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elly1024
2023/04/26阅读:15主题:前端之巅同款
研报精选230426
目录
-
【个股230426西南证券_扬州金泉】行业景气延续,产能扩张驱动增长 -
【行业230426浙商证券】传媒行业周报(2023年第4月第4周):关注下半年游戏领域AI应用落地,数据要素主线确定性较强 -
【行业230426东吴证券】电力设备行业点评报告:2023Q1基金持仓深度:电新重仓Q1环比下降,锂电、光伏、风电下降明显——基于10407支基金2023年一季报的前十大持仓的定量分析 -
【个股230426浙商证券_美的集团】美的集团系列报告序篇:善弈者谋势,布未来之局 -
【个股230426华西证券_旭光电子】氮化铝放量可期,半导体零部件提升估值空间 -
【个股230426西南证券_厦门国贸】核心业务优势巩固,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个股230426西南证券_扬州金泉】行业景气延续,产能扩张驱动增长

扬州金泉(603307)
投资要点
业绩摘要: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全年公司实现营收11.3亿元,同比增长45.4%。实现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136.9%。单季度来看,2022Q4公司实现营收2.7亿元,同比增长22.4%;实现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增长0.6%。
盈利能力提升,费控优化。公司毛利率为27.4%,同比增长6.2pp,主要受益于高毛利率产品占比提升带动。分品类来看,2022年帐篷/睡袋/服装/背包毛利率分别为28.2%/31%/20.4%/14.7%,分别同比+3.1pp/+6.9pp/+2.9pp/-0.9pp,主营帐篷、睡袋及服装类产品盈利能力均有所提升。分地区来看,国内/国外毛利率分别为19.2%/27.4%,分别同比-2.2pp/+6.4pp。费用率方面,2022年总费率为3%,同比下降3.7pp,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7%/2.9%/2.6%/-3.2%,分别同比+0.1pp/-0.01pp/+0.1pp/-3.9pp,财务费用率下降主要系汇兑净收益增加所致。综合来看公司净利率为21.2%,同比增加8.2pp。
帐篷增长亮眼,背包服装量价齐升。分产品来看,2022年帐篷/睡袋/服装/背包分别实现营收5.9亿元/2.8亿元/1.8亿元/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9.8%/9%/15.4%/44.3%;营收占比分别为52.2%/24.8%/16.2%/4.2%。按量价分拆来看,帐篷销量96.9万件,均价605.8元/件,分别同比+9%/+42.7%;睡袋销量155.1万件,均价179.9元/件,分别同比+9%/-5.6%;服装销量61.8万件,均价294.5元/件,分别同比+11.9%/+3.1%;背包销量61.9万件,均价77.5元/件,分别同比+42.6%/+1.9%。
海外客户订单旺盛驱动外销表现亮眼。分地区来看,22年公司境内/境外分别实现营收0.2亿元/1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8.4%/45.5%,营收占比分别为1.4%/98.6%。外销表现亮眼主要受益于公司海外客户订单旺盛,其中公司前五大客户贡献销售额8.2亿元,同比增长42.1%,占总营收比重达73.6%,其余海外客户贡献营收2.9亿元,同比增长61.1%。
户外装备龙头,产能扩张驱动增长。公司深耕户外行业20余年,凭借在产能、研发方面优势实现与国外优质客户深度绑定,客户粘性高,订单稳定性强。展望来看,在户外行业高景气度带动下,下游需求高增无虞,同时考虑到公司募投项目达产有望带来帐篷/睡袋产能分别较21年增长81.6%/21.9%,随着产能逐步释放,有望驱动业绩高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3.84元、4.56元、5.23元,对应PE分别为13倍、11倍、9倍。考虑到公司作为户外装备制造龙头,优质客户资源充沛,未来随着募投产能逐步释放有望带动业绩快速增长,参考可比公司估值,首次覆盖给予公司“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行业230426浙商证券】传媒行业周报(2023年第4月第4周):关注下半年游戏领域AI应用落地,数据要素主线确定性较强

投资要点
上周行情回顾
