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和他的朋友们
2023/05/07阅读:17主题:自定义主题1
魔王冷饭||#173 直播电商T-1;正循环;力量之源

直播电商T-1
「提问:」 牛大,请教一个问题:直播这种卖货模式,我一直认为对消费者来说,是极其低效的(因为有限时间内刷到的商品数量少,换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
但现在就是这么红红火火,做的这么大。这里面肯定有些底层逻辑,只是我不明白而已。
-
真的就是因为人们太闲了吗? -
这种是一时的现象还是会比较长久的存在呢?
牛大能谈谈其中内在的逻辑吗,谢谢
「嘉宾回复」: 谢谢打赏88.
你看最近对于直播电商的通报没有?
有问题的几个,基本就是李佳琦,罗永浩,小杨哥,刘畊宏等等,占了90%多的问题。
为啥这几个有问题呢?
因为这几个是「头部」啊,卖的货多,问题就多。
直播电商,实际上90%都是亏钱的,只有头部赚钱。
原理类似于村口小卖部,或者城市里的茶馆,一群人在那下象棋,打麻将,嗑瓜子,吹牛,待的时间久了,自然忍不住买几个东西。
互联网就是将这个模式放大了。
没错,不是所有人都能待那么长时间看卖货。
但是只要人多了,从「概率」角度讲,总是有人会买的。
胜就在基数大,有人走了,就有人进来。
只要流量足够大,砖头都能卖出去。
这就是概率的力量,所以头部几个赚钱。
不是头部的其实挺艰难的。
另外一个,就是「头部有这些流量后,可以找品牌商把货的价格压的特别低,这也是一部分人跑去等着买的原因」。
核心还是概率,概率也是赚钱的几个最底层逻辑之一,与房租、股权一个等级的。
比如保险,就是建立在概率的基础上,不瞎搞的话,稳赚的。
但是流量要足够大。
正循环
「提问」:牛大看完你的人生练习指南,一定要冲上六级才能爆发,那请问有什么具体的思路指点吗?是每一天十几个小时去钻研。?
但以前有些人学习掌握不到技巧,成绩也不会好的,不仅要勤奋,感觉还需要一些特别的思路。
比如做电商创业,我的朋友都是做到几个亿一年,淡季一天赚十几万的,但是我就是一个月100万我都很难赚到。
感觉功力差很远。 怎样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人生境界。
「嘉宾回复」: 钻研?
钻研不下去的。
这个世界上最难的就是形成「正循环」。
就像我在工业革命系列里面写的一样。 不是说西方几个国家发现了美洲,就突然富裕起来了,而是过了很久才有一点发展。
真正大规模发展起来,是形成了大三角循环,从欧洲运一些日用品、枪支等到非洲,在非洲换取奴隶,然后把奴隶运到美洲,从美洲换蔗糖、棉花等到欧洲卖掉。
蒸汽机,也是一个循环的核心。
有了蒸汽机,就有更多的煤,有更多的煤就有更多的铁,更多的铁就能有更多的蒸汽机,这是一个小循环。
同时蒸汽机可以带动更多的产业,形成更多的产能,赚更多钱,拿钱可以再改善更多的产业效率。
这样就蓬勃发展起来了,这是一个大循环。
赚到钱了谁不高兴呢?
当然有动力继续投入了。
很多人做不下去的原因往往在于,他以为他的努力是没有消耗的。
不就是坐在电脑面前研究嘛,不就是捧着一本书看嘛。
这能有什么消耗?
最开始很努力,研究十几个小时,但是慢慢后面就来累了。
不是生理上的累,而是心力耗尽了,不想搞了。
因为短期来没看到效果,越干越没劲,心理能量消耗光了。
你看看,大多数人不能坚持下去,是不是就是这个原因?
怎么才能继续下去呢?
就是正循环。
你努力了一阵,要看到效果,这些效果带来激励,让充满斗志投入下一轮。 为啥有人能坚持读书?
