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和他的朋友们

V1

2022/12/08阅读:34主题:自定义主题1

魔王冷饭||#119 魔王答门阀世家消亡;房产置换;长板交换;职场T-1;口罩风向;助人为乐

门阀世家消亡

提问:牛大,唐朝之后门阀世家消亡的原因是什么?还是说门阀世家更隐秘了,并没有消亡?

嘉宾回复: 当然是生产力的发展。

有些人说三国时期为什么是九品中正制,是世家门阀当官,为什么不启用寒门。

问题是,怎么启用寒门?

那个时候,读书,都是非常昂贵的事情,门槛极高。

你得养活自己,有额外的粮食,才能养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

再说了,寒门和今天也不是一个意思,是指有地有房的庶族地主。

普通老百姓,活下来就不错了,大字不识一个,怎么启用。

不存在搞科举的前提。

到了唐,已经到一个节点了。

最早搞科举的实际上是南北朝的梁武帝,但是并未大规模普及。

隋朝也搞,规模也不是很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纸的普及,唐朝中期还普及了雕版印刷。

那么中等人家读书才多起来,科举才得以大规模举行。

世家把持官位的情况才逐步衰退,这是一个很长很长,长达几百年的过程。

世家要去当官,必然要去京城科举,形成了聚集。

一旦发生战乱,很容易被一锅端。

比如朱温的谋士李振屡试不第,极端仇视世家大族,鼓动朱温杀尽唐朝的朝臣,并投入黄河,史称“白马驿之祸”。

科举和战争,逐步消灭了世家门阀。

但是无数庶族地主还是永远存在的,因为农业社会,土地就是根本。

房产置换

提问:牛魔王请教:

现在按揭余额260,还有27年,等额本息5.3%

有机会:民生一抵年化3.85-4%之间,可10年 评估价610W

有置换意义么?

或者:二抵最低年化4.5,5年

谢谢

嘉宾回复: 你这贷款有问题啊。

你贷款260W,还了3年,但是评估价是610w。

按照现在这个形势,3年怎么可能涨这么多呢?

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你贷款的时候是5成或者更低的贷款。

那你能把这个抵押出来,完全是可以的,增加现金流,提升杠杆率。

如果你暂时不缺钱,不要扩张,就先别抵押。

因为这个形势不知道什么时候转好。

缺钱,就可以抵押出来。

长板交换

提问:牛大好,对一件事一直比较困惑。 大家都说自媒体是现在的风口,相当于是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

自己也写过一段时间公众号之类的,但是由于并没有什么关注者,所以后面索性注销了。 我想请教的是

1虽然说长时间更新很重要,但如果坚持半年一年没有收获,其实时间成本也很巨大,这段时间可以用来学习其他技能或者做其他产出,如何才能判断该不该坚持呢?

2自媒体真的适合大多数人吗,虽然我也了解到自媒体成功的收入达到了多高,但是任何行业其实做到头部,都是一样高收入。自媒体和其他行业的回报率,真的有很大的区别吗,如果也一样只有很头部的才能有好的回报,是不是选一个自己有兴趣的行业钻研也是同样的效果呢?

期待牛大指点。

嘉宾回复: 那你是方法不对。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人都适合做自媒体。

你没有仔细看我以前发的文章,就是85W的人类那个。

不是说你要做自媒体。

而是说,你仅仅靠一个人的话,你没有太多选择的。

你开始只能去做那种成本固定,上涨无限的事情。

不是你适合不适合的问题,而是你没有选择。

自媒体,或者其它符合这个要求的技能都可以。

等到你的长板长到一定稀缺的程度,就能和人去做交换了。

职场T-1

提问:牛哥,能否请教下关于职业选择的t-1? 我现在工作在一家国企背景的小公司A,来了一年半,带一个五六个人的小团队。职级和收入提升空间不大。因为来的晚,没有参与初创期的筚路蓝缕,工作不是很核心。也没有领导做后盾提拔,存在感较弱。好处是比较清闲,不怎么加班,可以自己学习点跟专业相关的东西,不用承担太多责任和压力。

前同事现在内推我去他们公司B,国企总部,收入有10%的增加,未来没有增加空间,仍然是带一个小团队。需要牵头搞一个新的事,前同事目前是小领导,需要我去做技术把关,也有抱团的意思。可以预见一两年之内会比较忙,有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处理。好处可能是上面各职级有前公司领导,自己做出了成绩也会比较有存在感吧。 就两个公司发展而言,目前都还算可以,未来B公司稳定一些。

本人女,30多了,计划过两年再生二胎。一直走的路线偏专业,钻研专业比较多,也经常琢磨人和事,但是应酬周旋之类的不太行。 问题:我对这两个工作比较纠结,纠结点在于换工作成本比较高,也有一些不确定性,但是又担心这么呆着未来会不会逐渐被边缘。

牛哥能否就我这个问题说说做职业选择的t-1呢?谢谢。

嘉宾回复: 谢谢打赏88.

