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和他的朋友们

V1

2022/11/09阅读:34主题:自定义主题1

魔王冷饭||#116 魔王答楼市行情;生活洞察力;科学未普及;婚姻的本质

楼市行情

提问:牛魔王好!

那请问🏠的逻辑变了么? 一线城市未来三年的趋势如何? 期待高见谢谢

嘉宾回复: 没变。

百年大b. 局,说过多次了。

现在主要是k.罩的原因,要不是这个原因,经济不会那么差的。

现在也刚好是一个周期的底部。

长期很看好。

短期也能过去,但是不是人人能过去。

生活洞察力

提问:牛大好 貌似大家都在做事,有不同程度的成功,其实从心态上泾渭分明地分为两种人:能做成的人和做不成的人,是这样吗?

比如炒菜,我看到不少人问某个城市某个标的现在能不能买,有时候你也会回答,但是仔细想想,炒菜最基本的能力不就是择时择标的嘛,连这个都问,那估计在炒菜这条路上走不远。

再比如要不要出国,要不要创业,要不要结婚等等,这都是非常个性化的问题,如果这都拿不定主义要问别人,那必然是别搞了。

嘉宾回复: 还真不是这样。

人与人之间的洞察力相差太远了

你们以为我是随便答题的么?

有人讲,全国的本科率只有4%,那么本科生工资怎么好像不高呢?

全国本科率是4%,那就是5600万人,那么一个10万人的知名大厂,你进去的几率有多大呢?

你拼命努力学习考试,只是成为了4%。

5600万人,已经相当于一个西方的国家了。

然后,再从5600万人中选出10万,那就是1/560=0.17%。

再说了,这5600万人,还都不一定学的是大厂需要的这个专业,概率都算高了。

那么,你当上一个小组长,基本是管7个人,那你就必须要是10万人中的1/7=14.28%.

你要当上经理(或同级的专家),薪水才能不错,就是管150人,那么需要是10万人中的1/150=0.67%.

那么一个10万人的企业,你当上CEO的几率多大?

十万分之一二,综合前面的计算下来,概率几乎为0。

其实大多人都是前15年上升势头不错,那么你大学22岁毕业,38岁就会遇到中年危机,后面职位很难再提升,只是随着通胀上涨而已。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你在38岁之前,没有爬到一定的位置,后面也就这样了。

职场是明显的死路。

这个,只需要小学数学就能算出来。

是很多人不懂小学数学吗?

是缺少洞察力和对生活的观察。

科学尚未普及

提问:牛大好,我是机缘巧合看到您的公众号,而后加入星球的,深感幸运。 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您。 自己在认知提升上,往往有一种感觉,就是前期可能吸收很多观点,但是不会马上有顿悟的感觉,而是在后来的某一天突然豁然开朗。 您认为认知高的人群,一般是如何达到高认知的呢? A天生洞察力更敏锐,更多看天分 B逐步累积,逐渐提高认知水平 C某一时刻突然顿悟,天启 对于提高认知,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谢谢牛大。

嘉宾回复: 这三种都有可能。

但是根本没法学习,更谈不上掌握。

有一种方法,是大家都可以学习,并且掌握的。

先从德意志地区说起。

要知道,德国是一个成立非常晚的国家。

18世纪初,德意志地区还是由很多小国统治的,比如普鲁士、萨克森。

萨克森王国的国王奥古斯特疯狂的喜欢瓷器,曾经用优异的卫队去换瓷器。

但是那个时候只有中国能制造瓷器,相当于现在的iPhone,日本、朝鲜的瓷器技术也是从中国的流传过去的。

欧洲仿制的瓷器,非常拙劣。

1705年左右,奥古斯特抓住了一个炼金术士伯特格尔,把他关起来,让他制造瓷器。 之前,欧洲制造瓷器的都没有成功。 这个炼金术士运气比较好。 因为奥古斯特那里刚好有一个人,叫冯·契恩豪斯。 这个人是为国王找宝石矿的,刚好发明了一个炉子,用聚光透镜,让炉子的温度能达到1648度高温,这个可以用来分析土壤成分。

这个温度可以融化瓷器,伯特格尔就用这个炉子来分析瓷器的成分,方法是不同的成分,烧的时候,发出的光的颜色不同。

他经过成千上万次试验,终于发现瓷器的原料高岭土的成分。 原来高岭土并不是什么土,而是一种矿物,里面有石英、长石等等。 而且他还发现了每种成分的配比。

然后,他就去让国王去找这种矿,终于在梅森附近找到了这种矿,但是在附近的矿,长石的成分太低了,需要增加长石的配比。

1708年,伯特格尔终于烧出了欧洲的第一套瓷器。

由于萨克森国王怕瑞典国王把伯特格尔绑走,泄露瓷器的秘密,所以还是没有放走伯特格尔。

有三个陶工,不堪关押,从萨克森逃走了,跑到另外一个德语系国家奥地利开了自己的瓷器工厂。

伯特格尔后来被释放,但是由于长期被关押,而且重金属中毒,37岁就死了。

在研制瓷器的过程中,伯特格尔把每个试验的步骤都记下来,不行就再试,有进展,就在这个方向进行改进,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终于发现了瓷器的秘密。

