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P仔

V1

2022/09/14阅读:58主题:橙心

产品经理认知

什么是产品经理

大家好!我是爱喝冰可乐的产品经理P仔!

P仔今年已经是一个3岁的产品经理了,跟一位前辈沟通后,他建议我每年写下自己对“产品经理”岗位的认知,在长的时间维度上,记录自己认知的迭代。

在我的眼里,产品经理是一个问题解决者。通过运用工具和知识体系,在有限的边界内寻求问题的最优解,并把解决方案传达给他人进行实现。

一个认知误区

网上时常能看到“产品经理是团队里可有可无的角色”这种论调,对此我想说,产品经理是否设岗、由专人负责不重要,关键是有人担起产品经理的职能,也就是有利可图地解决问题

事实上,国内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这些年,产品经理作为独立岗位出现,本身就是互联网最佳实践的结果。

做好产品经理的4个关键

⭐1 发现问题、定位问题。 时刻记住"what problem are we going to solve? ",如果连问题都定位错了,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后续的努力都等于0。

常见的情况是,在需求讨论或者需求评审的时候,关注点过于分散,导致无法发现关键问题。比如针对一个移动端业务页面的产品设计,时而关注信息结构、时而关注配色和字体、时而又陷入到其中一个模块的内部细节去展开讨论,而且同时还在不同颗粒度的问题上反复横跳,最终讨论即使得到了结果,也一定是分散的、不成体系的。这个例子就是没有发现关键问题。

另一种情况是问题定位错误。比如在一个场景中,一个传统的web后台的列表业务,用户反馈看到的有效信息太少了,产品采用的改善方式是把页面的查询条件折叠,让列表有更多的显示高度,但是其实用户的关键问题在于,关键字段没有前置且每列的宽度不够,信息几乎都被折叠显示,页面无法高效提取有效信息。


⭐2 运用工具和知识体系。 工具当然指的是产品经理常用的原型工具、思维导图工具、流程图工具3板斧。很多新手PM可能会认为axure、xmind或者流程图这种工具都是上手即用的,使用门槛低,并且国内还有墨刀这种快捷化的替代品,从而忽略了对基本功的磨练。这些工具之于PM就像刀具之于厨师,一个厨师如果没有熟练的刀工,是不可能做出一道好菜的,所以产品经理也要提高自己的工具熟练度。

知识体系则是个人专业业务能力和通用知识的集合,并糅合了自己独特的经历和经验,这也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关于知识体系和核心竞争力,后面再开新坑单独说。


⭐3 找到局部最优解。 我相信很多人在工作中,有时会陷入完美主义的怪圈,认为面对一个问题,要找到一步到位的解决方案,从而让问题的复杂度倍增,得到的解决方案“太重”,最终在结果上也没有与复出相对应的产出。

这是因为当我们发现一个问题的时候,除了重视问题本身,我们还需要定义问题的边界,缺少对边界的定义,我们往往会付出过高的解决成本,俗话说就是杀鸡用牛刀。

比方说一个新产品在概念验证阶段,我们可以不引入权限控制;当产品开始内测时,我们引入菜单颗粒度的权限控制;当产品开始公测时,我们需要引入RBAC(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我们面对的需求边界是跟随业务阶段动态发展的(这也需要产品有一定的预判),需要找到的是当前阶段的最优解,而不是一开始就直接使用完整的解决方案,否则当产品连概念验证都失败时,会增加沉没成本。

找到局部最优解,是PM权衡和决策能力的体现。


⭐4 他人实现。 产品经理的最终产出是依赖团队进行实现的,单靠产品经理无法完成需求的开发落地,所以在实现功能的时候,要考虑下游协作人员的支撑情况。比如一个复杂功能的需要上线,但是此时开发团队资源紧张,那么我们就要思考是否可以延期上线,或者通过迭代进行功能任务的拆分和演进。又比如开发人员习惯看文档为主还是原型图为主,我们交付的资料是否具备易读性?

还有一个产研关系的经典问题:产品经理如何防止开发报的时间注水?我的回答是,在团队合作中,首要的因素是信任,信任是所有其它合作的基础。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对于别人评估的开发时间我不会去质疑。我关心的是会不会造成延期风险或者赶工带来的缺陷风险。这时产品经理应该考虑的是我的团队资源是否足够?我还能给团队带来其它资源(比如时间、人力、效率)进行支撑吗?

单个产品经理发挥的价值是有限的,我们要赋能团队,让整个团队达到1+1>2的效果和取得双赢的局面。

以上!今天就奖励自己一瓶无糖可乐吧![]~( ̄▽ ̄)~*

分类:

设计

标签:

产品设计

作者介绍

产品经理P仔
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