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鸽FlyGo
V1
2022/09/11阅读:17主题:萌绿
[3] OSI七层模型
简要描述
-
应用层 -
表现层 -
会话层 -
传输层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一、OSI模型是什么?
1、OSI模型介绍
OSI模型指的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即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在世界范围内规范网络标准的框架。
2、OSI的产生背景
基础建设在学术界早已成型,如封包交换原理理论,数据传输能力等。
二、7层模型详解
-
应用层 -
表现层 -
会话层 -
传输层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1、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
应用层位于OSI模型最上方 -
只关心业务逻辑,不关心数据的传输

2、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负责协商用于传输的数据格式,并转换数据格式
3、会话层(Session Layer)
-
负责管理两个连网实体建的连接 -
功能及特点:建立连接,维持通信,释放连接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负责将数据从一个实体(一个服务或者应用)传输到另外一个实体,但不负责数据传输的方式。
5、传输层的能力
-
数据分隔重组:将数据拆分后按顺序重组 -
纠错: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问题后采取方式进行纠正 -
管理连接:处理数据的频繁交换 -
流量控制:控制传输数据的速率 -
端口寻址:标明参与传输的实体的端口号

6、网络层(Network Layer)
负责把一个封包从一个IP地址传输到另外一个IP地址
7、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
确保两个临近设备间数据的传输,并隐藏底层实现 -
帧同步:两个设备之间传输时的协商速率问题 -
数据纠错

8、物理层(Physical Layer)
-
封装和隐藏具体的传输手段,并且提供稳定的传输接口 -
比如:电缆、光纤、蓝牙等

三、OSI的问题
分层设计较为臃肿,并非每一层都为必要的
关注与赞助

飞鸽FlyGo官网
微信公众号

赞助
码字和开源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赞助和支持。

作者介绍

飞鸽FlyGo
V1
致力于成为一名全栈架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