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mas
2022/10/22阅读:112主题:橙心
当代第三节北区
当代第三节
上讲回顾
个人经历与制度;
完整阐述本身带着个体思考;选择阐述什么?那些事是连贯发生的?连在一起并与大时代产生某种连接。
做的不好的是分散的阐述个体经历,都是散点,连不成线;
上来就总结,开头就大词
边写经历边总结;好的经历自带总结(听众都能看出来)
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个体视角

制度与社会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人性自私或自利。
并不否认利他人格,只是说从效果上看,自利的效果更好。
斯密说,自利的人分工然后相互交易,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效果好于自利的人的无私奉献,因为后者资源会很快耗光,而前者的产品则可以无限提供
利他实验
人民公社与“狠斗私字一闪念”
这是意识观念上的彻底革命
但结果却是,失败!
改革开放与“利益驱动”
大学期间校园马路上侃侃而谈者:我就是自私自利,我没错。
张维迎,为钱正名
高两届的学长假期买了一个医药箱走村转巷,当赤脚医生赚钱
当时有好几位老师都是从深圳“下海”归来
改革开放时期影视作品
个人经历
小学之前在牧场长大。
1984年上小学
1987年家里盖了砖房,土地建设局批的,单位补贴3000元,单位借款4000元。
1988年买彩电,4000元
1988年父亲工资400元每月(司机),母亲500元每月(牧工)。
1993年家里重新装修,换了电视,有了洗澡间、独立厨房、凉房、炭仓
单位改制
1993年母亲停薪留职(单位一次性补贴5000元),到一家民营梳绒厂洗绒、梳绒,1998年回到单位
1994年父亲停薪留职(给了一辆客货两用车,后卖掉),与几个同事联合买了东胜周围一家煤矿,一年以后折价卖出。买了一辆小面包车,搞运输、倒绒毛。
停薪留职后,父母收入均高于单位收入
1996年父亲回单位继续上班到2000年退休,小面包车1万买的,卖了2.7万
1998年母亲回单位继续上班到2000年退休
为什么愿意回去呢?1、羊绒价格不景气;2、家里出了点状况
退休工资:父亲800元每月;母亲640元每月
存款:2000-3000元常有
那时候只有勤劳、有头脑就能赚钱
津津乐道的话题
第一次赚到羊绒的钱
贩卖西瓜与铁路结缘:村里第一个万元户
国企改制
我所在旗县的企业私有化快速迈进。
父母的企业2003年之后私有化



私有化浪潮
抓大放小--->旗县私有化浪潮。
供水公司、热力公司,乃至医院都被私有化。
煤矿、化工民营企业等已经成为当地发展的支柱。
旗县宏观经济数据

前十年(2001-2011)

后十年(2012-2020)

2003年到旗县调研
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
招商引资的各种故事。(葵花油企业、螺旋藻企业)
组织干部到昆山学习先进治理经验。


