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elly1024
2023/05/23阅读:7主题:极客黑
研报精选230523
目录
-
【行业230523信达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周报:浅析大单品趋势下的酒企生存之道 -
【行业230523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全屋智能设备和解决方案行业词条报告 -
【行业230523浙商证券】汽车零部件行业专题报告:蒙特雷专题:美墨6万里 -
【个股230523东吴证券_百济神州】百创新药,蛟龙出海浪滔滔 -
【个股230523中泰证券_厦门象屿】转型升级深化,成长潜力低估 -
【个股230523中泰证券_旭升集团】战略领先,看好轻量化平台型企业的矩阵式品类拓张
【行业230523信达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周报:浅析大单品趋势下的酒企生存之道

周思考:浅析大单品趋势下的酒企生存之道。什么是大单品?简单来讲,大单品就是具有较大规模体量和一定影响力的产品。在企业角度,大单品是一种理念,企业在各个价位聚焦发展,建立稳定的价格体系,以获得相对更长的生存周期。在消费者角度,大单品是一种品牌产品,消费者能够在品牌联想中找到相对应的产品,提高选择效率。经由初创、试错到成熟,企业逐步发展出自己的主导性产品,每一个大单品也折射出各品牌的档次。
为何会出现大单品?白酒是一个相对传统且极具社交性的商品,对于消费者而言,品牌在价值表达方面具有较为一致的公众认知,提供社交效率。随着行业发展,具有品质、品牌、渠道优势的名酒成为最大受益者,并在企业聚焦经营过程中形成大单品结果。对于每一个白酒企业,品牌不是空洞的商标,也需要通过某个产品和消费者发生关系,实现较为明确的价格定位和消费群体的定位。反过来,大单品也能够帮助品牌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实现正向循环。
如何塑造并发挥大单品优势?1)对于全国性品牌而言,其大单品的塑造更多是在精准的品牌及价格定位中成功的,来切分不同人群的需求。为了在众多区域市场开拓中形成联动效应,这些酒企往往在资源投入上更加聚焦,因而全国性大单品在各自企业规模中的份额占比较为突出。如何在单一全国性大单品的基础上扩大优势,一方面是通过多品牌区分,向下辐射,带动系列品牌的全国布局,另一方面则是不断夯实品牌影响力,寻求更高定位的突破。就实际情况而言,由于品牌形象的深入人心,全国性品牌向上突破往往需要更多的尝试与努力,借助更具有差异亮点的产品,亦或是更具创新的运营模式,在长期的培育中逐步获取消费者的认可。2)反观区域名酒,由于销售范围较为集中,其大单品的塑造往往是基于当地的主流消费价位,并凭借渠道封锁力及品牌影响力,随着消费升级向上做系列化产品的延伸。在各区域的本地品牌竞争中,掌握价格话语权显得尤为重要,既要跟随消费升级,又要引领消费升级,还要守住大众消费基本盘,呈现出的多为矩阵式大单品组合。当然,在大单品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利润空间逐步压缩的问题,以及产品转型升级迟缓的难题。我们认为,随着行业集中趋势下名酒的强势下沉深耕,全国性大单品的规模天花板有望进一步打开,但也需要加强渠道管理水平并提前做好向上提振品牌力的准备;区域酒大单品则要更好解决产品老化问题,避免因过度承压而在激烈的本地品牌竞争中错失优势。
市场行情回顾:2023年5月15日到2023年5月19日,沪深300上涨0.2%,SW高市盈率指数月下跌1.7%、周上涨1.6%,成长好于价值。截止2023年5月19日,北向资金累计净19135亿元,周成交净卖出16.9亿元,其中食饮行业周净卖出29.43亿元。2023年5月15日到2023年5月19日SW食品饮料下跌0.2%,跑输沪深300指数0.4pct。分子行业来看,软饮料下跌0.3%,周成交额环比+26.5%;其他酒类下跌2.7%,周成交额环比+5.7%;保健品下跌0.5%,周成交额环比-16.8%;调味发酵品下跌2.3%,周成交额环比+0.8%;零食下跌0.4%,周成交额环比-3.1%;乳品上涨0.2%,周成交额环比-20.7%;预加工食品上涨2.3%,周成交额环比-12.4%;白酒下跌0.2%,周成交额环比-16.9%;啤酒上涨1.8%,周成交额环比+26.1%;烘焙食品下跌-0.3%,周成交额环比+25.3%。
风险因素:食品安全风险
【行业230523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全屋智能设备和解决方案行业词条报告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将线路综合布置、网络通讯技术、家电自动化、物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家居设备相融合,从而形成高效化、智能化的住宅设备集成管理系统,以提升家居环境的安全性、智能性、舒适性、节能性、便捷性。相较于传统家居产品,智能家居通过数据交互及远程控制等功能形态将家居产品从被动静止型发展至主动智能型。2015至2019年,云边计算、物联网及无线通讯技术持续迭代,驱动智能家居市场大规模扩容,实现行业进一步向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发展。从长期来看,中国智能家居市场预计将从2020年3,558.2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4,801.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2%,其中智能家电为主要智能家居市场,2025年的市场规模高达3,892.5亿元。