板块行情:上周传媒指数下跌2.96%,排名全板块15/31,跑输沪深300指数(-1.45%)、上证指数(-1.11%),与深证成指持平(-2.96%),跑赢创业板指(-3.58%)。年初至今沪深300指数上涨4.16%,传媒指数上涨39.15%,跑赢沪深300指数34.99pct。
个股行情:上周传媒板块股票上涨股票共34只,其中涨幅在10%以上的共有10只,慈文传媒(+41.79%)、南方传媒(+31.39%)、中国科传(+21.78%)、电魂网络(+19.85%)与中信出版(+19.34%)为涨幅前五。下跌的股票共106只,其中ST新文(-26.86%)、ST美盛(-22.56%)、ST中昌(-21.62%)、返利科技(-21%)与生意宝(-17.58%)为跌幅前五。
上周数据跟踪
游戏:4月18日至22日腾讯旗下天美工作室2023年首发作品《合金弹头:觉醒》登顶榜首。4月23日,由米哈游开发的《崩坏:星穹铁道》上线,上线当日冲上排行榜首位。
影视:上周《灌篮高手》于4月20日首映,总票房破3亿用时2天8时16分5秒,总人次破1,069万。《长空之王》预售票房破6千万。《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总票房破5千万。
互联网传媒:2023年3月抖音与快手的月活用户均有所下降,分别降至74,226.2万人与50,515.92万人。视频平台“爱优腾芒”中,仅优酷月活用户出现增加,上升到18,175.7万人。
上周重要资讯
多部影片预计五一档上映,数量创同期历史之最。截至4月17日,已有多达17部影片宣布将在五一档期上映,数量之多不仅创历史同期之最,甚至超过历年春节档,关注度较高的热门影片有《长空之王》《检察风云》《人生路不熟》等。
4月国产网游版号公示,共86款过审。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公布了2023年4月首批国产网络游戏版号过审名单。此次国产网络游戏版号过审的游戏数量为86款,其中移动游戏59款,移动-休闲益智游戏19款,客户端游戏1款,Switch游戏1款,剩余6款为多平台游戏。本次过审的大厂游戏有:朝夕光年《星球:重启》、三七互娱《龙与爱丽丝》、Bilibili游戏《重构:阿塔提斯》、灵犀互娱《森之国度》、盛和网络《石器时代:觉醒》、创梦天地《古龙风云录》等。
复旦开源MOSS。MOSS也成为了国内首个搭载插件系统的开源对话语言模型。模型增加了“搜索引擎、计算器、解方程、文生图”等插件功能,既可在线体验,也支持本地部署。
风险提示
数据要素相关政策落地速度不及预期;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AI应用效果不及预期;产品表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监管风险。
【行业230426东吴证券】电力设备行业点评报告:2023Q1基金持仓深度:电新重仓Q1环比下降,锂电、光伏、风电下降明显——基于10407支基金2023年一季报的前十大持仓的定量分析

投资要点
新能源汽车:2023Q1总体持仓环比下降,上游锂矿明显下降,中游&整车略降,核心零部件小幅上升
新能源汽车板块总体Q1持仓占总市值比重为5.45%,环比下降0.80pct。2022Q1-2023Q1持仓比例分别为8.60%、8.28%、6.62%、6.26%、5.45%。1)上游锂矿Q1整体持仓环比下降至4.75%;2)中游板块持仓环比整体下降至7.53%,电池、正极、负极、添加剂持仓略微下降,隔膜、电解液、铜箔、铝箔、结构件持仓略微上升;3)整车、充电桩Q1环比小幅下降,核心零部件环比小幅上升;4)新技术板块Q1环比下降至2.20%,钠离子电池、复合集流体持仓环比均略有下降。
新能源:光伏、风电、核电均下降
光伏板块Q1持仓占总市值比重下降至6.76%(环比-0.53pct),2022Q1-2023Q1持仓比例分别9.69%、9.73%、7.91%、7.29%、6.76%。硅片持仓有所上升,硅料、一体化组件、逆变器、辅材、电池新技术持仓有所下降。1)硅片环节环比上升2.02pct;2)硅料环节环比下降1.07pct;3)电池新技术标的环比下降2.73pct;4)一体化组件环比下降0.96pct;5)逆变器环节环比下降2.60pct;6)胶膜、玻璃等辅材环节下降2.71pct;7)其他辅料环节下降1.68pct。
风电板块Q1持仓占总市值比重下降至2.55%(环比-1.25pct),2022Q1-2023Q1分别4.30%、3.97%、6.35%、3.80%、2.55%。1)整机环节除明阳智能持仓占比下降之外,其他基本持平;2)塔筒&海桩环节,占比提升的包括泰胜风能、海力风电、亚星锚链,降幅明显的包括大金重工、天顺风能、天能重工;3)海缆环节一线企业持仓占比环比持续明显下滑。核电板块Q1持仓占比环比下降至2.07%(环比-0.42pct),2022Q1-2023Q1持仓比例分别为4.16%、1.83%、2.13%、2.49%、2.07%。
