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和他的朋友们
2023/03/26阅读:29主题:自定义主题1
魔王冷饭||#158 多娃T-1;名校与财富;自信心培养

多娃T-1
「提问」:牛大好,有一事不解。就是优生优育问题。今日在外看到一做生意的家庭,三娃,三个保姆还有司机,娃妈妈也不上班,那妈妈一看就是很温柔很有福气的面相,三个娃也带得好。
我本人是很坚定多生的,可是家底薄,已有两娃也是拉扯着长大,再生有啥意义呢,娃苦哈哈的,将来如果也没啥出息,是不是还不如不生。生的少,家里这点家底给一个娃,即使娃将来没啥出息,也不至于太苦。 牛大怎么看。
「嘉宾回复」: 生育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
陈胜起兵之后,派手下武臣去攻取赵地,就是山西河北一带。
武臣派他的手下韩广去攻取燕地,就是北京河北一带。
韩广有个手下叫臧荼,在巨鹿之战的时候,被派去援救被围的赵国。
项羽在巨鹿大破秦军,臧荼就跟着项羽进了关中,秦朝正式灭亡。
因为臧荼有援赵和从龙入关的功绩,被封为燕王。
后来韩信攻赵,燕王臧荼就投降了韩信,刘邦建国之后,臧荼还是燕王。 每次站队都站对了。
因为被匈奴胁迫,臧荼造反,被刘邦杀了。 其实就算不造反,刘邦也会诛灭异姓王的。
臧荼有个孙女叫臧儿,那个时候已经破落了,就嫁了一个平民,叫王仲,生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后来王仲死了之后,臧儿又嫁给一家姓田的,也生了几个儿子。
臧儿有个女儿叫王娡,本来都已经嫁人了。
臧儿找人相面,说这个女儿将来能大富大贵,后来非把这个女儿送进宫,后来成为汉景帝的皇后,生了一个儿子。
这个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
爷爷燕王没做到的事情,靠孙女做了。
武臣还有个手下,叫司马卬,被派去攻取赵地的河内郡,后来随着项羽入关中,被封为殷王。
后来跟着刘邦干,在刘邦攻打项羽的首都彭城的时候,项羽反扑,司马卬战死。
由于他死的太早了,所以刘邦后来建国封王的时候,没有封他的后人。
司马卬是河内司马家的始祖,他的后人都在河内郡,河内郡当时很富很富。
后来他的后人中出了几个人,就是司马懿为代表的司马八达。
另外一个司马家,是司马迁,这个不是同一支。
司马迁因为帮李陵说话,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
其实可以不受这个罪,要交50万钱,但是司马迁没有这个钱,就只能受这个罪了。
司马迁后来就发奋写了史记。
史记这本书,你第一次读,好像都是歌颂汉朝的,其实里面有很多隐秘,司马迁都写出来了。
这种感觉就是,他说的话都是zz正确的,但是又给你使了个眼色。
比如写秦始皇,写的其实不是很客观,其实是骂汉武帝的。
那这本书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
司马迁在宫刑之前,是有生育的。 司马迁有个女儿,嫁给一个人叫杨敞,后来做到的汉朝的丞相。
当时是大将军霍光管事,霍光要废皇帝,就派人找杨敞商量。
这个搞不好是灭门的祸。
杨敞抖抖嗖嗖的说不出话来,这个时候使者说上厕所。
司马迁的女儿从后堂出来,大骂杨敞说,很明显大将军要废掉皇帝了,你现在不表态,我们全家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等到使者上厕所出来,司马迁的女儿对使者说,请您回禀大将军,我们家杨敞一定率领百官支持大将军。
后来,霍光废掉了皇帝,杨家也得到保全。
这个都是司马迁女儿家学渊源,见识高远。
这个杨家就是著名的弘农杨氏,司马迁的女儿就是弘农杨氏的一世祖母。
后来,弘农杨氏出了很多宰相,还有皇帝,比如杨坚,杨广,还有著名的杨贵妃。
没这个势力,我看史记保存下来,难。
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这还是比较几个有名的,很多名气不大,但是实在影响力很大的家族多的是。
看历史,你要能看出暗线来。
生育这种力量,搞不好什么时候,就起了很大的作用。
「生的多,当然概率更大。」
如果家庭不富裕,实际上就是放弃精养,让小孩自由发展,万一有一个成功,后面就都带起来了。
当然,如果在我们这个圈,你努力去搞,方向不错,大概率不会穷的。
名校与财富
「提问」:牛大好,您认为绝大多数名校学生无法拥有很多的财富,主要的原因在于哪里呢?