全屋智能设备和解决方案行业定义
结合中国行业政策及现状,全屋智能可定义为综合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空间场所内的家居设备进行系统化集中管理,并赋予其人与场景交互能力,从而形成高效化、智能化的全屋智能设备集成管理系统,以提升全屋智能覆盖环境的安全性、智能性、舒适性、节能性、便捷性。全屋智能基于装载模式可分为全屋智能前装模式和全屋智能后装模式。
【行业230523浙商证券】汽车零部件行业专题报告:蒙特雷专题:美墨6万里

投资要点
墨西哥是北美的“后花园”,墨西哥与美国汽车工业关系紧密,美墨加协定为贸易建立良好关系。多项贸易协议提供贸易便利和丰富的商业机会。汽车是墨西哥支柱产业,墨西哥汽车行业劳动人群超100万。目前墨西哥是北美主要汽车配件供应国,95%的汽车配件成品出口至北美地区。研究中国企业在墨西哥的前瞻布局意义重大。
北美汽车2000万辆车的增量空间
2017年-2022年北美汽车市场空间逐渐缩小,2017年-2019年汽车销量稳定在2000万辆以上,2020年以后销量在1700万辆至1800万辆之间徘徊。2022年共计售出1706.6万台汽车,其中美国销量为1440.3万台,约占北美总销量85%,加拿大销量为156.7万台,占比9%左右,墨西哥销量为109.5万台,占比约为6%。
北美汽车品牌分散
2022年墨西哥CR5为67%(2017年为75%),销量前五的车企分别为雷诺-日产、通用集团、现代-起亚汽车、大众、丰田;2022年美国CR5为65%,前五名分别为通用、丰田、福特、Stellantis、现代-起亚;2022年加拿大CR5为66%,前五名分别为福特、丰田、通用、现代-起亚汽车、Stellantis。
墨西哥投资优惠政策
1)贸易协定:与52个国家及地区签署自由贸易协定。除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外,墨西哥还与许多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包括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智利、欧盟、以色列、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冰岛、挪威、列支敦士登、瑞士、乌拉圭和日本。共计与52个国家及地区签署14项自由贸易协定,与33个国家及地区签署32项相互促进的保护投资协定。
2)招商引资:进出口制造具备优惠政策。墨西哥拥有繁荣的制造业经济,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墨西哥政府对外国投资非常友好,以期增加就业,促进技术发展,并提高出口的质量和数量。墨西哥各州均设有负责招商引资的部门,一般设在政府经济发展厅内,为有意向投资的外资企业提供咨询、介绍、参观等支持服务。
墨西哥本土汽零供应商—Nemak
Nemak是全球铝压铸龙头之一。Nemak是为全球汽车行业提供创新轻量化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总部位于墨西哥新莱昂州加西亚市,毗邻蒙特雷市。拥有三百亿营收体量,净利率仅1%。北美业务占据半壁江山,新能源业务占比持续提升。与国内企业相比,Nemak毛利率水平显著低于国内。但投入产出比高于国内。
国内企业墨西哥投资情况
拓普集团:在墨西哥新设全资子公司“拓普集团墨西哥有限公司”并投资建厂,预计总投资额不超过2亿美元。主要生产轻量化底盘、内饰系统、热管理系统及机器人执行器等产品。
东山精密:2016年开始给T客户供货,配合大客户成长。2022年5月建设墨西哥工厂,首期投资共计近1亿美元,2022年8月首批建设团队已经入场,预计2023年下半年开始投产。
立中集团:2020年7月,立中集团投资1.7亿美元,设立墨西哥子公司。后又计划投资11.56亿元建设墨西哥立中年产360万只超轻量化铝合金车轮项目。该项目计划2024年投产,预计2024、2025年将分别配套176.82万只、355.79万只。
嵘泰股份:2016年公司在墨西哥瓜纳华托州莱昂市创立孙公司莱昂嵘泰,主要经营汽车精密压铸件的生产与销售。2021年,拟对墨西哥汽车轻量化铝合金零件扩产项目投资2.23亿元,2022年8月公司发行可转债,拟用资金2.7亿元投资于墨西哥汽车精密铝合金铸件二期扩产项目,实施主体均为莱昂嵘泰,其中,墨西哥汽车精密铝合金铸件二期扩产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约86万件铝合金壳体的生产能力。