东南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种转移是怎么发生的呢?
旗县竞争下,有进取心的旗县是不会等着企业上门的,他们会主动出击,去争取。
企业为什么要选择落户到某个旗县的呢?
一是诚意,二是服务,三是旗县自身的投资下注。
工资与福利
父母退休后工资多次翻番,从不到1000元增长到5000多元,高于呼市、包头城市职工的平均收入(不足3000元)。
初中同学,千万富翁2位(五金店老板;苜蓿种植企业老板);百万以上的就属于大多数了。
一位小学同学担任旗委工委主任说,早先年(2000年到2010年)特别不平衡,自己当干部收入却低于一众在市场上讨饭吃的同学。近几年就平衡多了。
更大的图景
1980-1993农村承包制+分灶吃饭
部分地区“分灶吃饭”:广东实施“财政大包干” 广东财政大包干
财政包干的各种实验: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不同情况,分别实行“收入递增包干”、“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上缴额递增包干、“定额上缴”和“定额补助”等6种办法。多数省市实行了收入递增包干办法。
1994年增值税全面推行
增值税是对要素各生产增值环节的税收,是一种生产税。国家地方分灶吃饭开始发挥作用,这时不会再出现高估或低估地方经济增长率的情况,国家和地方按照产品增值各自拿各自的税收就可以。地方有动力推动生产,招商引资各环节都带动起来。
也就解释了席卷全国的国企“下岗分流”为何主要从1994年开始。
为我国入世后参与世界范围的国际产业竞争奠定基础。
几个要点
历史的郡县制为何没有带来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地方税务分工,依靠税收与官员轮换管理地方
生产统计的进步
GDP简史:是20世纪最伟大发明,还是无用的假象? 可以准确的核算生产的各个环节
仅供参照的几个结论
(1)我国四十年改革开放,依靠的是由旗县(区)带头冲出去的集体企业、民营企业,而不是计划经济下留下来的国企。
(2)市场的波澜起伏导致他们对价格、外部信息非常敏感,为了做大生意,他们愿意下注到科技、人才方面,不断提升效率。
(3)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的绝对主力。就业80%,税收50%(国企就业微乎其微,税收25%)
(4)改革开放的快速增长,是因为国家允许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
(5)旗县(区)的主力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竞争是通过旗县(区)的竞争形式出现的。
(6)我国的制度下,资源与要素还主要掌握在政府手中,地方政府(县级)的竞争使得资源与要素的配置效率得到提升,因而表现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上。
(7)各地区资源与要素存在极大差异,因而其选用的技术路线也千差万别,这些要素的变量都已经内化到地方政府的(生产)制度函数中,他们会选择各具特色的招商引资与产业发展路线,从而最大化的利用本地资源。
(8)国家层面的“一刀切”政策试图使得各地使用同样的方案(制度函数),这将使得地区出现分化,先进地区由于拥有更高利润(高科技)的产业与人才,因而不受影响,但相对落后地区则因不能使用原有招商引资政策与制度而出现经济水平下降。
(9)分工受到限制,落后地区被排除到分工体系之外,先进地区只能自己生产所有的产品与服务,因而先进地区也出现增长下降。
一句话,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不发展,试图直接解决问题,只会带来更多的附带问题!
参见,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
关于制度的几个模型
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致力于产权、激励与经济行为关系的研究,探讨不同的产权结构对报酬制度及资源配置的影响,强调产权在经济交易中的作用。
产权或财产权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早期的产权概念着重于它的哲学和伦理学方面的含义,如休谟和穆勒从功利主义方面提出产权存在的理由,康德和黑格尔则把产权当作人类自由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把财产所有权看作人类受控于物和产生“异化”的原因。现代产权分析者重于它的经济学方面的含义,即把产权看作为一切有助于确定每个人占有、使用、收益和转让财产的权利的法律、规章、惯例和条例。
生产队的激励vs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激励
林毅夫的农村产权制度论文
制度是否重要
现代的治理实践表明,制度不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
资本主义国家早已经开始采用国家治理社会的方式。
国家管制、社会保障等社会主义采取的措施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标准治理实践
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将市场、民营企业纳入到国家治理过程中
生产与制度
生产是资本做的事情
但制度涉及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可以促进或者阻碍生产的进步
在我国,旗县(区)政府是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
改革开放过程中,利益相关者把改革看做是自我发展,因为生产发展了,旗县区财政多了,可以进一步推动本地区的发展与治理
将旗县区的发展视作洪水猛兽,他们将成为生产的阻力或至少不会成为助力
结构很重要
穷国与富国具有不同的结构:要素禀赋不同。
穷国缺乏资本,但劳动力与自然资源比较充裕
但穷国缺的更多,单有生产性资本,穷国也很难发展起来
穷国不仅缺乏生产资本(资本家),而且缺乏基础设施,比如港口、道路、技术人才与现代科技所需要的各种设施,这些设施的生产需要政府的整体规划,比如拆迁,土地资源的转换,发改委的审批,破产企业的充足、投融资的解决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地方政府相对企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具有天然优势。
旗县区不仅仅是利益的分配者,他们在制度供给方面,比如促进资本在本地区的落地生根和进一步发展,他们也是生产者(合理的分配财政收入,促进更有利于本地区生产发展的基础设施生产)
旗县区书记经常津津乐道是他们如何合理利用国家与各部委的政策、资金,来推动自己最急迫的基础设施建设。
林毅夫 《新结构经济学导论》
本节回顾
个人经历的分享
以一个旗县区的案例,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历史经验的分析
课后作业
(1)下载 stata软件;微信公众号,关注:“经管世界”,输入:stata 选择:stata-资料搜索查询结果 进入链接,下载并安装合适的版本(stata14以上即可)
(2)搜集自己所在的地区的旗县(区)的1980-2020如下数据;比如鄂托克旗,可以选择鄂尔多斯市的所有旗县区。
序号 | 指标 |
---|---|
1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2 | 从业人数(万人) |
3 |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4 | 存款(亿元) |
5 | 贷款(亿元) |
6 | 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小时) |
7 | 工业用电量(亿千瓦小时) |
8 | 工业企业单位数(个) |
9 | 工业总产值(亿元) |
10 | 专业技术人员数(万人) |
11 | 结婚登记对数(万对) |
12 | 离婚对数(万对) |
13 | 全年发放失业保险金人数(万人) |
14 | 全年发放失业保险金额(亿元) |
15 | 年末从业人员数(万人) |
16 |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万户) |
17 | 全年用电量(亿千瓦小时) |
可以使用该数据验证各旗县的政策效应
(3)数据平台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