的。
工薪阶层当然是没有办法。
但是对于有资产的来说,这个已经保守的不能再保守了。
「如果你资产到了一定阶段,那点生活费相对你的资产来说,是很小的。」
所以,你总是可以搞出钱来,可以将全部流水都变成月供。
这么做的结果,是动力增加了2倍。
这种玩法,普通人怎么赶得上?
我常常讲忽略不计,忽略不计,这个其实是微积分那个无穷小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等到,你敞开花钱,对你的资产来说,都是忽略不计的时候,生活就非常happy了。
量级高两级,就能忽略不计了。
我常常想,其实很多人,靠的是本能,运气,抓到了风口,赚到了钱。
但是,无论是谁赚到了钱,对于子女的要求,还是要好好学习,要上学。
就算上大学,又不赚钱,为啥还要上大学呢?
因为上学,你还是能接触到一些精妙的思想。
「有一些你原本觉得没想到的,没有答案的东西,其实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想过了,已经有了答案,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不过,99%的人上学,什么都没学到,而是学到了一些表面的东西。
就算是初中的那些东西,都有非常让人震惊的思想在里面。
只是你想不到。
行情预测
「提问」:牛大,快答下。谢谢
这次如果地产可以继续起来,北上广深超一线城市,类比于近十年哪一年的行情高度?谢谢
「嘉宾回复」: 没有哪一年可以比,一旦启动,是超级行情。
牛牛大实话
「提问」:牛哥,一直是一个上班狗,从来没有想过创业,目前疫情严重 工作极度不稳。 能不能深入浅出的说说目前国内的公司的大概分类,业务模型,成本投入。对于普通人有哪些行业还有机会可以尝试一把的。
「嘉宾回复」: 要不是因为你出了钱,我根本就不会回答这种问题。
这种问题,就是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随口跑来问一下的空想问题。
告诉你任何行业,你也不会去做的。
这种,就类似知乎上,给你一个亿,可是有一只蜗牛追杀你,这种毫无意义的问题。
我公号上说的行业,已经不少了,有一个人去做吗?
为什么呢?
「做一件事情之前,你要想想你拥有哪些资源。」
你去做金融,肯定是要有关系能拉来资金的,你可以么?
你去做IT互联网,至少你要受过专业训练,996,你可以么?
还国内公司的分类,业务模型,成本投入?还要深入浅出?
你为这个报告付多少钱?
就算给你,一个你都做不了。
「创业只有千分之五的成功率。」
我告诉你,为什么你没法挑挑拣拣?
如果你是一个人开始做的话,道理显而易见。
我们之前说,每个人的功率大概就是85瓦,中等劳动强度就是100W。
萤火之光。
这个可以推出一个什么结论?
「你的成本就是你自己这个人而已,只能是固定的,除非你把自己累死。」
假设你最开始赚5000块,等到你规模增长100倍到50W的时候,你的成本是不是要增长?
你能把自己的功率提高到100倍么?
100倍,就是100WX100=10000瓦=13.6马力。
50W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数字。
你能把自己的功率提高到13马力么?你要真有13马力,你怎么不去参加奥运会举重、田径、游泳,个个都是冠军。
生理限制了,你达不到,能持续100W都很不错了。
「很多人在网上忽悠,让你去做这个去做那个,都是错误的。」
因为「他们从来就没考虑过增长」,你干10年还是拿5000块。
那你要做什么行业呢?
你只能去做那种规模增长,成本永远不增长,或者稍微成本有点增长的行业,但是增长的上限却是要很高的行业。
总结就是:「成本不变,增长无限。」
那我们拿着这个结论去筛,能筛出什么行业?
就是「任何事情,你只要做一次,但是理论上却可以卖无数份。」
这是什么行业?
「信息服务业。」
自媒体、短视频、直播、网红、演员等等,你可以生产一次信息,然后卖无数次。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网红、演员其实文化水平很低,但是依然很有钱。
不是因为她懂得这个道理,而是误打误撞,进入了这个行业。
一个技术专家,变得非常有钱,不是因为他技术真的好到超过了中国这个领域的所有人,而是他在这个领域变的比较有名气,公司老板都认识他。
技术好,但是籍籍无名的人多了,最后的结果可能是裁员。
李笑来通过比特币赚钱,本质不是比特币,而是他影响力足够大。
那么信息服务业,这个增长你是否可以做到呢?
普通人的大脑真正利用的信息容量大概就是1.13T。
1TB,可以让你在每个领域掌握10万个概念。
-
一个象棋大师,可以掌握10万个棋局。 -
一个牛逼的医生,可以掌握10万个医学概念。 -
一个英语专家,可以掌握10万个表达(并非单词)
这就是我经常说的十万分之一的意思。
你如果会说中文,那么你掌握的中文表达,大概就是10万。
没有理由你掌握其它领域,不能达到10万。
人脑的信息容量是多少呢?
是910T,普通人的信息容量就是总容量的一点零头而已。
「你的功率不能增加,但是你的信息可以随着你的业务增长10万倍,是每个领域。」
这是一个方向。
另外就是房产这种,你的功率不用增加,但是你的钱增加了。
「规模越大,需要的筹措的钱越多」,但是单人做到A8.5还是可以的。
这个方面,说的比较多了,就不多说了。
还有一些行业是要增加人,这个没有管理经验就别碰了。
所以,「不是你要选择什么行业,是什么行业可以选择了你。」
命运之船只会沿着定律的河流漂流。
搞错的方向,做死做活,都没有出路,而且不明白为什么。
我之前讲人的功率,不是白讲的,你们有几个人想到了?