岱美股份:2018年,公司完成对Motus旗下遮阳板相关资产和业务的收购。收购前,Motus是全球第二大遮阳板企业,因此收购后公司的遮阳板业务迅速拓宽。公司不断推进建设墨西哥汽车生产基地。2019年8月,公司将原汽车内饰件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部分变更为墨西哥岱美,投资金额2亿元。2022年8月,公司发布可转债预案,计划将对墨西哥汽车内饰件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投资8.23亿元,实施主体为墨西哥岱美,预计建成后可年产汽车顶棚系统集成产品30万套、汽车顶棚产品60万套。
伯特利:公司墨西哥生产基地于2021年动工,规划年产能为400万件轻量化零部件产品的一期项目预计将在2023年投产。结合目前已承接的北美及欧洲客户订单情况,及对市场发展趋势的预判,公司正实施加大墨西哥生产基地的二期产能扩建。
银轮股份:2022年4月合资成立银轮蒙特雷。墨西哥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额2.7亿人民币,主要生产供北美战略客户的电动车热管理模块和油冷器产品,投资建设期2年,计划2023年投产,2025年达产。
爱柯迪:墨西哥北美生产基地(70亩地)现已完成主体厂房竣工交付,2023年第一季度完成所有设备搬迁,第二季度正常投入使用,启动墨西哥二期工厂建设,主打3000T~5000T压铸机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产品。
均胜电子:公司目前在墨西哥布局有8家子公司,其中7家负责汽车安全系统生产制造、1家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
旭升集团:2013年起开始与特斯拉合作,合作产品由单个零部件发展至系统配套,目前旭升、是特斯拉最为重要的一级供应商。2019年,特斯拉销售额占总营收占比一度高达53.69%,近年来旭升不断完善客户矩阵,目前特斯拉销售额占公司总营收37%,其他客户包含蔚来、零跑等新能源头部车企。2023年计划投资不超过2.76亿元,建设墨西哥生产基地。
三花智控:公司2016年6月成立墨西哥三花汽零,占地面积为7.2万平方米。墨西哥三花汽零定位于膨胀阀产品的组装,设计产能为年产150万只,截止到2017年累计投资额为876.35万元。主要满足美洲当地一级汽车供应商马勒集团、法雷奥集团、空调国际集团以及汽车整车厂通用集团的供货需求。
赣锋锂业:墨西哥Sonora锂粘土项目布局。位于墨西哥西北部的索诺拉州(Sonora)的Sonora锂粘土提锂项目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锂资源项目之一。项目设计产能为每年81,000吨氢氧化锂,实际产能约为70,000吨/年,产能利用率为87.98%。
金力永磁:墨西哥投资建设废旧磁钢综合利用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约1亿美元、计划建设期3年,建设地点位于墨西哥新莱昂州蒙特雷市。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处理5000吨废旧磁钢综合利用及配套年产3000吨高端磁材的生产能力。
风险提示
北美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海外投资风险、汇率风险
【个股230523东吴证券_百济神州】百创新药,蛟龙出海浪滔滔

百济神州(688235)
投资要点
百济神州是本土创新药出海龙头企业,全球商业化及临床团队已搭建且趋于成熟:
公司聚焦血液肿瘤、实体瘤等领域,以自研和强大 BD 搭建起多元化的技术平台和产品管线, 60+潜在 FIC 临床前候选项目积极推进, 40+临床阶段药物正在全球开展临床试验, 16 款产品组合正在全球商业化。百济神州是首个在纳斯达克、港交所和上交所科创板三地上市的中国生物科技公司, 正在步入全球 Big Pharma 阵列。
泽布替尼海内外放量提速, 重磅炸弹药物潜力显现: 泽布替尼头对头( ALPINE 研究)成功打败伊布替尼, 成为唯一被 CSCO 和 NCCN 指南双重优先推荐的 BTKi,即将跻身 CLL/SLL 等多适应症的一线用药。泽布替尼已在全球超过 65 个市场获批, 百济的全球开发布局正在逐步兑现, 泽布替尼是百济第一个超级重磅炸弹产品。此外 BCL-2 抑制剂 BGB-11417 有望与泽布替尼协同开拓血液瘤百亿美金市场。
替雷利珠单抗适应症快速拓展,海外市场即将打开: 替雷利珠单抗已成为国内获批适应症最多的 PD-1/PD-L1 产品, 10 项中 9 项适应症已纳入医保, 国内 1L HCC 和1L ESCC 已提交 sBLA; NSCLC、 ESCC 等适应症 NDA 已于美国、欧洲、日本等受理, 2023 年出海进程有望突破。 替雷利珠单抗得益于百济强大的销售能力和医保报销范围的持续扩大,已成为销售额最高的国产 PD-1。未来作为肿瘤免疫基石药物,伴随治疗线数和联合疗法拓展,生命周期及销售峰值可不断提升。
百济的全球 BD 能力和产品全球价值得到验证: 百济已与多个 MNC 及 Biotech 达成重磅 BD 交易,在交易数量、涉及产品数量和金额等方面远超同行,且能够实现双向合作,在授出自研产品同时也引入合作伙伴产品。百济的强大 BD 能力加强了百济与海外大药企间的利益绑定,提升合作成功率,并迅速加强百济在研发、商业化等方面的实力。