职场,你别指望发大财,也别指望是铁饭碗。

什么是铁饭碗?

唯一的铁饭碗,就是赚了一辈子的钱,然后慢慢花都花不完。

这就是目前唯一的铁饭碗,不存在其它。

财富永远都是在自动减少的,不会自己增加。

钱不能生钱,什么复利之类的狗P都是扯淡骗人的。(省略数学计算)

你看现在互联网公司都在裁员,这不是偶然的。

一般50-60年,一个行业的大周期。 一个人,从22岁毕业,在有生之年,一定会看到自己最开始工作的行业,逐步进入衰老,进入一个没有什么利润的阶段,甚至倒闭。

7-8年,会有一次小的调整,这是整个行业发展累计出现问题。

叠加下来,15年左右会有一次大一点的调整。

一个人22岁毕业,肯定希望找一个发展好一点的单位,但是大概率在22+15=37,就是在38岁-45岁左右,会遇到发展的瓶颈。

职场,就是不要被裁掉。

怎么不被裁掉?

就是我上次在群里面说的,科技公司往往有2-10倍的人员冗余。 科技公司如此,其它的公司,尤其是国企,冗余只能更大。

明显不合格的,已经被裁掉了,剩下的,都是不好识别的。

那么裁员的时候,一般怎么裁? 是裁边缘产品线的。

首先要保证的,你要在核心产品线,这个往往不会被裁掉。

然后,你要达到这个核心产品线的前85%,这个一般不会被裁掉。

所以,我们说的85分是相对值,不是绝对值。

达到85分,表演勤奋,做事靠谱,那就基本稳了,有一个基本保障。

除非是创业公司,在大公司,往死里干的,就是傻。

因为公司太大了,不是你能推动的,往死里干,最后其实改变的有限。

然后又觉得自己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心生怨怼,别人自然不喜欢你,最后落得一个悲惨结局。

那看你的这个选择,B公司要是比较核心的岗位,可以换。

什么应酬周旋,都是可以学的。

在确保以前的前提下,有一些运气,有机会升职。

发财就别想了。

总结一下:大公司,核心产品线,核心岗位,85%以上。

完。

工业革命小故事

工业革命系列,你们不要以为我(挨踢牛魔王)知道得多。

我是先建立了一个框架,然后用框架去预测历史。

然后发现果然是这样。

比如,其实我知道荷兰是衰落了,但是并不知道时间点。

通过预测,肯定是在三次英荷战争时间点左右。

果然,荷兰东印度公司1795年破产,1799年解散。

说明荷兰真的是被英国打垮的。

1776年,蒸汽机商用,荷兰还有什么机会首发工业革命呢?

真是准,我自己都惊了。

口罩风向

提问:牛老师,现在口罩zc进退两难,对个人来说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嘉宾回复: 建议就是不要关心。

一切只是情绪而已。

给你没关系。

这段时间不如学点东西。

国家往来

提问:牛老师好,中m间的竞争,美国选择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站在美国角度,我的理解是这么做没什么问题,牺牲自己同时打击对手,有时候是比合作双赢是更有效的竞争策略,这个想法对吗?

嘉宾回复: 不对。

因为很简单,还有第三方。

西方就是遵循这样的逻辑,导致一战、二战,最后谁都没讨到好。

主要的西方国家都被打烂了,殖民地纷纷独立。

如果不是帝国主义狗咬狗,他们凭着工业革命的实力,第三世界国家根本没有机会。

老大跟老二火并的结果,是老三、老四上位。

美国搞朝鲜战争,日本崛起,美国跟苏联搞冷战,中国崛起。

压下葫芦起了瓢。

中美实际上是共生体,美国人这么搞,中国肯定要找替代的伙伴,同时发展内需。

助人为乐

提问:牛大晚上好,请教您一个问题。

今晚和朋友聊天,提到我自己帮了一个人的忙,但是对方却没有道谢。 朋友说,他根本不在意对方有没有道谢,下次需要他帮助的时候,对方能帮助就好。而且朋友说,大多数他帮助对方,都是希望未来对方可以给他其他帮助,而不是换一声谢谢。 这个道理好像很简单,但是实际实践的时候,自己又容易很在意这些表面的东西。 您认为这方面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呢?

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可能没有真正懂得一些事物的本质,所以才会一直过不去这个坎。

请牛大指点。

嘉宾回复: 不是的。

如果期望帮助了别人,别人就反过来帮你,这是一种交易。

本身就带有目的。

但是,你又没有签订协议,又没有约束力,别人不感谢你,不反过来帮你,这是很正常的。

所以,帮助人的时候应该不要抱任何期望

知识星球

扫码进魔王窗口星球,解锁更多精彩,尊享VIP服务~

分类:

文学

标签:

文学

作者介绍

安森和他的朋友们
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