工控&电力设备:除工控、低压电器和二次设备外,其他环节均增加工控&电力电子板块Q1持仓占总市值比重为6.47%,下降0.17pct。2022Q1-2023Q1持仓比例分别为4.59%、3.75%、5.37%、6.64%、6.47%。1)工控&电力电子Q1持仓环比下降0.17pct;2)低压板块持仓环比下降1.51pct;3)特高压板块持仓环比增加0.45pct;4)电线电缆持仓、智能电表、中压板块环比分别增加0.21pct、1.23pct和0.87pct;5)二次设备环比下降0.42pct。
储能:2023Q1总体持仓小幅下降,各环节均小幅下降储能板块总体Q1持仓占总市值比重为8.19%,环比下降1.31pct。2022Q1-2023Q1持仓比例分别为8.93%、11.64%、9.56%、9.50%、8.19%。1)储能电池环比下降至8.25%,PCS环比下降至11.77%;3)温控/消防环比下降至2.34%;4)集成/EPC/运营环比下降至8.00%;5)新型储能环比小幅下降,便携式储能小幅下降。
风险提示:股市波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本报告仅对基金四季报客观数据分析点评,所涉及股票、行业不构成投资建议。
【个股230426浙商证券_美的集团】美的集团系列报告序篇:善弈者谋势,布未来之局

美的集团(000333)
投资要点
善弈者谋势,在逆境中进化,在机遇里腾飞
1)1980-2000:从艰苦创业到事业部制打开规模瓶颈。美的在初创阶段就已经展现出了现代企业所必备的商业逻辑和优质基因:积极拓展、高效执行、制度创新、反思纠偏、重视人才等。1992年公司股改上市后,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1992-96年收入CAGR为50.51%。1997年美的集团在经历了快速扩张后引入了事业部制度,以各个事业部利润为核心,缓解了快速扩张带来的经营管理压力。
2)2001-2012:从高歌猛进到战略转型增长质量驱动。事业部激发组织活力,美的新一轮的扩张开启。MBO改制统一权利、放开手脚,美的实行“三分开”的管理架构,并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大规模制造、低成本分销模式带来第二个高速发展期,2005-10年收入增长3.73倍,净利润增长7.89倍。繁荣过后美的适时提出“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三大战略主轴,由规模转向增长质量导向。
3)2012-2020:从高效执行到战略升级迈向科技集团。2013年在集团“一个美的、一个体系、一个标准”的战略管理思路下,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上市实现整体上市。三大战略主轴的落地执行带来了第三个高速发展期,2012-21年收入翻了三倍,净利润翻了4.75倍,利润率从12年的5.98%提升至9.5%以上,这一阶段,美的通过多元化不断探索自身边际,为接下来十年的发展打下基础。
践行长期主义,助力基业长青
1)美的集团实控人为何享健,股权结构保持清晰稳定。自2013年美的集团挂牌上市以来,美的控股合计控制股权维持在30%-35%之间,其他股东持股比例也保持稳定。
2)美的管理团队稳定,职业经理人体系运行有序。美的集团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公司现任高管大多在美的集团任职10年以上,迭代有序。
3)公司将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基本准则。2016-2021年美的集团年度股息分红率维持在40%左右,2015年以来,美的集团累计回购了合计8.21%的股权。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22-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429/3747/4078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0.5%/9.3%/8.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4/324/356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9%/10.2%/9.9%,对应EPS分别为4.20/4.63/5.09元,对应PE分别为14x/12x/1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人民币汇率波动。
【个股230426华西证券_旭光电子】氮化铝放量可期,半导体零部件提升估值空间

旭光电子(600353)
归母净利润首次突破一亿元,新领域开始贡献收入