产品收入高速增长,研发和销售费用增速放缓, 盈利拐点未来可期: 从财务端看,百济近五年研发费用及销售/管理费用增速持续放缓, 在百济产品收入保持高增速的情况下, 其经营亏损的增速在 2022 年迎来首次实现负增速( -2%)拐点,百济产品组合仍处于高速增长态势, 经营性盈利拐点有望到来。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百济神州将在 2023 年至 2025 年取得营业收入分别为 140.0 亿、203.0 亿、 288.0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46%、 45%、 38%。 现有临床后期及商业化产品将在 2030 年实现 623 亿人名币的销售峰值,相对估值给予 5 倍 PS, 合理市值为3115 亿人民币; 采用 DCF 估值法,对应合理市值为 2664 亿人名币。 百济目前仍有许多优质产品处于研发当中,后续随着管线推进,公司的相对及绝对估值水平将持续提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及审批进展不及预期,药品销售不及预期,产品竞争格局加剧,政策的不确定性,全球业务相关风险,人才流失风险等
【个股230523中泰证券_厦门象屿】转型升级深化,成长潜力低估

厦门象屿(600057)
投资要点
被忽视的转型升级。1)传统贸易商以赚取价差收益为主,经营业绩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较大;而公司已成功完成由“传统贸易商”向“供应链服务商”的转型,并在依次形成综合服务模式、全产业链服务模式、产业链运营模式基础上,逐步进入数智服务阶段,盈利结构进可攻退可守,2022年服务收益占比超过70%。2)公司持续优化客户结构,2022年制造业企业客户数量及服务量占比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动态调整商品组合,重要品类精耕细作,具有更好的增长潜力和周期对冲能力;在多维度齐发展基础上,风险管控能力不断增强。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速为22.23%;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41.21%;净资产收益率由10.76%提升至18.06%;销售净利率由0.46%提升至0.70%;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被低估的成长潜力。1)横纵结合。公司全程供应链管理服务(虚拟工厂)项目已由黑色金属产业拓展至铝、煤炭等产业,2022年上半年项目数量增加至14个,2022年铝供应链期现毛利同比增长102.12%,验证了成熟模式横向复制的高成长力;公司在农产品板块形成“供应链服务+生产制造”的产业链运营模式,布局大豆压榨厂,实现服务链条的延伸,后续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2)物贸联动。公司在业内率先构建起以“公、铁、水、仓”为核心、连接海内外市场的网络化物流服务体系,先发优势显著,安全高效的资源调配能够加深客户粘性,提升核心竞争力。3)数智赋能。公司积极利用数智科技为供应链服务赋能,上线网络货运平台、农业产业级互联网平台、“屿链通”数字供应链服务平台等数字化项目,实现提质增效。截至2022年底,“屿链通”服务平台已为客户取得专项授信近90亿元,客户累计用信超11亿元,公司在不承担担保责任的前提下,向客户收取稳定的服务费,整体收益水平有望持续改善。
行业发展空间广阔,国际化迎来新机遇。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大宗供应链行业发展空间广阔。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以及全球供应链重构趋势加深,海外市场正迎来全新机遇。目前我国大宗供应链CR4市场占有率与美国、日本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头部企业在区域、客户、品类拓展上具有广阔的外延发展空间。公司作为头部企业之一,竞争优势显著,后续业绩增长可期。
股权激励彰显信心,回报股东共享发展。1)公司不断完善治理体系,2022年推出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整体覆盖范围更广、业绩考核要求更高,充分调动核心员工积极性的同时,彰显了公司对于未来经营发展的信心。2)公司积极回报股东,2019-2021年实际现金分红率均在55%以上;2022年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61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3.81亿元(含税),分红率为55.98%,显著高于股东回报规划中承诺的最低分红比例。