专业选择
「提问」:牛大好。家中男孩2023高考。为应对未来的Jthl及不确定性,职业、生活等方面有什么策略建议?谢谢。
「嘉宾回复」: 问的太泛了,不知道回答哪一方面?
就专业,简单的来说,就是传统工科不要选。
知乎上有很多“天坑专业劝退师”,比如生化环材,农林地矿油,土木、机械等等。
还有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明显的坑。
市面上很多人说读书不赚钱,学习不挣钱,并针对这个现象做了很多解释。
对这些解释,我都不是很满意。
有的说,你是学习了,但是在工作上没有熵减,所以不挣钱。
这个解释不能说服我。
就拿机械来说,这个东西也有挣钱的时候,比如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蒸汽机、内燃机刚开始搞的时候,机械师很赚钱,大量的需要。
拿电报来说,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也很赚钱。 爱迪生就是因为救了一个火车站站长的儿子,那个站长教他电报技术,就拿到很高的薪水。
那个时候电报员被叫做“电报骑士”,是不是相当于现在的程序员?
那为啥现在不赚钱了?
「因为投资过去了,不是这个趋势了」,电报几乎都消失了。
其实从行业整体上来说,缺这些专业,需要加大对基础专业的投入。
基础学科不行,其它的就如同空中楼阁。
但是需要研究到很顶尖,才能过上一个不错的生活。
这些专业,其实很难,但是学了又不挣钱,别的先发国家早就有了。
这就是后发国家郁闷的地方。
「家里条件如果不是很好,就不要选这些专业,应该选21世纪的科技。比如金融、IT、互联网等等。」
家里条件好,又对基础学科很感兴趣,那尝试一下也无妨,就当玩耍了。
实在不行,出来还可以干别的。
有多少人,从小成绩比较好,自以为天赋异禀,然后跳了这些天坑,学的比别人难,工作还不好找,晃晃,就30-40了,活的很失败。
学物理的肯定是比学计算机的要难多了,可是并不挣钱。
另外,「尽量去大城市上学,机会比较多一些」。
再谈自媒体变现
「提问」:牛大,能不能简要说下,自媒体的变现渠道,目前做了个小红书的账号,主要分析美妆产品价格,给粉丝提供价格参考,有大几万粉,粉丝群体大多为一二线女性,但变现不多,该如何转型呢
「嘉宾回复」: 自媒体这个行业,收入差别十分巨大。
头部的自媒体,相当于某个垂直行业的第一、第二这种,一年搞几千万的大有人在。 比如九边、老欧等等。
(不要看老欧哭穷就以为他没收入,这沙雕月供高啊)
「阅读量不是唯一的指标,有的靠量,有的不靠量。」
主要是粉丝群体不同。
有的是「高端粉丝」,不在乎那点钱,几万人可能就是头部了。
走「大众路线」的,就是靠阅读量大,相当于几根细绳子捆绑在一起卖。
腰部的,公号的标准是阅读量1W+以上,需要每篇都是。
这个就达到了接广告的标准。 一年十几万到百万的都有。
大部分都是1W+以下的,养家糊口都是问题。
兼职写着玩的,收入基本上很少。
你的粉丝是女性粉丝,那么你就一开始站在比较高的起跑线上。
那么自媒体收入的差别为什么这么大呢?
就是和收入渠道有关。
主要几个收入:
1.广告。
广告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行业,而且非常烧钱,大公司专门有预算。
你要向外出租过房子就知道,那些拿公司的补贴来租房的,是非常稳定的租客。 反正都是公司的钱,花起来都不心疼的。
很多明星就是靠吃代言、广告活着的。
只要头部自媒体才能接到大公司广告,头部自媒体一条报价十几万、几十万的都有。
为什么敢开这么高? 甲方公司付钱嘛,这对公司都是小钱。
这个实际上是最主要的收入。
你想,这是不是就是我说的,成本固定,收入不封顶? 因为你发一篇文章或者视频的成本是固定的。
「自媒体行业可以说本质就是广告业」。
这个和网文什么的是完全不同的。
网文是靠订阅、卖著作权和衍生收入。
这你就明白,为什么自媒体收入差别这么大了。
因为腰部和尾部自媒体接不到广告,或者都是很差的广告。
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广告收入差了很多。
2.平台流量分成。
大一点的平台都有广告平台,不用你接广告,你可以挂平台的,还有流量分成之类的。
收入一点点,一般是补贴才能高一些。
3.卖货
就是一些货是可以帮别人带货的,这个占很多腰部自媒体收入很大的比重。
卖多少,就分成多少,不用你建电商渠道的。
4.知识付费
辛苦,不赚钱,时间成本很高。
因为这个随着你服务的人数越多,你的成本越高的,苦力活。
总之,「to B的才是最赚钱的」,但是你的知名度和流量要上去。
to C,辛苦钱。
你这种,可以尝试合作带货。
知识星球
扫码进星球,解锁更多精彩,尊享VIP服务~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