和一些名校的朋友交流,常常会觉得,如果他们对金钱有很强烈的渴望,用尽全力去争取财富,应该是具备拥有千万的资产的能力的。
但我们聊下来,觉得大家是少了一些渴望,就是大家现在收入也还行,小几万一个月,没有很多,但也不到穷困潦倒激发出强烈赚钱欲望的状态。
是不是一个人的财富除了智商认知的影响外,对金钱和财富发自内心的渴望,才是最重要的呢?
对于收入不算太低的工薪一族,您认为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真正拥有对财富的饥渴和向往呢?
谢谢牛大。
「嘉宾回复」: 知识不值钱,能解决问题的知识才值钱。
你就是读书破万卷,自己一个人在荒岛上,不会捕鱼打猎,照样饿死。
所有的大学,没有说教赚钱的。
所以,名校的意义,在赚钱这个问题上,不是很大。
对于你说的这个问题,我认为还是「格局不够」。
格局没到,就是总在几万块上面打转。 别说让你贷款几千万,就算贷款800万,整天都吓得要死。
其实根本没事。
等你自己赚了1000万,你就觉得贷款几千万根本不是啥大不了的事情了。
这个时候,才能谈说欲望被激发了。
我搞的很多都是大户型,那是买十几套沈阳的人不能理解的。
格局不同。
自信心培养
「提问」:牛大早,请问如何培养心力,感觉自己身上有股浓浓的弱。
原生家庭从小被打压冷落,暗示“这么好的东西哪能落到你”,父母自己也弱,连简单的做饭都会说“人家做饭有那么多调料,我们哪有这些”。
读书时,没啥人追,有的介绍条件差的,我自己喜欢的后面也都是人家拒绝我(我是女的),工作家庭也平平淡淡。我有了孩子,不想孩子受我这样影响。
不想这样过一生。
我想了想,是不是先从小事做起,渐渐做成几件小事开始。
还有什么其他路径。谢谢牛大。
「嘉宾回复」: 从小事做起,从学习曲线平缓的地方开始,这是对的。
关键是「信心」。
很多小孩成长起来,很多时候,就是做好了一些小事,比如考了100,有一些信心。
甚至有时候就是运气。
另外一个,就是「见识和格局」。
这两个不是虚的。
所谓见识,就是从日常感受中嗅出机会、规律、危机的能力。
这个纸面上说不清楚。
就像走路一样,走的多了,自然不迷路,其实你也没有记住哪些标志性地标。
就像打猎,你说不清楚,就是综合感觉,觉得猎物会走这条路。
刘邦入咸阳,秦王宫里面的妇女狗宝都在,他就要进去享受。
就是里面有美女、财宝、王宫修的也很漂亮。
这个是人之常情,没有几个人能过着一关。
但是樊哙,一个杀狗的,就告诉他,这些是害人的东西。
萧何,也劝他不要动这些东西。
这个时候,这两个人的见识是高于刘邦的。
但是刘邦有个好,别人一点,他就能明白,马上就回军灞上。
他要是真动了,项羽后来进关,肯定要杀了他的。
后来的农民军,几乎没有一个能抵制这种诱惑的。
比如绿林赤眉等等,最后被人灭了。
这就是见识的区别。
另外一个就是格局。
「格局,就是架构。」
架构来自建筑学。
你搭个帐篷,不需要搞什么地基,框架。
你建一个瓦房,就是木头结构,地基也不用太深。
你建33层的高层和7层楼,对于地基的深度、框架的结构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
你最开始搭建的架构低了,怎么也做不大的。
就像,你打的是7层楼的地基,怎么建33层的高层呢?
所以,格局一开始要拉开,至少你要知道,现在的架构不是建高楼的。
买房子也是一样,一开始,你把资源拿去买了很多小户型,你资源就消耗光了,想做大就难了。
你资源不够,也要想着将来能搞几个大户型的,作为你资产结构的柱子。
你这种情况,一般是先赚1000万,就全治好了,几百万疗效不够。
知识星球
扫码进以上内容“窗口星球”,解锁更多精彩~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