这些记录是用密语写的,只有他们几个做瓷器的能看得懂。

但是这套方法,别人拿到了,就能进行改进,逐步进化,就能找到最终答案。

如果没有一个记录,别人告诉你,你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就是经验主义,你是没法改进的。

这就是最原始的《认识论》

在文明系列游戏中,有一个“科学方法论”,就是后来笛卡尔总结的《认识论》

人的认知,首先来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往往是不可靠的,甚至是违反直觉的,需要用理性进行过滤,这就是科学方法论。

比如说,很多人说买房贷款要还30年,这就是直接经验。

实际上,你要是计算一下,就能知道,你只要付了首付,省吃俭用努力还贷款,7-8年左右就能还完。

假设你贷款400万,利息按照5%计算,那么你的月供就是2万,因为银行要求你的收入必须是月供的2倍。 那你的月薪必然是4万以上,不然你贷不下来。

假设,你还有一个老婆,她月薪2万,你们家吃点苦,开销就靠她的2万来开支。

那你就是每年有4*12=48万的收入。

400/48=8.3年

不要忘了,你买房后,房租省去了,而且肯定会涨薪,涨薪部分肯定超过利息,实际下来,7年就能还完。

当然,那必须是正常年份。

这个就是理性过滤。

整个过程类似一个漏斗,进去的是大量的直接和间接经验,过滤出来的就是真相。

99%的人在学校只学会了考试,而并没有学会理性的分析方法。

所以,综合下来,有两种方法:

  • 1.机械式的:就是一步一步去做。

很多事情,你是可以分解成几个步骤,最后得到结果的。

这种方式,需要你要有获得直接和间接经验积累的渠道。

当然,最重要的是理性的思维方式。

  • 2.反应式的

比如烧制瓷器,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1)高温1300度

2)工艺,高岭土的配比,要搭配一起烧。

3)矿

假设一个国家就是没有高岭土这种矿,那么这个国家永远也不可能发明瓷器。 没有铜矿,没法发明炼铜技术,其它的都是一样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交流、交换。

比如,你做一件事情,需要10个条件,但是你事前并不知道你需要几个条件,这些条件是什么。

一切都是未知的。

为了说明方便,假设你现在只有4个条件,你肯定没法做成的。

但是,你和别人交换,有概率筹齐剩下的6个条件。

你只有交换、交流的比较多,可能不知不觉就得到了其中的6个条件,然后你就做成了。

对你自己来说,就是突然一下,成功了,顿悟了。

其实你一直拿着4个条件,一直想,碰到什么事情,就拿4个条件去凑一下。

这不就是化学反应吗?

化学反应,就是看满足条件,比如说温度、氧气、可燃物,才能燃烧。

这就是我公号说的爆发模式。

很多人说是扯淡,问题是,你每天的生活就是靠不同的化学反应支撑的,甚至生命本身就是各种化学反应。

如此普遍的现象,绝不是偶然的,这就是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之一。

所以,要和各种高认知、有资源的人多交流,说不定哪天你就能发现一个机会。

科学尚未普及。

婚姻本质

提问:牛哥,最近计划跟老婆离婚,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婚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嘉宾回复: 谢谢打赏50.

先从生物学上讲。

人类并非严格一夫一妻制的动物。

从动物的角度讲,首先是二态性的差异,就是说雄性比雌性大很多,则会出现多配偶制。

雄性和雌性差不多大,则趋向于一夫一妻制。

人类的雄性和雌性体型相差不大。

其次,是睾丸大小的比例。

长臂猿是严格一夫一妻制的,黑猩猩是混乱的。

人类的睾丸比例,在长臂猿和黑猩猩之间。

如果在一夫一妻制和多夫多妻制中画一个数轴。

那么人类是偏向一夫一妻制这一端的,但是并不严格。

就是大部分都是一夫一妻制的,但是有一定比例天生就是多配偶的。

肯定是有人即使有钱,还是一夫一妻的,也有人没钱也到处泡妞的。

这个都有例子。

再说社会观念和制度。

狼是社会化动物,是严格一夫一妻制的,这和社会化有关。

原因是,抚养后代,需要雄性动物的参与,不能提裤跑路。

在没有足够资源的情况下,人肯定是一夫一妻制多。

包括为什么东西方,都是给小孩冠以父姓。

在基因检测没有发明之前,女性肯定知道孩子是自己的,自己生的怎么不知道呢?

但是男性则不能确定,所以要给小孩冠以父姓。

就是说小孩姓了你的姓,你就有责任,别跑了。

在资源足够的时候,男性是不是会多配偶,导致某个配偶的后代得不到抚养呢?

应该说有人会,有些人有钱也不会。

婚姻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个财产制度。

总之,你能保证后代的抚养,则离婚也不是问题。

结婚是为了追求幸福,离婚也是为了追求幸福。

我对于以上都不反对,只要自愿。

千万不要像某些人,明明是一个老实人,非要去学别人泡妞,以显示自己是风流倜傥的浪子。

这就是东施效颦,为众人笑了。

知识星球

扫码进星球,解锁更多精彩,尊享VIP服务~

分类:

文学

标签:

文学

作者介绍

安森和他的朋友们
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