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僧

V1

2023/04/26阅读:21主题:全栈蓝

《认知觉醒》读书感悟

缘起

去年开始一直有朋友在推荐这本书,一直想看来着,上周看到朋友圈又有两位看完发读后感,于是再次勾起我兴趣。

感触

1,作者所读的和所做出的改变跟我从2019年开始觉醒认知差不多。他的参考书目里80%我都看过,并且也有半年左右时间跟他的生活方式差不多:每天早睡早起,日记反思,跑步运动,阅读写作,冥想内观,写日计划月计划年计划,控制自己玩手机时间....

2、我还为此专门写了一个文章《健康生活习惯养成计划》

3、作者却一直在坚持好习惯,我却中途放弃了不少(早睡早起,运动,冥想,反思)。现在我要重新拾起来。

改变

1,开始早睡早起。10点睡,5点起。

2,早起后依次完成【跑步,洗澡,写今日任务,学习/写作】

3,睡前【冥想/诵经,准备好次日衣物】

4,退群取关公众号。减少信息源。

5,在日志里加每日反思,时间段记录

收藏笔记

1,以后除了记录学思,还要记录行为改变了什么

2,适度原则

3,保持专注,觉知当下

4,目标管理OKR

5,费曼学习法,以教为学

6,深度学习的三个层次:知道信息点,关联信息点,行动和改变

7,所以在个人成长领域,没有最优、最确定、最权威的认知体系,只有最适合我们当前状态的认知体系。

8,想创造全新的学习动机,就得放弃一味打卡输入的做法,想办法直接运用或产出作品,获取反馈

9,保持欲望觉知,审视决策。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当前最大的压力莫过于过多欲望对心智带宽的冲击。早上起床就拿手机体现的是对信息的欲望,囤积物品体现的是对物质的欲望,应酬太多体现的是对社交的欲望,吃得太多体现的是对美食的欲望……每一种欲望的萌发都有可能在心智带宽中添加一条运行程序。【我目前对物质,社交,美食欲望很低,到又回到对信息欲望强烈的状态,每天想看微信消息,B站视频,学习视频等,应该把微信公众号全部取关,退群】

10,每个人都希望做一个好的“摄影师”,拍出精彩的“照片”,但成为一个好的“摄影师”是需要练习的。这么多年,我们都习惯用原始的单一视角看问题,时间长了便形成了“路径依赖”。【摄影师就是末那识,路径依赖就是业力习性,】

11,一是勤移动。顾名思义,就是多移动你的“相机”机位,尝试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比如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老人的角度、对手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仅凭自己的感受就直接认定孩子不懂事、老人不体谅、对手不讲理。【自他相换,换位思考】

12,二是善学习。有些时候我们之所以看不到一些角度,是因为自身学识不够,不知道有那个视角存在,所以要多学习,借助高人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很多优秀的书籍和文章都展现了作者看待问题的独特视角,你若摘取,便能向高人学习。【无明,般若智慧】

13,三是要开放。更准确地说是保持客观、不臆断。【非暴力沟通,】

14,我并不是在做这件事,我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动机转移】

15,有人跑步想瘦,有人跑步想寿,而我跑步享受,享受享瘦享寿。【有趣的打油诗】

16,早冥读写跑,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冥想和跑步暂时暂停了,以后得恢复】

17,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是智者看待事物、做选择、决策的过程。

18,阅读是为了改变。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只要紧紧盯住“改变”这个根本目标,很多阅读障碍就会立即消失。

19,费曼技巧就是通过自己的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最好让外行人也能听懂。

20,“类比”。以一种事物认知另一种事物,恰恰是学习的本质!大量使用类比,除了类比和排比,尽量不使用任何修辞……如果你时常践行这一原则,就会慢慢发现,自己不仅写得更好了,也学得更好了。

21,运动能够使大脑长出更多的新的神经元,这意味着运动可以在物理上让人变得更“聪明”

22,运动不是关键,运动之后的活动安排及环境刺激才是关键。有效的模式是这样的:在运动后的1~2小时内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脑力活动,比如阅读、解题、背记、写作、编程

23,“运动+学习”的模式需要坚持,因为新的神经元从生长到成熟通常需要28天。

24,而复盘的方式也极为简单,通常只需3点: ①描述经过——以便日后回顾时能想起当时的场景; ②分析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直到有深度的启发; ③改进措施——尽可能提炼出一个认知点或行动点。

欢迎关注

自我简介

重庆95后、19岁创业、23岁实现FIRE、25岁皈依佛门、哲学/佛学/价投爱好者。

公众号简介

FIRE=财务独立提前退休=充足本金+价值投资+极简生活

充足本金=预计未来平均年支出÷4%

内容:投资实盘+学习感悟+所思所想+副业羊毛

目标寻百位十年友,助千人FIRE行

公众号二维码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分类:

后端

标签:

后端

作者介绍

研究僧
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