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咚咚
2023/02/18阅读:48主题:嫩青
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
何谓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pop art)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兴起于英国和美国的艺术运动,旨在挑战艺术传统、庆祝日常事物,模糊“低级”文化和“高级”艺术的界限。波普艺术家从媒体和流行文化中挪用广告图像、消费广告、社会名人等符号。
作为大众文化的产物,波普艺术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吸引注意力。
“波普艺术之父理查德·汉密尔顿曾对这项现代艺术运动作出精准的概括:
通俗的 面向广大观众设计的; 短暂的 可消费的 容易忘记的; 低廉的 大批量生产的 年轻诙谐的

“究竟是什么使得如今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具有魅力?”
让我们来关注一下公认的第一幅波普艺术作品:英国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他是杜尚的得意弟子)于1956年创造的纸上拼贴:《究竟是什么使得如今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具有魅力?》(原作名: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
在画面中我们就能嗅到波普艺术带有的复制品的趋同气息了。回顾这所幅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复苏,西方世界生产力大幅发展,大众物质文化需求大幅提升,文化界也开始了对消费社会的反思。
汉密尔顿的这幅作品以荒谬戏谑的方式,采用既有的复制(印刷)品对现存的图像进行复制、拼贴,以重大的视觉刺激打响了波普的第一枪。
这样拥挤的画面让人不适,而这种怪诞离奇正来自于汉密尔顿对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的直接借用,将赤裸而庸俗的日常事物用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方式拼贴组合起来,讽刺了根深蒂固的传统审美观:抛弃了具有原创性的绘画和抽象,将以往被艺术作品避而不及的大众消费品(消费品和大众传媒)以反设计的、粗制滥造的刻意形式装配起来,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惊,并从这种审美震撼中走出来,关注自身和周遭的物质生活,直接地意识到在商业化的社会中,物质和精神的娱乐化刺激背后,人们的空虚、无奈和迷惘:对创造和消费的崇拜与迷醉,对物化和异化的困惑与悲观。
在这幅画作中我们已经能够看出波普艺术具备的大部分元素:杂志上裁剪下来的健美半裸的男人,手里拿着网球拍大小的、标有“pop”字样的棒棒糖,沙发上有性感的裸女,厅内的墙壁上悬挂着当时流行的通俗漫画“Young Romance”,桌上放着现代家庭所必需的电视机、录音机、吸尘器、台灯等等现代家庭必需品,灯罩上印着“Ford“标志。透过窗户,我们能够看到街上巨大的电影广告,上面是时兴的电影《爵士歌手》中艾尔·乔尔森的特写镜头。
波普艺术的创作方式
-
叠加、复制同一视觉形象,只改变颜色、稍稍变换形态;

-
裁剪、拼贴不同来源和材质的插画、照片

-
截取影像局部,并进行再加工

如何理解波普艺术
作为媒体和流行文化的产物
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艺术运动,波普艺术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带给观众不需要深思熟虑的感官冲击,这意味着现代主义方向的重大转变。即便对于最严肃的命题,波普艺术家也摒弃了过往艺术家所自矜的隐晦表达,使直观的冲击等同于作品的本质。
而由于由于商业的介入,波普艺术也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并成为了现代艺术中最受认可的风格之一。
“完美世界的疤痕”
这个世界远非完美无缺的、静止的、圆滑的,反而是不断流变的、结构丰富的。其中种种创伤与不幸为艺术构成了丰厚的表达土壤,这种完整性的撕裂为人们提供了回神凝视真实世界的机会,给予了每个人批判的能力。
所谓的“完整性的撕裂”正源于求而不得的痛苦。广义的“完整性的撕裂”指的是:事物在工具化和有用化以外,仍有许多特质,乃至于本质也被忽视。只有当曾经作为本质规定的有用性退场以后,事物才能“是其所是”。
这种撕裂成为了艺术家的创作源泉。世界的裂痕不仅昭示了事物,也代表着观者与世界的直接对话。艺术家的不同之处在于能够描写这种撕裂,波普艺术家的表达就在于用资本社会华丽“完美”的现成之物,包括广告、卡通漫画,来回击自己在重复中所感受到的不安与荒谬——所有事物与人都在被动地接受着外来的流行的标准,
波普艺术家简介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安迪·沃霍尔奠定了波普艺术的商业化基础,将复制、量产的手法引入艺术创作。以非画性的风格制作,挑战架上艺术。

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etenstein)
他的波普漫画作品结合了印象派画家乔治·修拉的点画法,反映美国主流文化主题。

杰夫·昆斯(Jeff Koons)
以精致的手法和昂贵的材料来表现大众图像

草间弥生(Yayoi Kusama)
著名的“圆点婆婆”,使用重复的、大面积的波尔卡圆点(polka dots,一排大小相同的大实心圆)来描绘世界。


草间弥生十岁就已经出现了幻听与幻视,并确诊了高度性障碍(对性行为恐惧)。她的世界充满了闪光的、密集的圆点序列———它们构成世界,又无限重复与运动,抹灭世界。她作品中无限延伸的网和圆点暗示着她的幻觉。

草间弥生在她 1954 年的画作《花》(DSPS)中说:
“有一天,我看着桌子上桌布上的红色花朵图案,一抬头,发现天花板、窗户和墙壁上都是同样的图案,最后遍布整个房间、我的身体和整个宇宙. 我感觉自己好像开始自我毁灭,在无尽的时间的无限和绝对的空间中旋转,化为虚无。当我意识到它确实在发生,而不仅仅是在我的想象中时,我感到害怕。我知道我必须逃跑,以免我被红色花朵的咒语夺走我的生命。我拼命地跑上楼梯。我下面的台阶开始崩塌,我摔下楼梯扭伤了脚踝。”

波普艺术对时尚的影响
波普艺术作为符合潮流的大众艺术,自其诞生以来就与时尚界携手并进。正如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品牌联合创始人皮埃尔·贝杰(Pierre Bergé)曾说:“时尚不是艺术,但它需要一位艺术家来创造它。”
一些著名的波普艺术家的职业生涯始于商业艺术正是这一话语的有力佐证:安迪·沃霍尔 (Andy Warhol) 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杂志插画家和平面设计师;James Rosenquist的职业生涯始于广告牌画家。他们在商业艺术界的背景训练了他们用大众文化的视觉语言融合抽象艺术和流行文化领域的技巧。

安迪·沃霍尔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抓住了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精髓,率先将自己的得意之作《金宝汤罐头》印在连衣短裙上,一时风头无两。

村上隆联名LV,设计经典图案

Versace 1991春夏系列 致敬安迪·沃霍尔

Moschino 2014秋冬系列 将快餐元素与高级时装结合
下一篇文章介绍杜尚(Marcel Duchamp)
作者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