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167.85、7076.99、7892.2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25、39.62、46.61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42、1.75、2.06元,当前股价9.91元,对应PE分别为7.0X/5.7X/4.8X。考虑到公司深耕大宗商品供应链领域多年,业务模式不断优化升级,后续有望凭借现有业务的扩张延伸、成熟模式的快速复制、领先的综合物流服务能力以及不断发展的数智化平台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从而实现高速成长。公司2017-2022年净利润复合增速在30%左右,在1倍PEG假设下,同时考虑到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营业收入的相对波动性,测算公司合理PE在20倍以上,当前估值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环境波动风险、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风险、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风险。
【个股230523中泰证券_旭升集团】战略领先,看好轻量化平台型企业的矩阵式品类拓张

旭升集团(603305)
公司概况:伴随特斯拉共同成长的汽车轻量化多工艺平台型企业。
公司主营汽车轻量化铝合金相关零部件(基于:压铸/锻造/挤出工艺),产品聚焦于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系统(涵盖传动、控制、悬挂、电池),是业内少有同时掌握压铸、锻造、挤压三大工艺的轻量化平台型企业,并均具备稳定量产能力。公司在2014-2022年深度绑定特斯拉,实现收入8年翻24倍,本质是公司管理层战略领先,前瞻性进行客户选择和工艺布局。公司后续成长主要依托新品类扩张(户储,铝瓶等)与客户放量(特斯拉全球化&国内头部自主新能源等)。
整体认知:前瞻坚定选择客户,未雨绸缪延伸工艺,胆大心细拓展品类。
1)客户层面:前瞻坚定,2013年公司成为首个主动选择并突破特斯拉的压铸核心产品供应商,并持续与特斯拉同成长;
2)技术层面:未雨绸缪,持续完善铝合金多工艺能力,前瞻布局锻造/挤出等工艺,成为国内少有的具备三种工艺的平台型企业;
3)战略层面:胆大心细,公司具备较强的模具与压铸能力,在未明确获取确定性走量客户项目前并未盲从一体化大件压铸趋势。
行业分析:压铸日渐激烈,高端锻造件需求稳定,挤压汽车产业化资源稀缺。
驱动:电动化带动轻量化:1)纯电车平均比燃油车重100-250千克;2)新能源汽车对续航里程更看重。空间:2023-2025预计车用铝压铸件空间分别为2059/2242/2419亿元,同比12%/9%/8%,CAGR22-25=7%;锻造件分别为139/156/207亿元,同比42%/12%/33%,CAGR22-25=21%;挤压件市场空间分别为362/436/518亿元,同比23%/21%/19%,CAGR22-25=15%。格局:压铸竞争逐渐趋于激烈,高端底盘件等锻造市场稳定,挤压汽车产业化资源稀缺,均属于蓝海市场。
成长逻辑:新能源客户放量与拓展(量)叠加产品矩阵式拓展(价)。
量维度:1)特斯拉国内:高盈利具备价-量收放自如的能力可优势转化为销量增长的确定性;2)特斯拉全球:特斯拉新车面向全球市场,墨西哥工厂是第一抓手,公司具备锻造、挤压差异化配套优势。3)其他客户:国内某头部新能源厂商放量在即;价维度:工艺&产品矩阵式拓展。维度1:工艺拓展,压铸起家,逐步拓展到铸造和挤出,完成3大工艺布局;维度2:产品拓展,比如压铸工艺下从电驱壳体衍生到热管理壳体,挤压工艺下从电池壳体衍生到消费铝瓶;维度3:汽车到储能、工业等领域。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公司是业内少有同时掌握压铸、锻造、挤压三大工艺的轻量化平台型企业,在客户选择、工艺布局、业务发展等方面战略领先;轻量化升级叠加铝合金多工艺品类扩张可实现单车价值量提升;绑定强势自主及新势力,同时跟随特斯拉全球化进一步成长。我们预计2023-2025年营收分别66.13/96.06/124.77亿元,同比+48.5%/+45.3%/+29.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9/14.54/18.95亿元,同比+41.0%/+47.1%/+30.3%,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渗透率放缓带来的轻量化行业增速放缓;压铸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盈利下行;特斯拉全球化墨西哥工厂盈利不及预期;国内其他客户降价导致盈利不及预期。
关注@漫游随机,后台留言"研报+日期"获取当日全部研报🗂️请注意当日研报集合需次日生成
作者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