公司前身为国营旭光电子管厂,作为老牌三线军工企业,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22年公司业绩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11.41亿元,归母净利润1.00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72%。从2020年起,公司开始涉足军工军品、电子陶瓷领域,近年来新领域业务开始为公司贡献收入,占比不断提升。目前公司已经形成电真空器件、电子陶瓷、军工军品的综合性业务布局。
氮化铝陶瓷定增加速发展,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氮化铝陶瓷因其优秀导热性及与硅相匹配的热膨胀系数,在电子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新一代散热基板和电子器件封装的理想材料。同时,氮化铝在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也有广泛应用,特别是静电吸盘产品,随着设备功率的提升,氮化铝卡盘渗透率将会显著提高。根据《氮化铝粉体与制品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推算,预计到2025年,国内氮化铝粉体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5亿元,氮化铝陶瓷基板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百亿元,而目前国内企业产值占比仍较低,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2022年,公司募资5.5亿元发展电子陶瓷业务建设产线,凭借粉板一体化优势,预计达产后平均可新增销售收入9.4亿元,实现1.84亿元净利润。未来氮化铝陶瓷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电子管受益于新领域需求,开关管维持龙头地位稳健发展
公司的电真空器件业务分为电子管和开关管。在电子管业务方面,公司生产的电子管在国内有绝对优势,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近年来光刻机、可控核聚变等新领域带动大功率电子管需求,公司作为国内稀缺大功率发射管生产商有望从中受益。开关管方面,目前公司与宝光股份占领大部分市场。2022年公司开关管毛利率开始回升,未来有望恢复至疫情影响前的正常范围,公司将继续作为行业龙头稳定发展。
军品业务享受竞争优势,盈利能力可观
军品业务由易格机械和睿控创合两个子公司负责。易格机械生产精密结构件,凭借蜡模铸造加工一体化优势,业绩增长迅猛,四年来CAGR达到22%,根据公司公告,未来三年公司预计累计实现净利润1.5亿元。睿控创合生产嵌入式计算机,享受国产替代优势,并购后两年营业收入均超出预期1000万元以上,同时近年来睿控净利润率不断提高。收入与利润的提升主要系旭光并购睿控后实现了大量资源对接后高价值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所致。未来公司在军品业务方面也将有较大发展空间。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近几年产业布局在不断扩张,从传统电真空器件领域逐步向电子陶瓷、军工军品方向布局。在电真空器件保持行业龙头地位的基础上,氮化铝业务发展潜力极大,有望成为公司全新的增长点,军工军品业务也在持续改善公司的产业结构。
1.电子陶瓷业务
公司电子陶瓷业务包括氮化铝粉体、氮化铝基板、氮化硅基板、HTCC及结构件等,广泛应用于散热基板、结构陶瓷、功能材料、惰性耐热材料、热交换器件、填充材料等细分市场。随着公司募投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陶瓷业务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电子陶瓷业务持续发展。
2.电子管业务
公司电子管业务包括功率广播发射管和高功率射频振荡用发射管等,广泛应用于光刻机、可控核聚变、雷达、广播电视等细分市场。近年来光刻机、可控核聚变等新领域发展势头强劲,带动对大功率电子管的需求,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国内唯一的大功率发射管生产厂商将从中受益,能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3.开关管业务
公司开关管业务包括真空开关管及固封极柱等,广泛用于中高压电网配电领域,包括中高压交流配电网、高压柔性直流配电网、以及风电、光伏等新型绿色能源等细分市场。2022年公司开关管业务毛利率开始回升,未来有望恢复至疫情影响前的正常范围。随着电网投资额的稳步提升,我们认为公司开关管业务将继续稳健发展。