就是成绩好,受到父母老师表扬,在同学中受到尊重,然后他就更努力的去读书。
这个时候读书他是不觉得苦的,因为有一个激励在,心理能量足够。
你的问题就是你赛道选的是不是正循环的,这个是首要的。
当正循环跑起来了,你自然有兴趣去研究各种技术,每天研究到很晚都动力十足。
这样才能慢慢把功力提升上来。
知道为啥我会说傅里叶的圆了吧?
正循环建立起来之后,转得飞快,增长曲线可能是指数级的。
力量之源
看我最近写的文章,比如说关于曹老板的一篇,为什么我们要一直将企业家精神追溯到狩猎。
这绝不仅仅是为了刨根问底,而是为了找到力量之源。
大家可能非常疑惑,为什么自己写,自己拍短视频,做直播什么的,好像肚子里面没货,不知道输出什么内容。
这个「一方面是缺乏积累的原因,另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找到力量之源。」
比如说企业家精神怎么学习?
这个是很难的。
一种是实践,另外一个就是找到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
如果你知道了「企业家精神的来源是狩猎」,你就可以多看看像荒野独居这样的节目,就知道勇气是怎么来的了。
另外,就是「战争」。
当然,这种古代的战争,你要从事前看,别人怎么分析的,分析的有没有道理。
在过程中是怎么坚持的。
能上史书的,都是非常优秀的人。
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看得多了,自然也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感悟。
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安泰,只要靠近大地,就能获得无穷无尽的力量。
因为大地就是他的力量之源。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将自媒体追溯到新闻?
就是你可以通过看各种文章,不管是新闻,还是爆文,可以无形中学习。
别人看文章是获得信息。
你知道套路之后,看文章,看书,就不仅仅是获得信息。
你就要「从生产者的角度去看,别人为啥这么写,第一段为啥这么写,例子为啥这么举,结尾为啥这么写」。
你看的多了,自然潜移默化的学会了一些平常不知道的东西。
这种力量是无时无刻不在加强的,就算玩游戏,你都能悟出很多原理。
这就是力量之源的威力。
张颂文讲,他演戏,就是通过观察不同的人,比如医生是什么样的,小贩是什么样的。
他还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一次在一个医院演医生,他的装扮,甚至工作证都是和医院一样的。
他戴着一个听诊器,口袋里面插了很多笔。
他就下到那个医院的楼层,结果病人都以为他是真的医生。
但是当他遇到真的医生的时候,那个医生说,你们演员在楼上,不要下来。 他就很疑惑,我都已经这么像医生了,你怎么知道我是演员。
医生就说,你一个外科医生,你戴一个听诊器干什么?还插那么多笔干什么?
这个事情给他的启发很大,他知道自己观察的不仔细,那么演的时候就不可能太像。
所以,要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就是他的力量来源。
大家应该有一个感觉。
就好像两个地方,离几十公里口音都不一样。
本地人一听就能听出来,外地人根本听不出来,觉得两地的口音是一样的。
就是这么一点差异,决定了你是高手还是普通水平。(例子里面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
为什么我们要将短视频追溯到戏剧,电视剧,电影?
就是为了让大家获得力量之源。
你以前,不知道怎么去学习。
现在你就是看电影,看剧的时候,就知道别人为啥编这个桥段,情节为什么这么安排。
因为电影电视剧这些,「不光是要好看,重要的是降低传播成本」。
你专业的东西,是很难让大家接受的。 但是电影电视剧就有这个本身,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尽管不会太深。
这种表达的技术,降解(降低理解成本)的技术,都是可以学习。
这个里面是有明显套路的。
为什么别人好像每天都能写,而且写出各种各样的文章?
因为别人获得力量之源之后,无时无刻不在获得养分啊。
为此,我特意在公号分析了一个短片,大家应该仔细看看。
原本我们公号不发这种纯技术的分析的。
就像《庆余年》中,真气要修炼到外放才是高手。
你学了那么多,就自己知道,不能外放,那不算高手。
啥叫真气外放?
就是能输出,能写文章,拍视频啊。
而稳定外放,又是一个境界。
知识星球
扫码进以上内容“窗口星球”,解锁更多精彩~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