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torz

V1

2023/04/04阅读:24主题:默认主题

当我们谈选择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因为养老保险跨省转移的事,找长春朋友帮忙。完事儿后随便闲扯了一会儿。

现在形势怎么样了?我问。

不怎么样,朋友说,和你走的时候一样萧条。说完,发了一个哭脸的表情。


东哥离开长春的时候,电力市场就是一片萧条。国内基本没什么新上的项目,国际市场又迟迟打不开局面。极端的时候,一个月的收入都不够开车上班的油钱。加上其他一些事情,终于下决心离开了这个呆了十四年的城市。

得到的教训是,电力工程不是一个好的行业。在经济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电力需求增长很慢,所以电力工程建设是一个很小的市场。一有风吹草动,整个行业就会发生动荡。

所以年轻人选择职业的时候,一定要先选好的行业。好行业的标准有很多,站在现在往回看,东哥排在第一位的,是这个行业一定要有足够长的赛道

不是热门行业,不是赚钱多的行业,是有足够长赛道的行业,长到几十年上百年都不会有太大变化的行业。

一辈子很长,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跨度大概40年。风口年年有,热门常常换,但只有一个足够长的赛道,才可以让自己在长达几十年的职业生涯里,避免暴露在下行甚至衰退的风险中。

最糟糕的事,莫过于学会了屠龙术,但世界上却再也没有龙了。

企业有兴有败是世间常态,但只要在这个行业有积累,无非是换个公司上班的事。

但整个行业都萧条的时候,身处其中的个人却只有无奈。

隔行如隔山。转行不是不能行,只是难度太高,代价也太大。从一开始就避免日后的这种窘境,才是上上之策。

现在有哪些好的行业?当选大健康和娱乐。

一个基本逻辑是,当前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时代,所以人们会更多的关注自己,以及关注精神世界。对应的,就是健康和娱乐。

而这两个行业自从人类诞生就存在,是人类绝对的刚需。找准时代特性,顺势而为,赚钱会容易很多。


离开长春后,辗转了多个城市,最后终于在深圳定居。每换一次城市,损失其实都挺大的,但最后决定定居深圳后,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深圳的好,只有长期居住后才会知道。便捷的交通,整洁的街道,到处绿树成荫,高效的政务……这些都很好,但更好的,是深圳能提供的更多的就业机会

就像当年在长春,想换个工作都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企业少,大企业更少,选无可选。

而在深圳,绝大多数工作类型,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

这就像一个生态系统。多样性大的系统,抗风险能力就强。只有足够大的城市,才会有足够强的抗风险能力。

这还没有加上进一步城市化带来的红利。中国的城市化远没有完成,人口会继续往势能高的城市集聚。

一涨一消,加之人口出生率一再走低,小城市人口会进一步减少,房价可能进一步下跌,普通人的资产会进一步缩水。

所以可能的情况下,选择更大的城市,势能更高的城市。觉得大城市压力大而回到小城市,无非是把问题丢给了自己的下一代,而已。


所以,当我们谈选择大于努力的时候,我们谈的是行业的选择,是城市的选择。

我常常会想起十几年前初到长春时候的样子,也会常常记起刚到深圳的样子。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希望我们十年后回看过去的时候,都能庆幸自己现在的选择,收获满意与富足。

分类:

阅读

标签:

故事

作者介绍

jetorz
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