4.军工军品业务
公司军品业务包括精密结构件和嵌入式计算机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等军工细分市场。目前公司凭借易格加工生产一体化及睿控国产替代的优势,未来产品收入将不断提升。
我们认为公司近几年产业布局在不断扩张,从传统电真空器件领域逐步向电子陶瓷、军工军品方向布局。特别是氮化铝业务发展潜力极大,有望成为公司全新的增长点,军工军品业务也在持续改善公司的产业结构。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预计公司2023年-2025年分别实现收入为13.23亿、15.29亿和20.87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25亿、1.53亿和2.2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1元、0.26元和0.37元,对应2023年4月24日收盘价13.19元,PE分别为61倍、50倍、3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氮化铝陶瓷扩产不及预期;军品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半导体产品开拓市场不及预期;
【个股230426西南证券_厦门国贸】核心业务优势巩固,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厦门国贸(600755)
投资要点
事件:厦门国贸公布2022 年年度报告。公司 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 5219.2 亿元,同比+12.3%;实现毛利润 94.9 亿元,同比 18.5%;实现归母净利润 35.9亿元,同比+4.4%。供应链管理业务收入 5057.7亿元,同比+10.8%,期现毛利率 1.49%,同比+0.24pp。2022 年厦门国贸房地产项目基本结算完毕,后续将退出房地产经营。当期分红比例 39.9%,按当前 A 股股价计算股息率达 6.9%。
公司退出地产业务,聚焦主业发展。公司已将所持有的地产板块两家子公司股权出售至控股股东国贸控股,截至 2022年年底,公司房地产项目基本结算完毕。公司后续将聚焦供应链管理核心主业,积极开拓健康科技等新兴业务。截至 2022年年底,公司供应链管理业务占比为 96.9%,房地产业务占比为 2.2%。
夯实核心品类优势,积极拓展新增长极。公司加强上下游渠道建设,进一步巩固核心品类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核心品类的经营货量保持稳健增长态势,铁矿、钢材、粮食谷物的经营货量同比增长分别超 20%、8%、50%,铜矿、油品、饲料等品类经营货量增超 100%。公司新兴品类煤焦、硅锰、废钢、 LPG等已初具规模,同时公司持续拓展在新能源、消费品等新兴业务领域布局。
积极推动供应链一体化项目,实现与产业客户共赢。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湖南万泰钢铁有限公司旗下多家高碳铬铁厂开展一体化项目的复制和优化升级,新增供应链一体化项目 16个,在手供应链一体化项目实现营业收入 499.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70%。
强化产业服务能力,布局关键产业节点。公司加大与行业头部企业合资合作,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合资公司 23 家,与产业伙伴累计投资金额超 26 亿元,持续增强产业服务能力。公司积极推动重点产业投资并取得进展,自有 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VLCC)浮仓 ITG Amoy 轮于 2022年 2月投入马六甲海峡正式运营,并成为新加坡普氏市场燃料油报价浮式储油轮之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大宗供应链行业未来的发展,预计公司2023/24/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3.6、40.1、46.7亿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1.53、1.82、2.12 元,对应PE 分别为 6x、5x、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等。
关注@漫游随机,后台留言"研报+日期"获取当日全部研报🗂️请注意当日研报集合需次日生成
作者介绍
